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社评:亚洲应该向前看 英国《金融时报》
社评

在欧洲,二战的恐怖历史过去得越久,交战国之间的仇恨越少。令人遗憾的是,在东北亚,情形看起来正好相反。70年前的历史越离人们远去,仇恨就越是加深。
导致这种局面的原因在于,中国人和韩国人从未真正感受到日本对其所造成灾难的彻底悔悟。最近几十年,日本已陷入一种“道歉外交”的不光彩怪圈。日本历届领导人发表的悔罪声明被解读为真正反省的证据。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日本首相安倍晋三(Shinzo Abe)发表了纪念二战结束70周年的谈话。
数月以来,一直有猜测认为,以修正主义观点著称的安倍将改变日方过去道歉的一些核心原则。然而,最终,他基本上遵从了过去的脚本。他重复了所有的关键措辞,包括“侵略”、“深刻的反省”和“道歉”。他明确支持此前历届日本首相阐述日本罪行的声明。的确,他并未做出自己的道歉。此外,有些词语在表达上过于谨慎。对于被帝国陆军强迫成为性奴隶的“慰安妇”,安倍的说法尤其暧昧。
相比之下,明仁天皇(Emperor Akihito)发表了一份更直接的反省声明。安倍如果参考一下的话,也许可以做得更好。问题是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几乎不可避免的是,北京和首尔都表示了不满。中共喉舌新华社(Xinhua)称,安倍的谈话缺乏诚意,充满了“文字游戏”。韩国总统朴槿惠(Park Geun-hye)说,谈话没有达到她的期望。按以前的标准来看,这些批评算温和。现在,北京和首尔都希望改善与东京的关系。危险在于,当国内议程需要时,他们将再次揭开历史的伤疤。这不是应有的行事方式,尤其是在这一地区面临众多争议问题(包括领土争端)的时候。相反,中国和韩国应该学习一下其他亚洲国家,如菲律宾、新加坡和印度尼西亚。它们也是日本侵略的受害者,但已经走出了那段历史。
当然,日本没像德国那样明确地道歉。令人无法原谅的是,一些日本领导人(包括安倍)都参拜了靖国神社。作为一些甲级战犯以及数以百万计普通士兵的“灵魂”归所,靖国神社并非日本领导人纪念战争死难者的恰当之地。
不过,应该依据日本的实际行为来评判这个国家。70年来,日本武装力量并未向敌国发射过一颗子弹。和平主义在日本根深蒂固。
安倍也谈到了未来。他说,战后几十年出生的日本年轻人,不应再继续为他们祖辈的罪行道歉。他说,历史“应该铭刻在我们心中”,但不应再被用来吓唬对那场战争不背负任何责任的年轻人。虽然历史教训必须永远铭记,但总需要一个为过去划上句号的时刻。为了亚洲的和平未来,现在是时候了。
译者/何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