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470 0
2008-11-18

台湾与大陆一衣带水,在扩大内需的问题上有相同的要求。近日台当局“行政院长”刘兆玄宣布,为刺激岛内消费,决定向台湾居民每人发放新台币3600元消费券。 这些消费券就像“是吃饭给饭票”,但必须在限定的时间内刷卡消费。总计高达500亿元(新台币,下同)。香港文汇报报道,“行政院长”刘兆玄日前邀财经首长凝聚共识,“副院长”邱正雄14日透露,已形成政策方向,具体方案下周出炉。据悉,“财政部”初期将以年所得30万元以下家庭为优先照顾对象,以45万户中低收入家庭为主,估计将有135万人受惠。这项拟发消费券案,为台湾首次推行,将不会采现金作法,而是采用“消费卡”模式,每户大概可得1万元左右,但必须在限定时间内刷卡消费。当局希望能藉此立即达到刺激消费,甚至发挥更大刺激消费乘数效果。

再来看大陆,从拉动内需开始——这就是我们的经济学家提出的手段,而且这个40000亿投资方案已经通过政府的审议,正式提出要实施了。
这些投资都是投在国有——项目——上,比如铁路,港口等,但这都是砸在我国广大地地上的各种硬件,能为我们这些平民——很有可能马上面临没米下锅,衣服、房子烂了这个冬天就要挨冻的平民直接带来些什么改善?

  最直接的就是做这些工程带来工资了。而这些工程会提供多少工资总额?拿到这些工资的劳动人口能占全部劳动人口中的多少比例?谁也不能否认这些工程能带来工资和就业,但是看清其本质,这些固定资产的投资,说有40000个亿,但事实上,这40000个亿里的大部分,是用那些从我们土地里不可再生的各种矿产资源堆出来的,而因这些工程实施而产生并附加其上的劳动力价值并没有多少。而且这些劳动价值产生之后,事实上,还是被水泥钢筋固定在大地上,而无法解决人们生存需求。工人们得到的工资实际还是货币,只是印刷出来的纸。有人说钱可以买到柴米油盐!没错,钱是可以买到这些东西。但是我们不能忽略了一个事实,我们的40000亿投资不是投资在生产这些柴米油盐上的,而是投资在一堆堆的“石屎”上,我们的些米油盐并没有因为这些投资而增加了产量。当我们拿出多出的40000个亿的人民币,来和原来存在流通的人民币抢购这些没有增加产量的柴米油盐的时候,会产生什么结果。这只有一个结果,就是通货膨胀。
  这个时候我们就能认清这40000亿是怎么回事了:国家增发了40000亿的货币,启用了大量的不可再生资源,混合着大量的劳动投入,固化在大地上,然后这40000亿,走入流通渠道,造成通胀,从生产了其他可流通商品特别是——生存必须品的手中,摊走了他们的劳动成果。这些被摊走的的劳动成果,现在全部聚集在投资了40000亿的投资者——实际是增发了40000亿货币手里。

人们啊!假如一个饥肠辘辘的乞丐从施舍者那里拿到的是一束鲜花,你能想象那种难言的感受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