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 革开发走到现在已30多年的光阴了,中 国除了把更多的泥土地变成了水泥森林、柏油路之外,我们还剩了什么?我们未来的发展之路在哪里?这是我们这代人当下急需思考的,如果这些东西都没有思考彻底,就劝各位先别听那些大师们的投资、理财之道,把你辛辛苦苦赚来的养家钱向外面投资了。
现在的中 国仍然是某种程度上的帝王思路治 国的理念,过去的几十年里面国 家高层投极倒把,变卖 国有资产,轻易地赚了大笔大笔的钱,然后就是送老婆、子女到女王领属地、或老美的地方,效忠于人家,自己在国内发着坑百 姓的不义之财。在这同时,也带动着一大笔裙带式的关联人员。细细回首身边这几年发财的,有几个是全靠着自己的能力走出来发财的?
在这种大的运营模式之下,传统中 华民 族人 民的道 德体 系全部崩溃,流传千年的勤劳、踏实作风被无情地摧毁了(让日本人给保存了),中 华民 族在这一过程中也丧失了工业、制 造业升级的氛围和机会。
看看我们身边的生活中有几个是向着百年老字号做的?有多少个人开个公 司就想上市的?(在楼主的心里面,上市的公 司都是活不常的,都是想着赶快把钱赚了走人的;上司公 司普遍存在决策迟缓、盈利模式低的特点;真正的牛公 司都不上市的,实力在,还怕融不到钱?)
到目前的情况,就是大家所见的:发财的大部分集中在了房地产、网络方面。关于房地产楼主就不多说了;网络么,在刚普及时是一个门槛低的行业,你会代码、头脑灵活、信息获得及时,就能成功的,但也是很容易被取代的;但是做到垄断级别的,别人就很难再做下去了,不过会有权 贵利益涉足了;这也是马先生会在美国部分上市,喜欢打太极的原因吧!
有点偏题了,回归中 国的未来发展上,当前我们面 临的情况是:
1.中 国制 造业还未升级却有被兴起的东南亚取而代之之势。国内过去在某些人的掌控之下货币超发、物 价上涨、通货膨 胀,成本一旦上涨就难于下降(最明显的就是人工成本)。
2.贫富差距急剧分化,富人资产外移和对国际奢侈品疯狂式的忠爱;相比之下的是普罗众生收入增长跟不上物 价上涨、同时又要身背诸多贷 款压力、被 逼拆 迁丧失土地面 临失业、消费动力严重不足的悲惨情境;这两种状况都不利于制 造业、服 务业的发展与转型。这些因素将最终造成中 国经济陷入类似于日本的滞胀,但中 国 会比日本更差,因为中 国只是跟了日本当年房地产泡沫的风,却没有学会人家实体产业转型升级的经验。
3.人口老龄化:这个是谈了许多年的东西了,这一两年又被教授们换成“延迟退休”的话题提出来罢了。在有人口红利的时候,政 府严重压低工 人工 资,各个沿海城市更是压榨农 民 工的血汗,多少农 民 工兄弟的公积金、养老金让官 员给花在了烟酒、鱼翅、小三、二 奶、僾啡迪萪、套套、“天上人间”、和对发达国 家的“援助”里面了。现在红利的钱要么通 过了老板的口袋进入官 员的口袋,或者通 过上述两者的口袋支持了欧洲、北美、澳洲的发展;普罗众生未富先老、由钱引起的问题接踵而至;30多年土 匪式的“计划生育”和无情的社 会现实彻底改变人们的生育观念,人口进入缩减阶段,并将引导经济萎 缩;由人口造成的“规模经济”将进入下行通道。
4.未明朗的政 治因素影响:当前国内的龙蟾斗势必会对宏观政 策产生部分的影响,但这些都与普通民众无太大关系。当然奢望未来有积极的发展。
那么,由此将产生了我的结论,中 国的经济还剩什么:将增长的失业率(一部分由被 迫 进城人员产生、一部分由产业衰退产生,都将造成社 会治安将恶化);走向低迷的居民消费力;贫富严重分化;政 府在未来很可能还会为保经济增长大利地花钱,若现行体 制不改变的话,钱还是大部分地进入官僚裙带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