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新商科论坛 四区(原工商管理论坛) 商学院 组织管理与领导力
2071 2
2015-08-07

   书摘: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

  个人投入自身的资源给组织,使组织的目标得以实现,员工再从中实现个人的目标。

  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的关系


 

 在组织行为学中,激励所采用的手段往往是从员工自身的目标和需要出发的。而员工之所以能从组织中得到其所需,是因为组织目标的实现。也就是说,个人投入自身的资源给组织,使组织的目标得以实现,员工再从中实现个人的目标。所以,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是相互依存的。从激励的角度来说,就是要贯彻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相结合的原则。

  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相结合的方法

  要贯彻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相结合的原则,必须真正建立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的正相关关系。组织战略目标的制订是高层决策者的重要任务,必须根据市场情况、顾客需求、技术发展等来正确制订,使组织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能得到社会的承认,实现组织的目标和价值。员工看到了这一点,就会看到实现自身目标的希望。另外,更重要的一方面是,要让员工看到,在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中,个人也在不断地向自身的目标前进。

  例如,清华大学当前的组织目标是要建成世界一流大学。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学校必须在学术水平(如科研论文的数量和质量、对国家有重大影响的研究课题和成果)、研究经费、研究基础设施、教授水平、学生质量、学生毕业走向社会后对社会的贡献等方面,都取得长足的发展。学校对所有的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争取在国内外重要的学术刊物上发表文章,要开展对国家有重要影响以及适合国家需要的高水平项目,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培养更好的学生。显然,在学校不断接近这些目标的过程中,学校的每一名教师自身也在得到发展。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学校目标和个人目标是统一的:每个人都会随着学校的成长而成长,每个人都会随着学校的发展而发展。

  过去,我们非常强调员工的奉献精神,即舍弃个人利益而顾及组织的利益,这当然是正确的,但我们不能只片面强调这一点。我们还要强调,在制订激励制度时,应该建立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的正相关关系,让所有的员工都看到:组织目标实现了,自身的目标也就达到了。做到这一点,对人的激励作用将是巨大的、长远的。

  目前,很多企业不能够很好地为员工的利益考虑,过分强调员工对企业的付出,这样员工的情绪自然不好。正确的企业“义利观”就是:先义后利,义利并举。该观念鼓励员工获得合理的利益,员工可以在实现组织目标的同时为个人目标而努力;当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发生矛盾的时候,先顾大局,即大局观。现代的管理者要意识到,无私奉献是每个时代都需要的,但不可过度强调,要考虑到员工的个人发展。

  要贯彻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相结合的原则,除了要建立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的正相关关系外,还要建立“赏罚分明”的制度,让每一个员工看到,只要自己为组织的目标做出了贡献,就会得到回报,自身的目标就能实现。因此,建立量化考核制度以及提高奖励制度的公开性、透明度,就能使员工抛弃各种顾虑,将所有的精力和能量集中在工作上,有利于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的实现。

  www.earm.cn/田成杰/ 2015-8-7整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摘编自《员工情绪管理》,余玲艳/著,东方出版社2007年1月出版。


我的更多文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5-8-10 12:09:15
目标应按照从上到下,在相关的职能层次上逐级制订目标,各个目标应相互关联,目标的制订可以依据SMART的原则进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8-10 12:10:21
不错的文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