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宏观经济形势还不明朗,拉动内需尚待时间。受国际金融风暴影响,今年外贸肯定遭受打击,而中国是一个严重依靠进出口贸易拉动经济增长的国家,所以影响是全面而深刻的。国家明确了用4万亿拉动内需,然而4万亿目前仅是个计划,从哪里来的4万亿?对经济影响如何? 其对资本市场的实质利好也许是长期的,但不一定是主要而全面的。这其实更多是一个引导投资拉动需求的计划,而不是以消费为主导的需求计划。一年里,股市蒸发了24万亿,每个股平均亏损38万元,消灭了数千万中产阶级,这严重影响了对需求的拉动,特别是对地产,汽车行业的需求拉动。
   第二:大小非问题,大小非所拥有的成本之低廉,数量之庞大,十分惊人。截止9月底,还没解禁的大小非,都有足够扩融另一个A股的规模。不科学不公平的新股发行制度,给市场源源不断地如流水线一般生产大批新的大小非。永远也别怀疑大小非逃离的决心,在银根还很紧缩,银行贷款无门,流动资金困难的现在,尤其是地产行业,有高暴利的大小非,为什么不出?所以,大小非不解决,神仙也就不了A股。
   第三:救市而不治市,制度建设乏善可陈。近两月,救市论充斥耳旁,9.19的策救市,给市场打了针强心剂,但是不少大机构还是借助反弹纷纷减仓或者获利了结,可见,基金等机构对后市的看法是谨慎而不乐观的。其实救市不如治市,如果没有良好的制度建设来保障投资者利益,没有营造成为个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估计再多的救市而只能是短期的止痛药,例如,A股的新股发行制度,中小投资者所要申请成功的机率比中彩票相差无几,而上市首日之市盈倍数很不合理,如此给二级市场批发了源源不断的高市盈股票,其后二级市场的价值投资何在?所以A股只要一上涨,就容易产生泡沫。再如,基金管理制度,基金公司旱涝保收,不因投资者亏损而影响其基本收益,如此优惠条件,违反了资本市场的公平竞争法则。信息披露制度,为什么总有人对消息特别敏感而先知先觉?。。。。等等若干制度如果不加强治理,都会一直成为A股成熟之路的绊脚石。
   第四:A股的价值。A股已跌了近70%,但是纵观全球股市,A股仍然是最贵的,举例:11.13日,中国石油A股收盘价:11.27,H股收盘5.6港元。中国远洋A股9.10,H股4.23港元。如此A+H严重价格失衡的股票还很多,也就是讲,如果你是一个长期投资者,你投资H股的某只股票,通过分红估计10年可以收回成本,但在A股却要20年以上,而且A股上市公司分红之少,全球罕见。所以两者相比,A股投资价值何在?没有投资价值的市场只能纵容投机,所以A股投机之风盛行。
   第五:全球股市覆巢之下,A股后市可独善其身?入世七年后的中国,越来越融入了国际市场,可以肯定的是,现在A股与全球金融市场的联系比98年密切得多,现在的A股,有了QFII,有了更多的国际金融集团的参与,不少的A股上市公司都有外资股东,这将传导部分的国际金融风险,所以在全球股市一片悲歌的现在,如果A股走出独立行情,大量的海外资将扑面而来,对于监管机制还不成熟不完善的中国资本市场,那将是不明智的,也将是很危险的。
  第六:全球股市或尚未见底: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全球证券市场市值已经损失了超过28万亿美元,信用损失和资产减记总额已经超过了6900亿美元。美国政府债券的价值被高估了,它们或是“世界上最后一个泡沫”。最近的救助计划迫使政府发行更多债券、印更多的钱、为市场注入流动性,但这将在危机结束以后带来更多问题,引发通货膨胀。所以谁也不知道哪里会是底部。以上观点供大家参考
转自天涯奇怪的蚂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