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5051 26
2008-10-17

人或机械通过消耗能源从而改变资源以满足人的物质需求,这就是财富产生的过程。人做的机械劳动可以由机械代替。机械可以越来越发达。

生产力即生产商品的能力,人口的数量不可能无限增多,所以生产力的发展主要靠发展机械。而机械排挤劳动,机械的发展使就业岗位减少,这就是生产力与消费能力的差距越来越大。

应该如何提高社会消费能力?美国选择了贷款,这确实起到了暂时提高消费能力的作用,这也是美国前几年经济持续增长的原因,如果美国当时不实行低利率那会使危机来的更早。可是借钱总是要还的,贷款消费会使以后生产力与消费能力更大的差距。货真价实的财富摆在那里确实泡沫,这正是私有制的悲哀。

究竟如何才能提高社会消费能力?通过税收给每个人无偿、平均的发钱。这样才能真正使社会消费能力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提高。

无偿的发钱看似幼稚,反对者主要顾虑两点。一是通货膨胀,二是劳动积极性降低。通货膨胀主要因为货币发行过多引起,通过税收发钱不增加货币的流通量,所以这点顾虑是多于的。劳动积极性主要取决于劳动与否的收入差距,给每个人平均的发钱,付出劳动的人会从市场上得到更多的收入,所以第二点顾虑也是对于的。

现在美国由金融危机避免经济危机就要宣布以前的贷款统统不要,这样可以保住已经创造出来的财富。

避免危机只有一种法——无偿的发钱。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8-10-17 22:39:00
晕  这招也有人出哈  简直佩服的五体投地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17 23:11:00
以下是引用huxilong在2008-10-17 22:20:00的发言:

生产力即生产商品的能力,人口的数量不可能无限增多,所以生产力的发展主要靠发展机械。而机械排挤劳动,机械的发展使就业岗位减少,这就是生产力与消费能力的差距越来越大。

这段话的前提条件是假设了:失业人口不会自己去当老板,从而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事实上,长期失业的人什么都不干,是很少的,大多都会去搞搞小生意什么的,同时继续领救济金,在政府那里还是一个失业人口。

生产力的强弱和消费能力强弱之间没有负相关的关系,甚至可能是正相关的。看看今天普通老百姓的消费能力,再看看500年前普通老百姓的消费能力就知道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17 23:16:00

  危机的前兆总是虚拟经济率先暴露,即使金融危机发生,也决不能使其发展蔓延之实体经济,所以,限制或者暂时停止银行与个人之间发生直接的货币流通是最好的办法,20世纪初的金融危机,美国曾经采取过。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0-17 23:17:48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18 08:10:00

把市政府大楼炸了重盖.

即可以拉动内需,还可以拉动GDP,更可以来把潜规则,同时还可以促进就业.当然,理由是改善工作环境,促进工作效率.一箭五雕.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0-18 8:14:14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18 17:00:00

不如每人自己印更实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