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huxilong在2008-11-4 12:08:00的发言:连点钞员这种脑力劳动者都可以由自动取款机取代。人的任何体力劳动都可以由机械来代替,只是机械的发达程度不同罢了。你去看看现在的大型超市也并不需要几个营业员。
我刚注意到,原来你理解的销售就是营业员。天啊!
营业员才能拿几个钱?
你知不知道,在很多公司,收入最高的员工是销售,收入最低的员工也是销售。因为销售有提成。
对于销售来说,手中的客户就是最大的价值,手里有客户,老板见了你也要客客气气。
饮用水(矿泉水)可以说是同质化产品的极端了,但是占领市场的就那么几家:娃哈哈、雀巢、乐百氏、百事可乐……都是一样的水,为什么人家要买你的不买他的?靠的就是销售。
有个娃哈哈和乐百氏竞争的经典案例。有个城市,全市的超市都只有乐百氏,没有娃哈哈。娃哈哈在当地的分公司经理换了好几任,没有一个能把这个市场做起来。后来换了一个新的分公司经理,他发现主要原因是超市不愿进货,不进货就没人知道这个牌子,没有人知道就卖不掉,卖不掉就更不愿意进货。这个经理想了一个办法:找了50个下岗女工,一条街一条街的跑超市,进一家超市就问有没有娃哈哈。超市工作人员发现一天就有几十人来买娃哈哈,都很惊奇,于是都去进货,这个市场很快就被打开了。
这样的市场,是生产者做得起来的吗?现在这个世道,产品做出来根本不稀奇,卖得出去才稀奇。酒香不怕巷子深这句话,只适合极少数竞争力极强的产品,对于绝大多数产品来说,这句话不适用。
和国外相比,中国这个市场还很特殊,二、三级城市和农村人口占了大多数,要打开这个大市场,就要把商品铺到这些小地方,这需要无数人力,还需要和当地地头蛇、政府都搞好关系,这是生产者做得到的吗?甚至很多地方分公司成员,本身就是地头蛇。
有个保健产品叫红桃K,农村羊肠小道边的农民墙上都刷满了它的广告,这是生产者做得到的吗?
生产者连把产品铺到地方上都做不到!
现在这个世道,谁掌握渠道,谁就能赚大钱。
这说明什么?说明在这个信息爆炸的社会,搜索成本高,信息成本高,总而言之交易成本高。和交易成本相比,生产成本只是小头,谁能降低交易成本,谁就能赚大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