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胀产生于资本经济时代,徭役产生于封建经济时代。无论在哪个时代,通胀与徭役对社会的利弊却都是一样的。
适当的通胀如同适当的徭役可以促进经济发展,过度的通胀也如果过度的徭役同样会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如果谁想不断通过通胀来制造长期的繁荣,那只能是自取灭亡。
学过历史的人,大概知道,在封建社会,本人及其家庭往往都要承担一定的徭役。这种徭役是非收益的为朝廷从事劳动。适当的徭役,可以促进朝廷开展公共事业,利国利民。比如,修建防洪设施,交通要道等。徭役过度,就会给整个社会带来极其沉重的负担,民不聊生。比如,秦始皇修建大型国防工程——长城。
通胀是怎么产生的呢?在封建时代,是不存在通胀问题。为什么封建社会不存在通胀呢?因为那个时代没有银行啊!早期的票号,只是一种资金的管理机构,是方便流通存在,并不具备国家调控下的信贷扩张问题。可以这么说,世界上第一个开银行的人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
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银行形成通胀的原理。甲把1000元钱存入银行,银行承诺甲可以随时支取;乙向银行贷款1000元,并约定贷款的期限和利率。那么在现实的流通领域中,甲具有随时提款的可能性,乙已经把1000元投入流通。银行利用各个存款者使用钱的不同时间序列差,来满足存款者的用钱需要,就导致了1000元的资金,形成的实际流通量为2000元。这种形势的信贷扩张是积极的,对生产的促进作用是非常明显的,可以为新的生产提供及时的资金。如果银行的自有资金越充足,那么银行的抗风险能力就越强。如果银行过度放贷,自有资金较小,一旦信贷不能及时收回,就会形成破产。
当今的社会,国家都积极控制银行,以来实现自己国家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美国的次贷危机发生后,第一救两房,第二救银行,然后基本上就是宽松的货币政策,没有采取什么新的措施了。因为美国是聪明的,积极吸取了上个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的经验教训。
什么是消极的信贷扩张呢?消极的信贷扩张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国家主导的信贷扩张,一种是外资流入引起的信贷扩张。国家引导的信贷扩张是指,国家通过印刷伪货币,利用政府购买和向特定金融机构注资。外资流入,是货币交换形成的通胀,这个可以通过国际贸易平衡,对国民经济整体危害不大。
在这里,要重点讨论的是国家引导的信贷扩张。在古代的徭役是通过封建王朝的立法,来确定百姓的徭役义务。在现代,是通过国家信贷来让百姓秘密的承担各种社会义务。比如说,政府赤字,官员贪污的巨款,大型工程等等。很多人可能不会明白,我们现在或者将来,要为我们国家的房地产和各种基建通通买单。你会发现你手中的钱,怎么也赶不上资产价格的上升。
中国的房地产和世界的房地产一样,这个产业把银行和国家都紧紧的联系在一起了。房地产价格的下跌,尤其是在市场均衡价格下跌超过40%的时候,将会严重影响银行安全。全世界的人民,都是永远买涨不买跌,这是行为心理学的结论,而不仅仅是中国人才这样。在经济萧条的时代,资产价格和商品价格应该是下跌的,以更好的利用市场的自身修复能力,来改善过度信贷扩张带来的投资不当行为。为了保住资产价格,西方通用的方法,就是通胀,通胀,通胀!通过通胀手段,让资产的货币价格上涨,以挽回大家的信心。但问题的关键是,通过政府购买和信贷扩张带来的通胀,会形成更多的不当投资。这些不当投资所形成的新商品,更是没有消费需求,以此形成恶性循环。在每一轮的通胀形成过程中,又伴随着财富的不平衡分配,导致问题更加严重。通过连续的通胀手段,让百姓的徭役逐渐加重。
我们现在明白了吧,为什么小时候5分钱的冰棍,现在要1元了吧。生产力提高了,单位产量的冰棍更多了,按照供需理论,冰棍应该更加便宜啊。
看看现在的新闻,中国的经济学家说实话的人怎么这么少?动不动就谈供需理论,那个供需理论,人家熊彼特60年前就说那是粗浅的常识,而非现代经济学理论。这帮留洋的,他们什么都懂,就是不告诉老百姓。跟着某些人来忽悠老百姓。全国人民现在最擅长的专业就剩下忽悠了。
如果不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可能美国早就因为自己制造的通货膨胀而崩溃了。中国今天采用的财政和货币政策,跟美国20到30年代完全一致。
我们需要认识真理,不要被周围一些愚蠢而乐观的人改变自己的观点。大家会说,这么多专家学者,难道不比你能干,不比你懂经济。是啊,大清王朝,翰林一批一批,不也垮了吗?国民党,黄埔高级军官和留洋博士一堆一堆,不也跑去了台湾了吗?
适当的通胀如同适当的徭役可以促进经济发展,过度的通胀也如同过度的徭役同样会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灾难性的后果。面对当前的困难,我们不要通过吹泡沫来缓解,我们更应该思考的是如何用好手中的钱,来改善中国人自己的经济结构,多生产自己百姓需要的东西,多购买自己百姓需要的服务。不要总是盯着GDP,否则就会真的发生CDP与牛粪的故事。
和谐理论和科学发展观是正确的,关键是看我们怎么去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