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密一生奉献了两部传世经典:《道德情操论》(1759年)和《国富论》(1776年)。前者为伦理学著作,它的出版使斯密享誉学术界;后者为经济学著作,它的出版标志着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也成就了亚当·斯密作为“经济学之父”的不朽名声。
《道德情操论》共分七部分,修订过六次。在书中,斯密用同情的基本原理来阐释正义、仁慈、克己等一切道德情操产生的根源,说明道德评价的性质、原则以及各种美德的特征,并对各种道德哲学学说进行了介绍和评价,进而揭示出人类社会赖以维系、和谐发展的基础,以及人的行为应遵循的一般道德准则。
相比《国富论》,《道德情操论》给西方世界带来的影响更为深远,对促进人类福利这一更大的社会目的起到了更为基本的作用;而它对处于转型期的我国市场经济的良性运行,对处于这场变革中的每个人更深层次地了解人性和人的情感,最终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亚当·斯密于1768年开始着手著述《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1773年时认为《国富论》已基本完成,但亚当·斯密多花三年时间润饰此书,初版于1776年3月,就是美国《独立宣言》发表的那一年。
《国富论》共分五卷。它从国富的源泉――劳动,说到增进劳动生产力的手段――分工,因分工而起交换,论及作为交换媒介的货币,再探究商品的价格,以及价格构成的成分――工资、地租和利润。
第1卷,共11章,主要内容是分析形成以及改善劳动力生产能力的原因,分析国民财富分配的原则;
第2卷,共5章,主要内容是讨论资本的性质、积累方式,分析对劳动力数量的需求取决于工作的性质;
第3卷,共4章,主要内容是介绍造成当时比较普遍的重视城市工商业,轻视农业的政策的原因;
第4卷,共9章,主要内容是列举和分析不同国家在不同阶段的各种经济理论;
第5卷,共3章,主要内容是分析国家收入的使用方式,是为全民还是只为少数人服务,如果为全民服务有多少种开支项目,各有什么优缺点;为什么当代政府都有赤字和国债,这些赤字和国债对真实财富的影响等。
第2卷,共5章,主要内容是讨论资本的性质、积累方式,分析对劳动力数量的需求取决于工作的性质;
第3卷,共4章,主要内容是介绍造成当时比较普遍的重视城市工商业,轻视农业的政策的原因;
第4卷,共9章,主要内容是列举和分析不同国家在不同阶段的各种经济理论;
第5卷,共3章,主要内容是分析国家收入的使用方式,是为全民还是只为少数人服务,如果为全民服务有多少种开支项目,各有什么优缺点;为什么当代政府都有赤字和国债,这些赤字和国债对真实财富的影响等。
第4卷,共9章,主要内容是列举和分析不同国家在不同阶段的各种经济理论;
第5卷,共3章,主要内容是分析国家收入的使用方式,是为全民还是只为少数人服务,如果为全民服务有多少种开支项目,各有什么优缺点;为什么当代政府都有赤字和国债,这些赤字和国债对真实财富的影响等。
书中总结了近代初期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经验,批判吸收了当时的重要经济理论,对整个国民经济的运动过程做了系统的描述,被誉为"第一部系统的伟大的经济学著作"。
科斯(社会成本)
姓名:罗纳德·科斯 (Ronald Harry Coase)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10年12月29日生
籍贯:英国
罗纳德·科斯在揭示并澄清了经济制度结构和函数中交易费用和产权的重要性,从而获得199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主要经历:
1932年获伦敦大学学士学位
1932年-1934年任丹迪经济暨商业专校助理讲师
1934年-1935年任利物浦大学助理讲师
1935年-1938年任伦敦经济学院助理讲师
1938年-1947年任伦敦经济学院讲师
1947年-1951年任伦敦经济学院高等讲师
1951年获伦敦大学博士学位
1951年-1958年任布法罗大学经济学教授
1958年-1964年任弗吉尼亚大学经济学教授
1964年-1970年任芝加哥大学法学院经济学教授
1964年-1981年任芝加哥大学法学院慕瑟经济学教授
1991年任堪萨斯大学法律与经济学荣誉客座教授
1982年-任芝加哥大学法学院慕瑟经济学荣誉教授及法律与经济学资深研究员 重要著作:
《英国的广播:垄断的研究》
《厂商、市场与法律》
《经济学与经济学家论文集》
《企业的性质》(1937)
《社会成本问题》(1960)
《经济学中的灯塔》(1974)
斯密一生奉献了两部传世经典:《道德情操论》(1759年)和《国富论》(1776年)。前者为伦理学著作,它的出版使斯密享誉学术界;后者为经济学著作,它的出版标志着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也成就了亚当·斯密作为“经济学之父”的不朽名声。
《道德情操论》共分七部分,修订过六次。在书中,斯密用同情的基本原理来阐释正义、仁慈、克己等一切道德情操产生的根源,说明道德评价的性质、原则以及各种美德的特征,并对各种道德哲学学说进行了介绍和评价,进而揭示出人类社会赖以维系、和谐发展的基础,以及人的行为应遵循的一般道德准则。
相比《国富论》,《道德情操论》给西方世界带来的影响更为深远,对促进人类福利这一更大的社会目的起到了更为基本的作用;而它对处于转型期的我国市场经济的良性运行,对处于这场变革中的每个人更深层次地了解人性和人的情感,最终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亚当·斯密于1768年开始着手著述《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1773年时认为《国富论》已基本完成,但亚当·斯密多花三年时间润饰此书,初版于1776年3月,就是美国《独立宣言》发表的那一年。
《国富论》共分五卷。它从国富的源泉――劳动,说到增进劳动生产力的手段――分工,因分工而起交换,论及作为交换媒介的货币,再探究商品的价格,以及价格构成的成分――工资、地租和利润。
第1卷,共11章,主要内容是分析形成以及改善劳动力生产能力的原因,分析国民财富分配的原则;
第2卷,共5章,主要内容是讨论资本的性质、积累方式,分析对劳动力数量的需求取决于工作的性质;
第3卷,共4章,主要内容是介绍造成当时比较普遍的重视城市工商业,轻视农业的政策的原因;
第4卷,共9章,主要内容是列举和分析不同国家在不同阶段的各种经济理论;
第5卷,共3章,主要内容是分析国家收入的使用方式,是为全民还是只为少数人服务,如果为全民服务有多少种开支项目,各有什么优缺点;为什么当代政府都有赤字和国债,这些赤字和国债对真实财富的影响等。
第4卷,共9章,主要内容是列举和分析不同国家在不同阶段的各种经济理论;
第5卷,共3章,主要内容是分析国家收入的使用方式,是为全民还是只为少数人服务,如果为全民服务有多少种开支项目,各有什么优缺点;为什么当代政府都有赤字和国债,这些赤字和国债对真实财富的影响等。
第2卷,共5章,主要内容是讨论资本的性质、积累方式,分析对劳动力数量的需求取决于工作的性质;
第3卷,共4章,主要内容是介绍造成当时比较普遍的重视城市工商业,轻视农业的政策的原因;
第4卷,共9章,主要内容是列举和分析不同国家在不同阶段的各种经济理论;
第5卷,共3章,主要内容是分析国家收入的使用方式,是为全民还是只为少数人服务,如果为全民服务有多少种开支项目,各有什么优缺点;为什么当代政府都有赤字和国债,这些赤字和国债对真实财富的影响等。
第4卷,共9章,主要内容是列举和分析不同国家在不同阶段的各种经济理论;
第5卷,共3章,主要内容是分析国家收入的使用方式,是为全民还是只为少数人服务,如果为全民服务有多少种开支项目,各有什么优缺点;为什么当代政府都有赤字和国债,这些赤字和国债对真实财富的影响等。
第2卷,共5章,主要内容是讨论资本的性质、积累方式,分析对劳动力数量的需求取决于工作的性质;
第3卷,共4章,主要内容是介绍造成当时比较普遍的重视城市工商业,轻视农业的政策的原因;
第4卷,共9章,主要内容是列举和分析不同国家在不同阶段的各种经济理论;
第5卷,共3章,主要内容是分析国家收入的使用方式,是为全民还是只为少数人服务,如果为全民服务有多少种开支项目,各有什么优缺点;为什么当代政府都有赤字和国债,这些赤字和国债对真实财富的影响等。
第4卷,共9章,主要内容是列举和分析不同国家在不同阶段的各种经济理论;
第5卷,共3章,主要内容是分析国家收入的使用方式,是为全民还是只为少数人服务,如果为全民服务有多少种开支项目,各有什么优缺点;为什么当代政府都有赤字和国债,这些赤字和国债对真实财富的影响等。
第4卷,共9章,主要内容是列举和分析不同国家在不同阶段的各种经济理论;
第5卷,共3章,主要内容是分析国家收入的使用方式,是为全民还是只为少数人服务,如果为全民服务有多少种开支项目,各有什么优缺点;为什么当代政府都有赤字和国债,这些赤字和国债对真实财富的影响等。
书中总结了近代初期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经验,批判吸收了当时的重要经济理论,对整个国民经济的运动过程做了系统的描述,被誉为"第一部系统的伟大的经济学著作"。
本书据坝布里奇哈佛大学出版社1984年英文版译出,是美国学术界一部有影响、系统论述供应学派的经济理论和实践的著作。
保罗*克雷*罗伯茨
喜欢大国崛起的朋友们一定要看。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1-18 21:44:30编辑过]
“经济增长”是经济学过去十五年最振奋人心的领域。经济学家现在开始为如下意义深远的问题寻找合理的答案:为何有些国家在战后经历了高速增长,而另一些却停滞不前;为何人均收入在人类历史的大部分时期都保持不变,却忽然在18世纪起飞::这一现象被称为工业革命。在本书中,杰出的经济学家小罗伯特·E·卢卡斯汇集了他关于经济增长的几篇重要论文以及在耶鲁大学的库兹涅茨讲座文稿,以阐述对经济增长的一致性观点。
小罗伯特·E·卢卡斯是芝加哥大学客座教授,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发展中的核心人物,以其宏观经济学分析的均衡方法以及运用理性预期分析宏观经济政策而著称于世,1995年被授予诺贝尔经济学奖。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1-18 21:59:22编辑过]
作者:约翰·贝茨·克拉克(John Bates Clark,1847—1938) :美国边际主义经济学家、美国经济学会创始人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1-21 22:45:59编辑过]
《财富的分配》一书是美国第一代经济学家约翰·贝茨·克拉克的代表作,作者在本书中提出了“边际生产力”的理论,奠定了美国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全书是以静态经济学作为研究的对象,论述了边际生产率说,被誉为“以现代方式出现的第一部主要的美国著作”。正是这部著作,开创了“美国学派”,《财富的分配》一书目的在于说明社会收入的分配是受着一个自然规律的支配,而这个规律如果能够顺利地发生作用,那么,每一个生产因素创造多少财富就得到多少财富。尽管工资可以根据人与人之间自由地磋商来调整,但是由自由磋商而产生的工资标准,倾向于和产业中由劳动所生产出来的那一部分产品相等,这是本书的主张。利息也可以根据同样的磋商来高速,但它自然地倾向于由资本产出的产品相等。在一切经济组织当中,在出现资产所有权的场合,劳动和资本最终可得到为社会承认的本应 归它们所有的收入。每个社会处理这类收入,总是依照着财产权的原则去寻找方法。如果这个方法没有受到其他阻碍,那么每个人所得到的总是与他生产的相等。在美国的首
出版以来社会科学领域争议最多的一部著作
《人口原理》内容提要 《人口原理》从1798年发行第一版,到1872年共发行了七版。这足以说明由于这部著作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现实问题而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在1985年于法国巴黎召开的联合国人口统计学大会上,来自全球60多个国家的300多名代表,以99.8%的赞成票,通过了再版马尔萨斯的《人口原理》。《人口原理》这一200多年前的理论在当今全球“人口爆炸”的时代似乎又焕发了新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