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打开
几乎是从零开始备考CPA的,所以没有像四大的大牛们,很快就能全部通过。所幸东京从2013年也开始一个季度可以考2个月,不需要飞到美国去考。采取的方法就是一门一门的准备,不被其他科目的内容干扰,而且每次都是在得到成绩之后,才准备下一门。这样一是在每科考试之间有1-2个星期的放松,二是有可能出现要再考一次的情况。
白天要上班,只能利用下班后晚上的2-3小时,以及周末的时间复习。另外每天有2个小时在路上的通勤时间。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后,形成了周末两天学习1课新的内容,并且完成所有的课后作业。在听视频的时候,用录音笔录下所有讲课的内容,大概每一个小时算一节,这样一节课下来有3-4节录音。在周末学习新课的时候,采取的是听一遍课程,做题,再读一遍书的方法。
周末初次听课后可以大概掌握内容,通过做题突出重点,找到不足,再回去读课本的时候就比较清楚了。从周一开始,在上班的路上听之前录好的课程,因为每节大概1个小时的内容,这样来回的路上可以听2遍。晚上到家之后,再把路上听的内容部分的习题再做1遍,因为已经有了周末的基础,这就算是第2遍做题。这样大概周四或周五有时间听finalreview的内容,并且再把这1课所有错过的题再做一遍。从周末接触新课开始,到再过一遍错题,在一周之内可以听课程3遍,做题2遍,错题再加1遍,读书1遍并且有时间还可以听finalreview的总结。这样做虽然1课要用1周,但效果很好,不容易忘记。把整个一门课程的内容学习过之后,再留出2-3个星期复习即可。最多的FAR就用了大概3个月的时间,比较少的AUD等就是2个多月。按照这个方法,及时平时时间比较紧的同学,也可以通过抓紧周末的时间,减轻平日的负担,并且取得很好的效果。
另外,在最后2-3个星期备考时,时间充裕的话可以把所有的题目再做一遍。如果时间不允许,因为在学习的时候已经把题目做过2-3遍,只需要再做一遍曾经错过的题目即可。另外就是通过finalreview的课程把学过的东西系统化,重点加深理解,在短时间总体掌握学过的内容。因为之前的学习过程比较扎实,最后的复习的重点就是查漏补缺,给自己加强信心。
从国内的高考,美国的GRE,研究生申请,研究生时期的各个考试,论文,也考过日本的日语等,总的来说,感觉美国的考试还是比较合理的。不管用什么样的教材,采取什么方法,只要做好计划,按照自己的步骤,坚持做好每个环节,一般都是可以通过的。按照中国学生的认真,多数还能取得不错的成绩。特别是还在上学的同学们,相比工作的我们,还是比较幸福的。虽然学业的繁重也是我曾经头痛的事,但工作了才发现学生的生活是多么单纯,幸福。哪怕会为学业担忧,也只是一门心思的为学业烦恼,感觉毕业以后要烦恼的事,或者说要选择的事真是越来越多。
但在取得一些些成绩的时候觉得还是挺值的。毕竟最后收获的是你自己,那么付出的也应该是你自己;别人不会拱手奉上成果,也理应不用分担过程中的辛劳。最后,祝大家都能考出理想的成绩。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