不同意楼上的观点。
并不是谁对谁错的问题,而是打击的支出意愿的问题。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比如当前,民间都没有资金支出,或者是没有意愿支出,从而导致有效需求不足,也就是导致劳动资本等要素不能得到充分的利用,从而减少了产出,这个时候政府支出就会带来很好的效果。但是如果是经济景气的时候,民间投资旺盛,政府投资由于具有很高的成本,此时政府投资还会挤占私人投资(挤出效用)从而效果不好。
比如当前我国宏观经济由于受到美国次债危机等因素的影响而出口受阻,国内需求不足,这种状况下,政府把纳税人的钱收上来,然后找到合适的地方(比如基础设施)花出去,不仅为以后的生产打下了基础,而且通过投资和消费的乘数效应带活了整个经济,既利于就业(也就是社会稳定),也利于产出的增加。
综上可以看出,亨利.赫兹利特没有考虑不同的情况,从而得出了错误的结论,误导了人民群众。
同时,当前我国政府确实应该加大财政支出力度,众所周知,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货币政策是失效的,至于财政政策才是非常有效的(挤出效应很小)。
============================================================
从2方面来看:
1 凯恩斯主义的好处
刺激消费并提振人民信心。
2 凯恩斯主义的坏处
效率低下,通常造成浪费甚至贪污。
中国实施的从来不是凯恩斯主义,而是国家资本主义:
多年来的大工程建设、垄断公司等可见一斑。
中国缺的是对私人资本的放松和保护。
富国穷民是最根本的问题所在。
爱上大工程和面子工程方面,
中国的国家资本主义比凯恩斯主义积极的多,不是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