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3490 11
2008-11-20

“按人头发钱”对台湾不一定有效,对中国却是唯一出路  

邋遢道人

   马英九决定给台湾同胞按人头发3600台币刺激消费。贫道觉得可能有效,也可能效果有限。原因是这样。

     以前西方国家生产和消费两个环节主要在国内。发生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是低收入阶层的群体数量太大,收入水平太低,超过了支撑迅速膨胀生产能力的极限。于是显示需求不足,引起生产过剩。生产过剩引起出厂价下跌,东西卖不出去造成流动性枯竭。企业情况恶化,裁员、降薪甚至倒闭就出现,低收入阶层更加扩大,收入进一步降低,需求进一步下滑。成为恶性循环。这个道理马克思和列宁早就描述了,只是现在大家不注意了。

     为什么不注意了呢?因为大家发现人家西方很长时间都没出经济危机了。为什么没出呢?因为罗斯福在1933年领悟了马克思的道理,终于明白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是低收入阶层人数太大,收入太低。这个恶性循环中救助企业老板是没用的,因为给他们再多的钱,只要东西卖不出去,早晚还是枯竭。同时,即使这些钱维持了这些企业不破产,不裁员,但劳工收入并不会增加甚至依旧会降低。劳工收入低本来就是诱发生产过剩的参数,参数不变过剩数量依旧会那么大。因此只能救助穷人。这就是罗斯福新政的基本内容:变相给穷人发钱,提高工资水平,降低贫富差距。罗斯福在位9年,这个政策一直到罗斯福去世后还执行很长时间。

     罗斯福本来只是为了解决眼前问题,但误打误撞为资本主义打了一针强心剂,这就是由于最低工资制的推行,社会福利的扩大,累进税等措施减小了贫富差距,让美国出现了一个数量庞大的中产阶级。这个中产阶级能够始终维持一个很高的消费能力,于是严重的生产过剩就不再出现了。这样,从1929年到2007年差不多80年,西方就没再出现过类似29年的经济危机。80年没出,大家就把老马的话忘记了,甚至成为嘲笑对象了。

     今年开始,美国又出现经济危机了,大家又忙着去买资本论,以为还能从这里面找到灵丹妙药。贫道认为,老马的论述是正确的,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危机的核心问题,但要“活学活用,急用先学,带着问题学”才有效,不能比葫芦画瓢地照搬。因为西方国家的情况已经不一样了。

     日本在90年代经济危机时候,也曾经用发购物卷和减税的方法刺激消费,以为把罗斯福的那一套搬过来就会有效。结果效率很低。为什么呢?因为日本那次经济危机有两点与美国29年是不同的。首先,日本不是国内需求不足造成的经济危机,而是广场协议被美国坑了一下:日元快速升值影响出口(不是最大原因,因为当时日本出口依存度只有8%,危机期间出口并没有大幅下降),被迫金融转型形成股市、楼市虚增,最后被国际资本洗劫了一下。这是美国这次危机一定程度上的预演。最主要的是,日本当时已经高度中产阶级化了,没有什么低收入群体。这个时候政府给大家发钱,大部分成为储蓄,而没有消费。因此效果不大。日本显然没把马列主义学好学透。

     同样事例发生在美国。今年年初,布什政府已经意识到要发生经济危机,于是采取减税1500亿美元的大手笔。但这只让第二季度消费抬升了0.1%。1500亿美元占美国季度GDP的4%,如果都花出去应该让该季度GDP提高3%(美国居民消费率是70%)。为什么大家还是把钱存起来了呢?因为美国中产阶级化程度还很高。消费率与收入水平呈反比,穷的人日子难过,有点钱还不赶快应付日常生活?而减税只涉及富人,起码是中产阶级以上的人。政策没惠及穷人,消费自然上不去。况且美国只是消费不足问题,并没体现出严重对应的生产过剩——生产都在中国呢。由此可以看出,美国自罗斯福总统去世后,再没一个提的起来的总统了。     台湾的情况与美国差不多。台湾基尼系数更低,虽然也有穷人,但大部分人属于中产阶级或半中产阶级。台湾比美国聪明,是按人头发钱。这样穷人富人都有得钱发,不像美国那样傻。因此,台湾这样做确实会有点效果。但是,消费行为有这样的特点,经常性收入倾向于消费,意外收入倾向于储蓄。把钱发给一群本来就能生活,而且经常结余储蓄的人,突然给他一些钱他会倾向储蓄。当然购物券强制消费,但转换的办法是很多的,比如省下工资。因此,贫道认为效果不会非常明显。况且800多亿新台币就是30亿美元,只占台湾GDP的1.6%。看来台湾人虽然学马列比美国、日本强,但也不咋样。

     那么是不是罗斯福的学习心得失效了呢?不是,还是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比如对中国就很有效。     中国这次经济危机属于“超级”生产过剩。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中国早在90年代后期已经形成低收入群体迅速膨胀,收入增长缓慢的问题。这主要是因为95-96年5000多万国有和集体企业工人下岗,96年后将近1个亿农民因“农转非”失去耕地,而农民收入增长动力已经枯竭。于是,国内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迅速从95年的26.65%,96年的20.4%,下降到98年的6.8%和99年的6.5%。下降70%左右。需求下降70%还不是需求不足吗?可中国并没有出现严重生产过剩,因为这个时候中国开始一轮连续10年的出口狂潮,贸易顺差连年增加。也就是外需掩盖了内需不足,同时,外需也加重了内需不足(这个道理贫道在以前帖子讲寄生经济规则时分析过)。

     这10年来,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国外需求,中国各种生产能力迅速扩张,冶金、能源、尤其制造业生产能力迅速扩张。与1996年相比,2006年我国原煤产量增加70%,发电量增长95%,纱、布分别增长152%和131%,生铁增长151%,钢材增长242%。90年代中期就滞销的洗衣机、冰箱、空调竟然分别增长136%、207%和713%!这些新增生产能力并不主要是满足国内需求,因为同期中国出口依存度从18%增长到37%。也就是说,我们在本来就生产过剩情况下附加了一个对外经济需要的生产能力扩张。因此贫道说中国处于一种超级生产能力过剩局面。这种局面不发生外需下降还不显示,一旦出现就特别突出。

     同时,中国的情况同美国29年非常相似,就是低收入群体过大,收入增长长期缓慢,已经形成了一个很大的有饥渴的消费欲望,但没有必要的收入的群体。贫道这样说也是统计年鉴数据就能说明的。这些天贫道经常举这个数字,就是2006年中国20%最低收入的农民现金消费率达到134%,挣100元花134元。意味着不管挣多少钱,没有132元支出是无法生活的,因此借钱也要花。这134元就是他们被压抑到最小空间的“消费欲望”。再向上20%农民是挣100元花102.3元,消费欲望一样是被严重压抑着的。再向上两个20%农民群体现金消费率分别是94%和87%。农村是穷帮穷富帮富,最低收入40%的农民借钱对象就是稍高的40%农民。这样,有6亿农民都处于消费欲望被压抑的状态,综合储蓄率应该接近零。同时,城镇最低5%的群体消费率为104%,10%最低收入群体消费率为96%,再往上10%群体消费率为86%。这20%的城市居民月支出平均为341元。在今天的物价水平下,341元也就是勉强生活。

     如果按王小鲁把城镇居民灰色和黑色收入计算在内的消费情况计算,2006年中国有81950万,占人口63.2%的居民(包括城市40%低收入群体和农村80%低收入群体),总计消费22156亿元,占总消费的30%,月均消费225元。而最高水平的11181万人人均消费3万多元,是那8亿多人的14倍,占全部消费的56%。看到这些数据你就应该意识到:看到的在一般饭店吃饭、在旅游区闲逛、穿稍微像样点衣服、能坐起出租车的、能买起各种流行电器和物品的人,也就是消费目前最一般产品和服务的人,基本不是前面说的那8亿多人。而现有生产能力,主要是为其余4亿多人准备的。

     这样,如果发生生产过剩,指望已经在消费的那4亿多人增加消费,估计希望不大。而只要让这8亿多人增加任何数量的收入,95%以上都会变成消费。让贫道纳闷的是,直到现在很多人,包括研究经济的,管理政府的都不去注意这些统计数字,还一个劲儿的认为中国消费还是有潜力的,13亿人嘛,多大个市场呀。贫道随便算算就知道有8亿人基本不在这个市场上。也不直到统计局每年用那么多人花那么多钱有什么用!每年十几万户的抽样调查费劲大了。     中国的情况是一个超级过剩的生产能力,匹配一个超级低迷的消费群体,大概是史无前例地危险。把药开对了,药下到位了还不知道效果咋样。要是药方开错了,麻烦就大了!贫道一直坚持认为目前政府政策错配,就是这个意思。     有些网友对中国发生经济危机最终能坏到什么地步没有估计,多数人都认为不会坏到哪里。贫道也不吓唬谁,只举一些贫富分化严重的国家遇见经济危机后的情况。世纪之交拉美发生金额危机和经济危机,阿根廷GDP从1998年的2981亿美元下降到1020亿美元,下降65.8%,几乎是4年前的三分之一,4年年均负增长9%。巴西从1997年的8204亿美元下降到2002年的4608亿美元,下降43.8%,几乎下降一倍,5年年均负增长8%。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几个新兴市场国家经济下降幅度都是30-40%之间,3年均负增长7%。情况是,基尼系数高的国家,经济危机时间长,衰退深。基尼系数低一点的国家,危机时间短,衰退深度浅。中国目前基尼系数大约为0.48,远高于东南亚危机时这些国家0.35左右的水平,但确实低于拉美新兴市场国家0.53-0.6的水平。因此,贫道看不出有什么可乐观的地方。为什么日本90年代经济危机虽然持续时间长,但顶多是零增长呢?因为日本这个时期的基尼系数只有0.25!

     因此,贫道觉得正确的解救中国经济的措施是:首先,在2009年直接给80%的低收入农民和城镇低收入群体,总计8亿人人均发1200元消费券。这9600亿元会立刻形成消费。这不仅会给现有开工不足企业带来市场机会,而且直接拉动GDP增长3.8%,比那4亿拉动2个百分点力量大得多。其次,取消或降低出口退税。同时,一方面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一方面适当给企业按递减方式减税,让企业逐渐适应比较高的工资。开始是提高多少最低工资,减免多少税,然后减税额递减。由于工资提高的是最低收入群体,因此这部分减税会直接形成消费需求。第一年减税1万亿,此后略少,花3个亿连续试行5年,等于每年直接拉动GDP增长4%。由于这些增加的消费使企业销售好转,低收入群体收入稳定提高,就可能依然用这4万亿使经济恢复。当然,这样必须停止追加的铁路和高速路这些没用的投资。说它们没用,是因为如果经济不恢复,这些投资只能形成新的过剩。如果经济恢复了,有的是机会解决这些问题。

     为什么其他国家和地区发钱都是平均发,我们要专门发给低收入群体呢?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用最少的钱解决最大的问题。他们没这样发,大概是两个原因。一个是政府有点过于替富人考虑。另一个,也是最主要的是,他们是“西方民主体制”,这样的事情要通过国会。一到国会,富人占优势,专门给穷人发钱会通不过。如果美国在今年年初直接用3000亿美元帮次级信用者把房子买下来,次贷危机就从根子上斩断了。但这样的议案在国会上一定会被说成鼓励懒汉,造成投机。我们不用考虑这些,共产党政权本来就是为工农大众服务的,现在工农大众有难发点钱,谁也说不上什么。真的像吴敬琏、厉以宁、张维迎、皇浦平等喊叫几句,不搭理他们他们也没招。

     为什么建议取消出口退税?这不是使出口更加困难了么?贫道是这样看的:经济危机最大危险不是GDP下降,而是如果不能解决人数巨大的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持续下滑,会造成社会动荡甚至政治动荡。最后国家分裂都不是没可能的。印尼不是吗?墨西哥、阿根廷、印尼、泰国就出现社会、政治不断动荡局面。减少出口退税,国家支持企业转入生产内需产品,虽然可能开始会成为GDP降低因素,但是,两害相权取其轻。GDP再低,只要低收入群体过好了,不闹事,怎么都好办。社会稳定,往前的路子都好走。如果出现阿根廷、墨西哥、泰国甚至印尼情况,恐怕能出口的就是动乱了。现在图那个“世界加工厂”的虚名,到时候会像阿根廷、印尼一样被他们讥笑为“失败国家”的。     这样做真正的好处是:由于中国人均工资提高,取消出口退税不再追求出口导向,使中国彻底摆脱作为西方,尤其美国这些寄生物的寄主地位。自己不与别人竞争,一点不违反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最终会平缓回到一个正常国家地位。居民消费能力,国民收入中居民消费率提高,最后真想当个寄生物,也不是没有可能。

     一箭双雕,不知道有人听没有。贫道倒是没寄多大希望。最大可能是台湾按人头发钱没发出个效果,于是我们的专家就说,你看,幸亏没听邋遢道人的昏话。但是贫道为什么不断研究并正儿八经地提建议呢?是因为让更多人事后想想,哎——其实本来还是有出路的。别像当年苏联,栽跟头了还抱怨没人事先提个醒。

     这不太丢咱中国人了不是?

   评论:向政府强烈支持推荐本方案。
唯一一点修改建议:给富人同样发钱,不过增加储蓄或投资,对经济并没有多少负面影响,但是可减少发放过程中的问题和成本。可简单绕过很多中间环节,加快发放速度和效率:简要操作过程如下:
给每个有身份证的办理银行帐户,加密,个人凭身份证更改密码,政府通过银行直接发钱。  

另:罗斯福采取的措施并不是碰巧,有凯恩斯理论指导,西方此后一直采用类似方法。凯恩斯有一个钱卖矿底假设,通过无效劳动给穷人发钱。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8-11-20 23:57:00
有点见识,不过任何事都必须考虑公平,所以有些建议需要修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1-21 00:27:00

胡闹一下,直接摊牌物资好咯

这样即使是懒汉,他也完成了一次让生产消费循环的过程,算是付出与获得相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1-21 07:22:00

这个人应该好好的回家读读美国经济史.

拿日本的例子去说事, 却根本没有好好的了解过当时日本实际的经济状况.

而且更明确的一点, 消费卷和现金发放是完全不同的一回事.

不要混为一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1-21 08:34:00

扩张性财政政策 和货币增发 就更加不能话上等号.

更好笑就是什么转为生产内需产品这些简直好笑到极点的词语, 果然是新名词极多. 

后面那些扯阶级的东西,就根本不去评论算了.

而且造成那次经济危机一个非常深刻的原因, 就是SMOOT HAWLEY TARIFF BILL 这个法案.  另外就是当时美国联邦储备局干的那些蠢事.

而且解决那经济危机, 核心是在于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另外一个就是金融系统的问题, 当是一个最重要的法令就是 EMERGENCE BANKING RELIEF ACT, 并且取消了美国的金本位政策.

但是问题是1933年到1940年之间,  美国经济实话说,是恢复了经济的正常运行.更可悲的是1937 和38年美国又陷入了一次新的经济危机. 其中一个原因就是 "全国工业复兴法案"也就是 N.I.R.A. 所造成的垄断和高物价.  

实在让人觉得讽刺 .而那些民经整天说的最低工资, 根本就没有多大作用, 1934年那40美分的协议那个则根本是没有法律约束力的,只是一个普通的协议而已. 而且更可笑的这还是 通过给予工业界一个相对垄断 的地位 去把企业吸引来的.简单的说就是以提高物价为代价的.

更讽刺的, 是什么呢? N.P.A后来自己也 惹上一堆批评, 其中一个就是

不信的话, 各位可以自己 详细的去查查相关的法案记录和条款, 或者找本美国经济史的书好好的看看.

 而那个最低工资, 则是叫做 再就业协定.  是不受法律约束的.

 而真正最早的 最低工资法案 那可是1938年才去通过的. 而当是美国失业率大概还是10%左右.而那些民经整天说的最低工资, 根本就没有多大作用.

真正让美国经济走出萧条的是2战的带来的庞大工业需求.

就像历史上很讽刺的说, 工人的权益是由于他们自己去抗争,罢工,工会争取回来的. 事实上根本就不是这回事.

而他们经常臭骂的泰勒, 却反过来是实在的实在的真正帮助了工人. 因为他的科学管理和系统化培训,才是真正 让工人收入增加的原因,因为他让工人的生产效率大幅度的提高了. 这才是工人收入增加的原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1-21 11:42:00

刚才突然在某个帖子里面看到你这个民经 还居然好意思的去叫人读  美国经济史.

偏偏你自己就是压根没有多少经济史方面的知识.

别告诉我你对经济史的了解就是看这些 不入流的文章学来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