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163 1
2015-08-03
2 人类行为学的认识论问题

3. 先验推理与现实


       先验推理是纯粹概念上的和演绎的。它给出的只有同义反复和分析判断。它的所有含义都是逻辑地得自前提,是已经包含在前提里面的。因此,按照流行的反对意见,它的确不能增加我们的知识。

所有几何定理都已经包含在几何公理之中。直角三角形的概念已经意味着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定理。这个定理是一个同义反复,它的演绎导致一个分析结果。虽然如此,没有人认为全部几何和毕达哥拉斯定理不增加我们的知识。从纯粹演绎得出的认识也是创造性,为我们的心灵打开一扇门,进入原先无法进入的领域先验推理的重要任务是弄清楚范畴、概念和前提意味着什么和不意味着什么。它的使命是弄明白之前隐藏和未知的事情。[1]

货币的概念已经包含了全部货币定理。货币数量论并不给我们带来不包含在货币概念之中的知识。货币数量论转换、发展和揭示货币的概念所意味着的事情;它仅仅分析,从而是同义反复的,类似于毕达哥拉斯定理与直角三角形概念的关系。然而,没有人否认货币数量论的认识价值。对于一个不曾受经济学推理启蒙的人,它是未知的。试图解决有关问题的大量努力失败了。这恰恰证明要达到目前的认识水平并不那么容易。

先验科学体系不向我们转达对现实的充分认识。这并非它的一个缺陷。它的概念和定理是充分理解现实的智力工具。的确,它们自身不是关于所有事物的全部实际知识。理论并不与存在和变化着的现实的理解相互对立。没有理论,即人类行为的一般先验科学,就没有对人类行为现实的理解。

长久以来,理性与经验之间的关系是最基本的哲学问题之一。就像与知识批判的所有其他问题一样,哲学家在讨论这个问题时仅仅论及自然科学。他们忽视了人类行为的科学。他们的贡献对于人类行为学来说是无用的。

在研究经济学的认识论问题时,习惯做法是采用为自然科学提出的解决办法之一。有些作者推崇庞加莱(Poincaré)的传统主义(conventionalism)。[2]他们把经济学推理的前提看作语言传统或公设传统。[3]另一些作者倾向于勉强同意爱因斯坦(Einstein)的想法。爱因斯坦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数学是不依靠任何经验的人类理性的产物,怎么会如此精巧地符合现实对象呢?难道人类理性能够不借助经验,仅仅靠纯粹推理发现现实事物的特征吗?”他的回答是:“每当数学定理论及现实时,它们就不可靠;每当它们可靠时,它们就不论及现实。”[4]

然而,人类行为科学根本不同于自然科学。所有试图按照自然科学的模式建立人类行为科学的认识论体系的思想家都是拙劣地错误的。

人类行为学的真正主题是人的行为,与人类推理有共同的源头。行为和理性同源并同类。它们甚至可以称作同一个东西的两个不同方面。理性有能力通过纯粹推理弄清楚行为的基本特征,因为行为是理性的衍生物。通过正确的人类行为学推理得出的定理不仅完全可靠,而且与正确的数学定理一样无可争辩。此外,它们以无可置疑的确定性和必然性论及现实生活和历史。人类行为学转达关于现实的严格和精确知识。

人类行为学的出发点不是公理的选择和决定采用的方法,而是就行为的本质进行反省。人类行为学的范畴在所有的行为中都得到充分和完全表现。在所有的行为中,手段与目的,或成本与收益,都是可以清楚区别的。以交换这一经济学的范畴为例,没有一次近似的交换,要么是一次交换,要么不是一次交换。关于任何交换,有关交换的所有一般定理及其含义都严格成立。不存在从交换向非交换的过渡或从直接交换向间接交换的过渡。永远没有与这些陈述矛盾的经验。

此类经验是不可能的,首先是因为关于人类行为的所有经验都是以人类行为学的范畴为条件的,仅仅通过它们的应用而变得可能。如果我们心目中没有人类行为的推理所提供的方案,我们就永远不能洞悉和理解任何行为。我们只会感知物品的移动,但不会感知买、卖、价格、工资率、利率等的认识。唯有通过人类行为学的方案的应用,我们才变得有能力体验一次买卖行为,但这一体验与我们的感官是否同时也察觉外部世界中的人和物是否移动无关。不借助人类行为学的知识,我们永远不会学到关于交换媒介的任何事情。如果我们没有此类早已存在的知识,我们看到的只是圆的金属片,而不是货币。关于货币的经验需要熟悉交换媒介这一人类行为学范畴。

关于人类行为的经验与关于自然现象的经验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以人类行为学的知识为必要条件和前提。这是为什么自然科学的方法不适用于人类行为学、经济学和历史学研究。

在断言人类行为学的先验特征时,我们并不是在计划建立一门不同于传统人类行为学的崭新科学。我们并不坚持人类行为的理论科学应当是先验的,而是说它现在是且一直是先验的。每一次试图反省由人类行为提出的问题时,都必然求助于先验推理,无所谓讨论这一问题的人是追求纯粹知识的理论家,还是想要理解正在发生的变化和发现什么样的公共政策或私人行为最适合自己的利益的政治家和普通市民。兴许,开始的时候,人们争论的是某个具体经验的意义,但这样的争论会从相关事件的偶然和环境特征转到基本原理的分析,并在不知不觉中不再提及引起争论的实际事件自然科学史是一部抛弃理论和假说的记载,因为经验证明它们是错误的。比如,伽利略驳倒的旧力学的谬误或燃素说的命运。然而,经济学的历史中没有这样的例子。逻辑上不相容的理论主张的拥护者把相同事件用于证明他们的观点经受住了经验检验。事实上,每一个复杂现象的经验——而人类行为领域中只有这样的经验——总是可以按照各种相反的理论加以解释。解释是否令人满意,取决于预先基于先验推理建立起来的理论的欣赏。[5]

历史无法告诉我们一般准则、原理或定律。我们无法从历史经验后验地提炼出关于人类行为和政策的理论或定理。历史资料,如果不能用系统的人类行为学知识加以澄清、排列和解释,就只能是一大堆毫无联系的混乱事件。



[1] Science, says Meyerson, is "l'acte per lequel nous ramenons àl'identique ce qui nous a, tout d'abord, paru n'être pas tel." (Del'Explication dans les sciences [Paris, 1927], p. 154). Cf. also Morris R.Cohen, A Preface to Logic (New York, 1944), pp. 11-14.

[2] Henri Poincaré, La Science et l'hypothèse (Paris, 1918), p. 69.

[3] Felix Kaufmann, Methodology of the Social Sciences (London, 1944), pp. 46-47.

[4] Albert Einstein, Geometrie und Erfahrung (Berlin, 1923), p. 3.

[5] Cf. E. P.Cheyney, Law in History and Other Essays (New York, 1927), p. 27.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5-8-3 08:36:42
手机版

2 人类行为学的认识论问题


3. 先验推理与现实


先验推理是纯粹概念上的和演绎的。它给出的只有同义反复和分析判断。它的所有含义都是逻辑地得自前提,是已经包含在前提里面的。因此,按照流行的反对意见,它的确不能增加我们的知识。

所有几何定理都已经包含在几何公理之中。直角三角形的概念已经意味着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定理。这个定理是一个同义反复,它的演绎导致一个分析结果。虽然如此,没有人认为全部几何和毕达哥拉斯定理不增加我们的知识。从纯粹演绎得出的认识也是创造性,为我们的心灵打开一扇门,进入原先无法进入的领域先验推理的重要任务是弄清楚范畴、概念和前提意味着什么和不意味着什么。它的使命是弄明白之前隐藏和未知的事情。[1]

货币的概念已经包含了全部货币定理。货币数量论并不给我们带来不包含在货币概念之中的知识。货币数量论转换、发展和揭示货币的概念所意味着的事情;它仅仅分析,从而是同义反复的,类似于毕达哥拉斯定理与直角三角形概念的关系。然而,没有人否认货币数量论的认识价值。对于一个不曾受经济学推理启蒙的人,它是未知的。试图解决有关问题的大量努力失败了。这恰恰证明要达到目前的认识水平并不那么容易。

先验科学体系不向我们转达对现实的充分认识。这并非它的一个缺陷。它的概念和定理是充分理解现实的智力工具。的确,它们自身不是关于所有事物的全部实际知识。理论并不与存在和变化着的现实的理解相互对立。没有理论,即人类行为的一般先验科学,就没有对人类行为现实的理解。

长久以来,理性与经验之间的关系是最基本的哲学问题之一。就像与知识批判的所有其他问题一样,哲学家在讨论这个问题时仅仅论及自然科学。他们忽视了人类行为的科学。他们的贡献对于人类行为学来说是无用的。

在研究经济学的认识论问题时,习惯做法是采用为自然科学提出的解决办法之一。有些作者推崇庞加莱(Poincaré)的传统主义(conventionalism)。[2]他们把经济学推理的前提看作语言传统或公设传统。[3]另一些作者倾向于勉强同意爱因斯坦(Einstein)的想法。爱因斯坦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数学是不依靠任何经验的人类理性的产物,怎么会如此精巧地符合现实对象呢?难道人类理性能够不借助经验,仅仅靠纯粹推理发现现实事物的特征吗?”他的回答是:“每当数学定理论及现实时,它们就不可靠;每当它们可靠时,它们就不论及现实。”[4]

然而,人类行为科学根本不同于自然科学。所有试图按照自然科学的模式建立人类行为科学的认识论体系的思想家都是拙劣地错误的。

人类行为学的真正主题是人的行为,与人类推理有共同的源头。行为和理性同源并同类。它们甚至可以称作同一个东西的两个不同方面。理性有能力通过纯粹推理弄清楚行为的基本特征,因为行为是理性的衍生物。通过正确的人类行为学推理得出的定理不仅完全可靠,而且与正确的数学定理一样无可争辩。此外,它们以无可置疑的确定性和必然性论及现实生活和历史。人类行为学转达关于现实的严格和精确知识。

人类行为学的出发点不是公理的选择和决定采用的方法,而是就行为的本质进行反省。人类行为学的范畴在所有的行为中都得到充分和完全表现。在所有的行为中,手段与目的,或成本与收益,都是可以清楚区别的。以交换这一经济学的范畴为例,没有一次近似的交换,要么是一次交换,要么不是一次交换。关于任何交换,有关交换的所有一般定理及其含义都严格成立。不存在从交换向非交换的过渡或从直接交换向间接交换的过渡。永远没有与这些陈述矛盾的经验。

此类经验是不可能的,首先是因为关于人类行为的所有经验都是以人类行为学的范畴为条件的,仅仅通过它们的应用而变得可能。如果我们心目中没有人类行为的推理所提供的方案,我们就永远不能洞悉和理解任何行为。我们只会感知物品的移动,但不会感知买、卖、价格、工资率、利率等的认识。唯有通过人类行为学的方案的应用,我们才变得有能力体验一次买卖行为,但这一体验与我们的感官是否同时也察觉外部世界中的人和物是否移动无关。不借助人类行为学的知识,我们永远不会学到关于交换媒介的任何事情。如果我们没有此类早已存在的知识,我们看到的只是圆的金属片,而不是货币。关于货币的经验需要熟悉交换媒介这一人类行为学范畴。

关于人类行为的经验与关于自然现象的经验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以人类行为学的知识为必要条件和前提。这是为什么自然科学的方法不适用于人类行为学、经济学和历史学研究。

在断言人类行为学的先验特征时,我们并不是在计划建立一门不同于传统人类行为学的崭新科学。我们并不坚持人类行为的理论科学应当是先验的,而是说它现在是且一直是先验的。每一次试图反省由人类行为提出的问题时,都必然求助于先验推理,无所谓讨论这一问题的人是追求纯粹知识的理论家,还是想要理解正在发生的变化和发现什么样的公共政策或私人行为最适合自己的利益的政治家和普通市民。兴许,开始的时候,人们争论的是某个具体经验的意义,但这样的争论会从相关事件的偶然和环境特征转到基本原理的分析,并在不知不觉中不再提及引起争论的实际事件自然科学史是一部抛弃理论和假说的记载,因为经验证明它们是错误的。比如,伽利略驳倒的旧力学的谬误或燃素说的命运。然而,经济学的历史中没有这样的例子。逻辑上不相容的理论主张的拥护者把相同事件用于证明他们的观点经受住了经验检验。事实上,每一个复杂现象的经验——而人类行为领域中只有这样的经验——总是可以按照各种相反的理论加以解释。解释是否令人满意,取决于预先基于先验推理建立起来的理论的欣赏。[5]

历史无法告诉我们一般准则、原理或定律。我们无法从历史经验后验地提炼出关于人类行为和政策的理论或定理。历史资料,如果不能用系统的人类行为学知识加以澄清、排列和解释,就只能是一大堆毫无联系的混乱事件。



[1] Science, says Meyerson, is "l'acte per lequel nous ramenons àl'identique ce qui nous a, tout d'abord, paru n'être pas tel." (Del'Explication dans les sciences [Paris, 1927], p. 154). Cf. also Morris R.Cohen, A Preface to Logic (New York, 1944), pp. 11-14.

[2] Henri Poincaré, La Science et l'hypothèse (Paris, 1918), p. 69.

[3] Felix Kaufmann, Methodology of the Social Sciences (London, 1944), pp. 46-47.

[4] Albert Einstein, Geometrie und Erfahrung (Berlin, 1923), p. 3.

[5] Cf. E. P.Cheyney, Law in History and Other Essays (New York, 1927), p. 27.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