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008-11-29 21:53:00

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表现在计划经济比市场经济的优越性,因为社会主义将要实现的就是计划经济。关于计划经济比市场经济的优越性,我这里我就不细说了,只说主要的:计划经济的经济基础是生产资料的公有制,计划经济下,可以实现全国或全社会统一的生产计划,避免市场经济下的各自为战,从而避免生产的相对过剩所造成的倒闭和停产或减速。

别忘了,社会主义的计划,不是官僚的计划,不是私人的计划,是联合起来的个人的计划,是便于每个人选择自己的特殊性产品生产的自由发展的计划,是费用比起私人生产更低,也更全面的计划工作。

为什么现在社会主义国家比资本主义国家穷?1社会主义都是在贫穷国家建立的,基础本来就穷,比发达国家差一大截,也没技术,有的资源也贫乏。

为什么社会主义国家比起来还有些穷,还因为他们仅处于其政治性的过渡时期,尚未进入到真正属于自己经济的社会主义社会形式

3 现在,社会主义国家几乎没有了,只有北朝鲜、古巴还算是。

不进则退,如果他们仅仅停滞在其政治形式,而不及时醒悟自己所处于的这种过渡阶段,那是肯定要重新回到旧的社会形式中去的。地域性的共产主义,是绝不会长久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1-29 22:06:00
把承诺看成"优越性",那就等于把空头支票看成财富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1-29 22:25:00
以下是引用山成功在2008-11-29 21:53:00的发言:

别忘了,社会主义的计划,不是官僚的计划,不是私人的计划,是联合起来的个人的计划,是便于每个人选择自己的特殊性产品生产的自由发展的计划,是费用比起私人生产更低,也更全面的计划工作。

不知道是你的表达问题还是我的理解问题,你这一段让我无法看懂.不是私人的计划,但又是个人的计划.这样看来,私人与个人就有不同了.这一点请你解释一下.不过别忘了,人类社会,那本来就是由每一个私人联合起来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1-30 21:37:00

不过别忘了,人类社会,那本来就是由每一个私人联合起来的.

私人也不过是千年人类历史的产物。原始公社成员,在它的典型形式上不能被称为私人吧?作为私人利益限于不能解脱的矛盾产物的国家及其企业,确是私人共同体,但它对许多成员说来,是虚幻的集体。等等。

曾经有一位差劲的网友,对我贴出的一段马克思语录大加斥责。马克思原许如下:“在个集体中,个人是作为个人参加的。”他愤愤的批倒,——不是个人是什么?

但是对马克思主义者说来,旧社会的个人总是片面的个人,旧社会的形式对大多数成员说来,是假冒的集体。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1 06:33:0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1 09:18:00

楼上的,别忘了,人的本质是社会性。

人类社会的趋势就是各个方面的社会化。现在是生产和交换社会化,慢慢地分配也会逐渐走向社会化。

这是历史趋势,不是你喜欢不喜欢就能解决的。

比如,日本人几百年都捕鲸,为什么现在受到指责和干涉?难道人家自己还不能支配自己的猎取食物的行为了?

这就是分配、消费社会化的表现。可以想见这种社会干涉小集团或个人分配的情况会越来越多的出现,

这本身是历史的进步,也是历史发展的趋势。

只不过当前分配的社会化还是萌芽阶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1 09:43:00

计划经济在本质上的优越性是市场经济无法比拟的。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做一件事是有计划地进行好啊,还是撞大运地进行好?

你有计划地做事,确实有可能因为预先的计划失误,结果导致失败,但是你至少能够知道你错在何处,有可能采取措施补救,即使不能补救也能有所收益,将来少犯错误。

没有计划地瞎做,你运气好成功了,你不知道成功在哪,失败了,更不知道如何补救。

实际上,所有的企业都是经济计划者。

看看那些跨国企业每年制定的各种计划,绝不比中国国家制定的计划少。

为什么企业制定计划,规划自身的发展是正当的,而一个国家实行经济计划却被人指责呢?

如果我们把国家比作一个总公司,各个企业相当于分公司而已。

国家计划无非就是讲本国企业的各项计划统筹安排而已。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1 13:27:00

这样看来,私人是享有相当大自由空间的个体人,而个人却是未必享有多少自由空间的个体人,甚至是失去了自由的个体人.

比如说养鸡场里的鸡,它们每一只都是个体的鸡,但它们失去了自由,因此它们谁也没有私,它们不能称之为私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1 16:44:00

曾经有一位差劲的网友,对我贴出的一段马克思语录大加斥责。马克思原话如下:“在个集体中,个人是作为个人参加的。”他愤愤的批倒,——不是个人是什么?

但是对马克思主义者说来,旧社会的个人总是片面的个人,旧社会的形式对大多数成员说来,是假冒的集体。

呵呵,马克思把这种自由人联合体当成了人们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飞越.他认为那时人便是自由的,也即真正的个人.但是,一个自由的人不是一个真正意义的个人吗?然而,这个自由的人却不能自己拥有生产资料.这便是自由?所以,这只是马克思眼中的自由,马克思眼中的个人.如果你不认为那是个人,那只能说明你始终在愚蠢地理解马克思.我们所要批驳的是,既然你马克思在鼓吹个人自由,那么好,就还给人们真正的自由,而不是虚幻的自由.
一个不能自由支配自己劳动所得的个人,是一个完整的个人?你没病吧??

哟,差劲的出来了,有进步了。

劳动同劳动条件处于统一的关系中,才能获得自由;个人必须占有社会生产力的总和才能自由。其次,现在社会的个人,只在在联合中才能获得自由。

马克思:“鲁滨逊的一切产品只是他个人专有的产品,因而直接是他的使用物品。联合劳动者的总产品是社会的产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1 17:15:00
以下是引用fanniao在2008-12-1 9:18:00的发言:

楼上的,别忘了,人的本质是社会性。

人类社会的趋势就是各个方面的社会化。现在是生产和交换社会化,慢慢地分配也会逐渐走向社会化。

这是历史趋势,不是你喜欢不喜欢就能解决的。

比如,日本人几百年都捕鲸,为什么现在受到指责和干涉?难道人家自己还不能支配自己的猎取食物的行为了?

这就是分配、消费社会化的表现。可以想见这种社会干涉小集团或个人分配的情况会越来越多的出现,

这本身是历史的进步,也是历史发展的趋势。

只不过当前分配的社会化还是萌芽阶段,

    看不懂这位网友在说什么。

    人是一种群居动物,所谓群居就是社会性。但用群居性作为论据来否定人的个体性,显然是并没有什么用处。

    人类近代以来的争论内容是在独裁统治和民主统治之间进行着。

    这两种人类社会的组成方式,显然对个人的影响是不一样的。

    用社会概念来否定人的个体显然偏离了话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1 17:59:0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1 18:04:0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1 20:32:00
以下是引用fanniao在2008-12-1 9:43:00的发言:

计划经济在本质上的优越性是市场经济无法比拟的。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做一件事是有计划地进行好啊,还是撞大运地进行好?

你有计划地做事,确实有可能因为预先的计划失误,结果导致失败,但是你至少能够知道你错在何处,有可能采取措施补救,即使不能补救也能有所收益,将来少犯错误。

没有计划地瞎做,你运气好成功了,你不知道成功在哪,失败了,更不知道如何补救。

实际上,所有的企业都是经济计划者。

看看那些跨国企业每年制定的各种计划,绝不比中国国家制定的计划少。

为什么企业制定计划,规划自身的发展是正当的,而一个国家实行经济计划却被人指责呢?

如果我们把国家比作一个总公司,各个企业相当于分公司而已。

国家计划无非就是讲本国企业的各项计划统筹安排而已。

计划经济的坏处不在于有计划,而在于计划一定是盲目的。计划经济的管理者,无法知道准确的市场信息,必然导致制度成本的高昂,其结果就是效率反而远远不如市场经济,这是新制度经济学的见解。由于不能了解确切的市场信息,政策的推行就会遭遇不同意见,于是为了贯彻政策推则,就会出现行政上压制其他意见,结果导致权力极化,最终导致独裁,人民失去自由,这是《通往奴役之路》的主要观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1 23:39:00

计划经济的坏处不在于有计划,而在于计划一定是盲目的。计划经济的管理者,无法知道准确的市场信息,必然导致制度成本的高昂,其结果就是效率反而远远不如市场经济,这是新制度经济学的见解。由于不能了解确切的市场信息,政策的推行就会遭遇不同意见,于是为了贯彻政策推则,就会出现行政上压制其他意见,结果导致权力极化,最终导致独裁,人民失去自由,这是《通往奴役之路》的主要观点。

计划经济是一种配置资源模式,而不是明确的确定计划项目。项目计划与控制生产要素的投入及产出规模是两种事。

可以说计划经济一样有分散利用的知识体系。在市场经济神学份子,尤其是这位“nofear”先生在攻击计划经济的这段话中已经暴出破绽,如果按其逻辑反推来攻击市场经济会怎么样?

我们看这里

计划经济的管理者,无法知道准确的市场信息

,好像所有的信息都是消费者个人来确定,意思是每一个消费者全能全知。说得通俗一点,消费者想要什么,就能生产什么无需考虑价格,及个人收入情况。如果与消费与价格无关,意味着什么?免费的东西谁都想要。然而社会资源有限,生产能力、科学水平有限。资源的缺失程度(这里包括现有的技术水平,即社会现有的生产能力)好像这些无需考虑。

“nofear”先生的潜台词是市场经济,市场经济资源无限,生产能力、技术水平不受限,这就是矛盾所在。

那么我们回过头来看,中央计划机关为什么要知道消费者的信息?好像一样信息都是从消费者那里来?(潜意思好像消费者全能全知)实际上消费者也不知道生产方的信息。实际上消费者也不需要预先知道!有什么消费品的,他们会即时依据个人的收入进行选择。

也就是说“社会管理机构”与众多“个人”的集合是一个双向反馈系统。怎么建立起信息相互反馈,一定要通过市场么?即然计划经济产权是一体化的,为什么“社会管理机构”方不能确定一个反馈的价格涵数,而一定要由市场这个分离产权个体之间竞价平台来反馈信息????产权一体化,那么意味道,“社会管理机构”,可以任意确定与消费者联系起来的价格涵数,市场并非必要的。

所以说“

无法知道准确的市场信息

”这句话本身就是错的,计划经济下根本就没有要素市场,当然无需知道要素市场信息,至于消费环节的信息,那是分散于各个企业之中,由各个企业来解决,企业按价格涵数的会计规则运行就行了。

说得极通俗一点那就是:生产资料产权的一体化社会,中央计划机关任意按统一标准确定生产的组合的规则。这里强调一下,是确定组合规则,而不是明确 确定组合什么(组合什么实际上就是信息),不然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会进行有意歪曲。

这就意味着,中央计划的所有机关、部门就没有必要知道所有的社会信息,也根本不需要知道,每个机关或部门只需按设计好的程序或者说制度运行就行了,只需按标准化的规则建立起反馈就行了,信息分散与社会每个个体及组织中,可以说中央计划经济一样有分散利用的知识体系,生产资料产权一体的体系中信息一样能够分散利用。

市场经济中,有众多的产权的分离拥有者,那么市场经济的生产一方就需要带入众多的资源价格的预设值去试错。而不同的价格就表现为市场信息。

而中央计划经济只需代一个资源的预设价格就行了。

同时,每个生产资料产权的拥有者,就是一些杂乱无章的依据自己的规则确定生产涵数,而把这些涵数集全在一起就是市场。

你说中央计划经济需要不要知道要素市场的信息?

产权一体化,计划机关可以把所有的资源价格代入值确定在一个标准化的生产涵数中。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2-2 0:55:43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2 00:10:00
以下是引用精忠岳飞在2008-12-1 23:39:00的发言:

计划经济的坏处不在于有计划,而在于计划一定是盲目的。计划经济的管理者,无法知道准确的市场信息,必然导致制度成本的高昂,其结果就是效率反而远远不如市场经济,这是新制度经济学的见解。由于不能了解确切的市场信息,政策的推行就会遭遇不同意见,于是为了贯彻政策推则,就会出现行政上压制其他意见,结果导致权力极化,最终导致独裁,人民失去自由,这是《通往奴役之路》的主要观点。

计划经济是一种配置资源模式,而不是明确的确定计划项目。项目计划与控制生产要素的投入及产出规模是两种事

可以说计划经济一样有分散利用的知识体系。在市场经济神学份子,尤其是这位“nofear”先生在攻击计划经济的这段话中已经暴出破绽,如果按其逻辑反推来攻击市场经济会怎么样?

我们看这里

计划经济的管理者,无法知道准确的市场信息
,好像所有的信息都是消费者个人来确定意思是每一个消费者全能全知。说得通俗一点,消费者想要什么,就能生产什么无需考虑价格,及个人收入情况。如果与消费与价格无关,意味着什么?免费的东西谁都想要。然而社会资源有限,生产能力、科学水平有限。资源的缺失程度(这里包括现有的技术水平,即社会现有的生产能力)好像这些无需考虑。

“nofear”先生的潜台词是市场经济,市场经济资源无限,生产能力、技术水平不受限,这就是矛盾所在。

那么我们回过头来看,中央计划机关为什么要知道消费者的信息?好像一样信息都是从消费者那里来?(潜意思好像消费者全能全知)实际上消费者也不知道生产方的信息。实际上消费者也不需要预先知道!有什么消费品的,他们会即时依据个人的收入进行选择。

也就是说“社会管理机构”与众多“个人”的集合是一个双向反馈系统。怎么建立起信息相互反馈,一定要通过市场么?即然计划经济产权是一体化的,为什么“社会管理机构”方不能确定一个反馈的价格涵数,而一定要由市场这个分离产权个体之间竞价平台来反馈信息???产权一体化,那么意味道,“社会管理机构”,可以任意确定与消费者联系起来的价格涵数,市场并非必要的。

所以说“

无法知道准确的市场信息
”这句话本身就是错的,计划经济下根本就没有要素市场,当然无需知道要素市场信息,至于消费环节的信息,那是分散于各个企业之中,由各个企业来解决,企业按价格涵数的会计规则运行就行了

说得极通俗一点那就是:生产资料产权的一体化社会,中央计划机关任意确定生产的组合的规则。这里强调一下,是确定组合规则,而不是明确 确定组合什么(组合什么实际上就是信息),不然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会进行有意歪曲

这就意味道,中央计划的所有机关、部门就没有必要知道所有的社会信息,也根本不需要知道,每个机关或部门只需按设计好的程序或者说制度运行就行了,只需按标准化的规则建立起反馈就行了,信息分散与社会每个个体及组织中,可以说中央计划经济一样有分散利用的知识体系,生产资料产权一体的体系中信息一样能够分散利用。

至于标准化的规则,就是建立以最小的消耗获得最大产出的规则,产出最大化是以利润的形式表现出来,而利润是要由消费者选择来确定的,这意味着这些生产的物资都用上了。


    说了这么多,其实一点也没有说到点子上。

    计划经济方式对于后发国家来说,也许有点用。

    但对于一个发达国家来说,却是灾难。

    因为如何才能更好的发展生产力,是社会进步的需要。

    试想,若计划经济那么好,那让它给我们计划一个下一代的互联网岂不是美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2 00:21:00

说得通俗

  市场经济中,有众多的产权的分离拥有者,那么市场经济的生产一方就需要带入众多的资源价格的预设值去试错。而不同的价格就表现为市场信息。

而中央计划经济只需代一个资源的预设价格就行了。

同时,每个生产资料产权的拥有者,就是一些杂乱无章的依据自己的规则确定生产涵数,而把这些涵数无乱的加在一起就是市场。

你说中央计划经济需要不要知道要素市场的信息?当然不需要知道,市场并非不可缺少的。

产权一体化,计划机关可以把所有的资源确定在一个生产涵数中。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2-2 1:03:50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2 00:25:00
以下是引用没学经济的高手在2008-12-2 0:10:00的发言:

    说了这么多,其实一点也没有说到点子上。

    计划经济方式对于后发国家来说,也许有点用。

    但对于一个发达国家来说,却是灾难。

    因为如何才能更好的发展生产力,是社会进步的需要。

    试想,若计划经济那么好,那让它给我们计划一个下一代的互联网岂不是美哉!??

   

同意你的观点。对于落后国家来说,强行推行政策,强行建设基础设施,的确作用巨大。但是对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国家来说,计划经济就是灾难。

岳飞同学大概没有看过新制度经济学的观点,不知道计划经济最大的问题就是交易成本过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2 00:28:00

市场经济下,比如说我是某个煤矿的拥有者,那么老子就可以任意确定一个煤炭的初使价格,去给别人讨价还价,而我采用的成本核算方式就是我的生产涵数。

而还有众的煤矿拥有者,他们也可以预设一个价值参数,也有各自的成本核算方式,至于核算方式合不合理,鬼知道。其它买方要在众价格之间进行选择试错。

而中央计划经济下,可以让社会标准化,只需代入一个预设值试错就行了,而生产涵数也是标准化统一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2-2 1:02:42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2 00:32:00

邓小平说,不管黑猫白猫,能抓到老鼠的就是好猫。

现在到底是计划经济抓到老鼠了,还是市场经济抓到老鼠了?

这个年代,还有人为计划经济叫好。。。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2-2 0:32:54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2 00:33:00

岳飞同学大概没有看过新制度经济学的观点,不知道计划经济最大的问题就是交易成本过高。

成本算不算组合时间?????如果算上组合时间,那就就是新制度经济学的死穴。不要以为我没有研究过这个理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2 00:38:00

邓小平说,不管黑猫白猫,能抓到老鼠的就是好猫。

现在到底是计划经济抓到老鼠了,还是市场经济抓到老鼠了?

这个年代,还有人为计划经济叫好。。。
 

我这里不是在给你讨论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这些空话号的意识形态之争,而是明确的比例两种经济制,哪种更能让社会运行更加优化。

如果能让社会运行更加优化,那么我会不择手段,不择手段的结果就是追求计划经济。

而不择手段就有点像,像不管白猫、黑猫,能抓到老鼠的就是好猫。

目的才是最重要的,怎么达到这些目的,就得采用手段,老子不是像那些左派党棍在吼八股文式的空口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2 00:48:00

新制度经济学的死穴:

   形成最优价格的时间等待!

   市场经济一切都要通过竞价和试错法来确定组源和人力组合,那么对于个分工极为复杂的工业社会,无疑,形成最合理价格的传导时间就要命,如果指望企业都有足够的时间来等待形成最优价格的时间,无疑到世界末日都不可能达成协议。现实中企业家或个人通过追求尽快的完全组合,因为它没有足够的时间等待。如:失业者不尽快找到工作就会饿死,就算再低的工资也得接受。企业不能为了没有找到合适雇员以及等待合理价格而不运作,把时间耽误在漫长的等待之中。

买房者知道房价不可合理,也知道总有一天会降,可他们生命有限,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等待。

同时形成最优价格,只是一种趋势。特别是资源有限性的领导,如:土地,用一份就少一份。剩下的房地产商会把价格拉得更高,尽管知道存在泡沫假帐,但现阶段社会整个系统不会去清理这些谎言、假帐。

无疑形成最合理价格,最优配置资源,市场只能保持在一种趋势,而永远无法达到最合理的竞价。

算上时间因素,市场经济的成本比中央计划经济要高上千倍。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2-2 0:51:54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2 00:50:00
私有产权、市场经济最有效,这些理论居然有意忽视时间因素、时间成本。可以说科斯的理论就是明显的代有意识形态的理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2 00:50:00
以下是引用没学经济的高手在2008-12-1 17:15:00的发言:

    看不懂这位网友在说什么。

    人是一种群居动物,所谓群居就是社会性。但用群居性作为论据来否定人的个体性,显然是并没有什么用处。

    人类近代以来的争论内容是在独裁统治和民主统治之间进行着。

    这两种人类社会的组成方式,显然对个人的影响是不一样的。

    用社会概念来否定人的个体显然偏离了话题。

   

人的本质是社会属性,这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知识。

本质是什么意思你应该知道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2 00:58:00

既然人的本质是社会性,那么谈论人的个体的时候就不能脱离社会。人的个体性与社会性不过是哲学上的特殊和一般的关系,不是我用社会属性来否定个体特殊性,而是个体特殊性必然包含社会属性的内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2 00:58:00

计划经济,只有一个资源的代入的价格值,代入一个统一标准化的涵数试错。为什么要知道分离产权下,所有产权拥有者的代入值(信息)。分离产权拥有者之间的讨价还价平台就是市场。所以说“计划机关无准确知道市场信息”的提法本身就是错的,计划经济存在要素市场么?

有些人尽是问一些没有脑子的问题。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2-2 1:01:00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2 01:16:00
以下是引用ytaoxyan在2008-12-1 18:04:00的发言:

不懂就不要装懂.社会性难道是自由的敌人吗?

明白什么是自由的前提条件吗?

 

一个社会越强大,他对个人的影响越深。最简单的比如说道德、舆论等等就能毫不费力地影响个体的行为。

比如说你想裸体在大街上散步,而你也有这个自由,可是问问自己你干吗?很明显,你不敢,这就是社会对你思想就有了约束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2 01:36:00
以下是引用nofear在2008-12-1 20:32:00的发言:

计划经济的坏处不在于有计划,而在于计划一定是盲目的。计划经济的管理者,无法知道准确的市场信息,必然导致制度成本的高昂,其结果就是效率反而远远不如市场经济,这是新制度经济学的见解。由于不能了解确切的市场信息,政策的推行就会遭遇不同意见,于是为了贯彻政策推则,就会出现行政上压制其他意见,结果导致权力极化,最终导致独裁,人民失去自由,这是《通往奴役之路》的主要观点。

计划是根据已知信息材料对未来进行预测,来尽可能合理地制定未来的规划。自然没有计划是十全十美的,但它总会比毫无计划有好处。

大的跨国集团有的比当年的苏联控制的企业还多,可以把他们看做是一个国家,他们为什么也进行计划?难道他们就能准确知道市场信息了吗?维持制度的成本就不高了吗?他们的效率反不如各个子公司各自为战的效率高了吗?

如果说成本,美国平均每年几十万中小企业的倒闭难道给社会带来的浪费和损失就小了吗? 政策推行产生不同意见是任何政府都会出现的问题,只要想推行政策都会出现行政上压制其他意见的行为,难道欧美的推行经济政策就没有反对意见吗?他们的政策推行就不需要压制其他意见吗?他们是不是也由此导致权力极化和独裁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2 01:46:00
以下是引用没学经济的高手在2008-12-2 0:10:00的发言:

    说了这么多,其实一点也没有说到点子上。

    计划经济方式对于后发国家来说,也许有点用。

    但对于一个发达国家来说,却是灾难。

    因为如何才能更好的发展生产力,是社会进步的需要。

    试想,若计划经济那么好,那让它给我们计划一个下一代的互联网岂不是美哉!??

   

这位网友,还真让你说着了,你现在使用的互联网正是计划经济的结果,只不过搞这个计划的是美国。

正是1992-1993年美国总统克林顿提出的建设“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并由美国国家投入大量资金和技术才使得互联网如此迅猛的发展。如果要靠市场自己去搞,恐怕现在还是单机时代呢。

可以预见的将来,如果出现下一代互联网,肯定也是国家或国际计划的结果。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2 06:14:0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