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贪腐和环境问题,需要保持较快速的经济增长,尽快进入到以服务业为主的高收入阶段,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策。
林毅夫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展研究院名誉院长
近日,林毅夫在“网络书香节”上发布演讲,以下是演讲节选:
这些年以来,中国稳定、快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那么,我们到底付出了什么代价?收入分配不断恶化、腐败问题,以及雾霾的环境问题,这三个问题可分为收入差距和腐败问题两方面。
收入差距和腐败问题
第一,收入分配和腐败是转型的问题。
为什么在经济快速发展时,个人收入水平提高,但大部分人是不高兴的?因为他认为别人收入增加得更多,收入差距过大。随之而来的腐败跟收入分配不均也相关联,造成大家对经济体系和制度的不认同。
为什么在快速发展的时候存在这些问题?最主要是因为在经济转型时,推行的是渐进双轨制的改革。为了让有比较优势和自生能力的大型国有企业生存,给它们提供各种保护补贴。比如我国在金融方面,就是以大银行跟股票市场为主的。
从1979年开始改革开放到1983年,把拨款改成贷款,但为了保证大型的国有企业能够获得贷款,保留了大银行体系,后来的股票市场也是给大企业的。改革开放初期,所有的大企业都为国有,现在由于30多年的快速发展,很多私企也变成了大企业。
在这样的金融环境下,不管是国有还是民营大企业,才可能从银行或股票市场融到资。相当于,谁拿到银行或股票市场的资金,谁就拿到补贴。拿到补贴的是大型国有企业,这些企业家们的日子是相对比较好的。谁补贴他们?是那些把钱放到金融体系里,却不能得到金融服务的一般小型、中型、微型企业,他们的收入水平跟大企业来比是相对较低的。这就造成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穷人跟富人的收入差距较大。由于是资金的分配问题,还涉及经济学讲的干预问题。如此就给与分配资金的政府官员极大的权力,导致了腐败。
不仅在金融体系是这样,在资源税费上面也是如此。按照《宪法》,资源是全国人民所有,但并不是全国人民一起开采。1979年前,矿产企业都是国营,资源价格很低,所以用开矿权来补偿他们。1983年后,改革让外资跟民营的矿产企业也可以开发矿产,开始时没有太大的问题,资源价格低,解决开发权所需要的资金等各方面也都很低。
1993年,改革把价格跟国际接轨。取得开矿权,需要两三千万资金,但地下的矿产资源价值几十亿、几百亿,而开矿的税跟费基本没有。两三千万就能取得几十、上百亿的资产,谁拿到资产,立马就成为亿万富翁。于是造成想得到开矿权人士对政府人员的寻租。
同样,为了保护补贴这些资本密集型产业,我们在服务业,诸如电力、通信产业,维持这些产业在市场上的垄断,造成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为了取得进入这些垄断行业的特许权,商人就会去找政府官员。
改革开放后出现收入分配差距,实际上是双轨制改革所付出的代价。在8、90年代的时候,这些保护补贴对大型企业是雪中送炭。作为资本短缺的发展中国家,如果不补贴,就会造成社会经济紊乱。那种情况下,给予保护补贴是对的。
1979年改革时,我国是低收入国家,现在人均收入为7500美元,处于中等偏上,在很多企业上已经有了比较优势,一些国有装备企业已经能够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这种情况下继续给予保护补贴,就是锦上添花了,造成收入分配相对过大,腐败现象不断蔓延,造成很多不良社会影响。
改革应该与时俱进,既然现在有比较优势,企业有自生能力,就应该取消保护补贴。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让市场在资源内部运作,价格应该由供给跟需求竞争来决定,在竞争中决定布局。
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改革是与时俱进的,如果做到,那么现存的腐败跟收入差距的问题,就能够釜底抽薪。
环境问题是增长过快引起的?
第二类问题就是环境恶化,雾霾越来越严重的事实,大家有目共睹。但要解决这个问题,还需要对症下药。对此问题,前段时间有看法认为是由于发展太快了。我认为这种观点并不完全正确,环境问题跟发展有关,但并不是因为发展太快。
有一个比较,1978年我国人均收入是155美元,印度是209美元,所以在1979年时,我们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只有印度的三分之二。经过36年的发展,我国目前人均收入超过7500美元,印度只有1600美元,它连我们的四分之一都不到。换言之,在过去36年,我们平均每年增长9.7%,印度的增长不到1%。但是,从2012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数字来看,印度的雾霾和环境污染问题比我们还严重。所以由此来看,虽然在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加重了环境问题,但不能说是因为快速发展。
为什么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出现这些问题?个人认为有三方面的原因。
第一,跟发展阶段有关。我们现在是中等收入国家,经济以制造业为主,而低收入国家是以农业为主的。制造业排放比农业高,因此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在以制造业为主的时候,环境问题都比较严重。英国、美国等老工业化国家都曾有这个问题,新工业化国家日本、韩国也是。
第二,能源结构。中国跟印度的能源结构都是以煤炭为主,煤炭比石油污染更加严重。
第三,各地方政府环境执法不严。按照我国的环保政策,任何企业在投资建厂时都应该配备各种环保设备。但环保设备的开动是需要成本的,因此有些企业为了节省成本就不开。这也使得环境问题愈发严重。
那么,如何解决问题呢?短期来说需增强环保意识。中期来看,应该多使用清洁能源。但这些措施都只能缓解而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进入到发达国家阶段才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之策。进入发达国家的阶段,产业就会从制造业转向服务业,服务业能源使用率低,排放减少,环境的压力就会减小。当我们进入到高收入阶段,解决环境问题的力度就高了。
环境问题严重是发展过快造成的,这个观点我并不赞同。如果按照这个思路,减缓发展速度,那环境问题会伴随我们更久。解决环境问题,除了执法以及使用清洁能源,另外釜底抽薪,要保持较快速的经济增长,尽快进入到以服务业为主的高收入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