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休闲灌水
770 0
2015-08-20

  (文/陈勇)研究生教育问题在21世纪逐渐成为一个极其重要的课题。在一些高等教育已经基本实现大众化的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的重心逐渐由本科教育转向研究生教育。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美国研究生入学人数以每年1%的速度增长,其中某些学科研究生入学人数的年增长速度达到4%;1996至1997学年,英国研究生数量已达到高等教育在学人数的21%;日本大学审议会则在1998年提出到2010年使在研究生院就学的人数从目前的17万余人扩增到25万人。中国的经济正在经历一个具有深刻历史意义的转型和发展的时期,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性同样也日趋显现。

  作为美国加州大学研究生院唯一的副院长,陈勇教授主管校内各院系科研项目。此外,他指导了十来位历史系博士研究生,参与指导过商学院的博士研究生。这些丰富的研究生教学和管理经历使得他有机会从不同的角度来观察、体验美国的研究生教育。通过对美国研究生教育体制的引介、比较,陈勇为我们进一步关注研究生教育提供一个独特的视角。

  一流研究型大学应当怎样?

  美国的大学分成公立和私立两类。公立也就是“州立”, 因为美国联邦ZF基本不直接介入大学的事务。除了极个别的情况外,它不对大学直接进行财政拨款更不参与对行政和教学的管理。美国历史上,长久以来都是私立大学占上风。不过在近来的二三十年中,越来越多的公立大学兴起,大有要与私立大学平分秋色的势头(EWW150820Gs)

  加利福尼亚州有着美国最大的公立大学系统,它由三个不同的部分组成。首先是我校在内的加州大学这也是全美国最优秀的公立大学。它包括八所综合性大学、一所医科大学和一所正在兴建的大学。加利福尼亚州高等教育的第二梯队是“加利福尼亚州州立大学”。人们常常将这两者混为一谈。按照加州的教育规划,加州大学担负着研究和培养博士的任务,而加州州立大学的主要使命则是大学生和硕士生的教育,不能授予博士学位。第三个系统则是两年制的社区大学。

  加州大学系统中的诸大学,各自基本独立。但它们之间又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除了设有加大总部协调种种内外事务外,研究生院的院长每个季度都有例会,商讨协调有关研究生教育的政策和方针。

  尔湾加大在成立不到四十年的时间里,已经跻身于美国一流的研究型大学。科技界、学术界的高手云集。研究生教育更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我任职研究生院几年来,可谓是感受良多。

  首先,在第一流的研究型大学,研究生教育和科研已经成为互相依存的一个整体,构成了全校工作的重心。科研成果提高学校的名气,也带来了巨额的经费。而科研又是离不开研究生教育的,尤其在自然科学和工程等领域内,教授的实验很多都是由研究生具体操作的。与此同时,研究生赖以生存的奖学金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于科研经费。这就是为什么研究生的数量和质量是评定第一流大学的一个很重要的标准。

  第二点感受是美国研究生教育的雄厚财力。这一方面反映了美国的国力,同时也是社会参与办学的结果。以我们学校为例,去年的研究生总数约为3500人,除去医学院和商学院等学院的一千多位自费生外,研究生所得到的各种财政资助的总额超过了5500万美元。这么庞大的金额,单以研究生院的财力是无法承担的。其中有很大的比例来自于学生担任助教的收入、联邦ZF的各类研究项目以及基金会和公司所提供的款项。很多私立学校在研究生教育上所花的钱更多,而他们的经费有更大的部分来自社会的捐助。也就是说,在美国,人们意识到研究生教育不仅仅只是关系到教育,也关系到社会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发展。所以,资助研究生教育也成为全社会的责任。

  第三,研究生教育既有秩序又有活力。秩序性是很多年长期稳定发展和积累的结果。即使我们这样的历史不长的大学也可以借鉴美国研究生教育数十年来形成的深厚传统和体系。这一体系包括两个不同层面。在大学内部,从学科设置等大的方面到学分制等细节事务都有一套颇为完整的和规范化的作业程序。在大学外部,社会上自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以来各门学科专业化不断加强,使得研究生培养的目的和方向更加明确。至于研究生教育的活力来源,有两点值得一提。一是大学与社会文化,经济及政治发展日益紧密的联系。后者给大学不断提出新的挑战和要求。二是教授在科研选题等问题上的自主和灵活性。

  最后一点,我想谈谈美国研究生教育管理的日益专业化和复杂化。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日益扩大,一流大学无论是在社会影响上,还是在规模上及在管理专业性上,都越来越像大公司。以加州大学系统为例,它每年的总预算逾百亿美元,雇员总数在15万以上,其管理的复杂性可想而知。研究生教育的管理涉及全校众多方面的工作,比如科研发展方向,资金分配,学位和学科设置政策法规等。真正想在研究生教育上有所作为,并非一件易事。因为它不仅要求要有管理上的知识,而且要求要有相当的跨学科知识。

  国内不少朋友认为只要在美国读书或教书,就一定了解美国的高教或研究生教育。这是一个很不合实际的观念。其实不要说当研究生很少有机会接触专业以外的东西,就连教授对研究生教育的了解也多局限于本学科之内。我从事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已有数年,时间越长越感到需要学的东西太多了。在美国大学读过书,绝不会就一定是美国高等教育专家。上述的不合实际的观念远不限于教育界。它使得人们对于所谓的“海归派”期望过高,甚至委之其难以胜任的职责。这大概也是日下有些“海归派”受到挫折的原因吧。

  擅用卡内基分类法

  明确各类大学之间的分工无疑十分有助于确立研究生教育的目标和方向,并使之规范化和制度化。在美国,大学的综合评比、审核都是由民间机构或大学自己来进行的。

  所谓的卡内基分类法是众多这种民间评比、审核的行为之一。它并没有行政强制性的作用,而只是明确承认了各高校发展程度不一,分工也不同的事实。卡内基分类法中最好的大学称为第一类研究型大学。这代表了一所大学自己业已取得的成就,而不是由别人封的。除此以外,美国最优秀的大学还成立了称为美国大学联合会的组织。它发展的速度十分缓慢。它在1900年成立时有会员14名,而一个多世纪后的今天也仅仅发展到63名(其中还有两所加拿大的大学),包括我所任教的UC-Irvine。加入这个联合会必须首先得到它的邀请。也就是说,新会员的学术成就及其地位必须先得到现有成员的承认才行。这也体现了美国教育和学术界所谓同行评议的精神。

  用卡内基分类法或其他的方法来给美国大学分类,在很大程度上是美国独特的制度。它的主要功能是将各类大学的功能和目标明确化。第一类研究型大学把很多的注意力都放在科学研究上,它们的最首要的任务是培养出世界一流的专家,创造出世界第一流的研究成果。这也就是为什么第一类研究型大学之间有必要经常互相交流的原因。美国大学联合会有研究生院院长联席会议,也有主管科研副校长的联席会议。

  学术型硕士与专业应用硕士协调共存

  美国每年授予的所有硕士学位中,具有专业应用方向的硕士学位约占85%,只有15%是学术性的。有47种博士学位与专业应用方向有关,包括教育博士、神学博士等,强调应用性并没有影响美国保持在学术研究、特别是基础学科研究上的世界领先地位。

  应用和纯学术是美国研究生教育中两大充满矛盾而又互相不可分离的一对孪生儿。第一类研究型大学一般都愿意把资源重点放在学术性专业的博士人才培养上。非学术性专业,指的是诸如商学院、法学院、药学院等培养特殊专业技术人才的领域。这里出来的毕业生,在市场上有很好的就业机会,而且多数日后并不会从事专门的科学研究。但即使是所谓的学术性专业,尤其是工科,也包括很多应用性极强的领域。以到企业就业为目的的学生,往往选择念硕士。企业对这类毕业生的需求非常大,他们所得到的报酬也很优厚。倘若美国大学过去一直把尖端学术人才作为唯一目的,美国今天的经济一定达不到现有的程度。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对于高级技术工人的需求就一定会激增。而培养这类人才也是一流大学义不容辞的任务。

  美国的一流大学从来都是二者并举,因为如果只做基础学科研究,则可能出现既无生源,亦无财源的窘况。比较流行而且成功的方法是深化应用性强的领域的研究,加强其学术性。而由这些领域的研究带来的资源又使得学校能够继续支持纯基础学科和其他纯学术的研究。但是若要在同一个专业内将二者结合起来,困难还是很大的。比如,医学界和生物学界一直想培养既能当临床看病的医生又能从事科学研究的人才,可是真正能在这两个方面都做得出色的人还是寥寥无几。  

  强调课程学习的博士培养模式

  世界研究生教育的两种模式,一种以美国为代表,强调课程的学习;另一种以德国为代表,强调科学研究。近些年来,许多国家包括德国也开始引进美国形式化的教育制度。

  很多人认为美国的研究生教育是世界第一。它的优势不光是基于美国雄厚的经济力量,也在于长久以来,它向各国学习,博采众家之长。美国研究生教育尤其受到过德国的很大影响。但现在很多德国学生来美国学习。美国的博士生开始的二至三年都有很多课要修。这样做的好处有很多。比如说,它使得研究生教育不再是作坊式的师徒相授,大大加强了学生与其他老师、其他同学之间的联系。也给学生在跨学科研究上的发展提供了机会。再者,美国的研究生中外国学生极多(在有的工科院系超过了半数),强调课程学习使得这些外国学生能够尽快进入美国的教育系统。(文/千人智库网《教育》杂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