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道德监督
15353 6
2015-08-24
最近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施一公据说全职回国担任清华大学生命科技学院的副院长,做为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的典型,国内媒体对之做了高调宣传,宣传他如何放弃国外优越条件,由于爱国而毅然回国云。
    有该学院的教授在网上曝光说,施教授在清华大学的年薪为170万元。即使换算成美元,也不比他在普林斯顿大学的工资低。但又有人说这是谣言,清华大学给施教授的年薪不到100万元。
    究竟是谣言,还是由于算法不同导致的差别(例如税前税后、是否计入补贴之类的差别),我无从知道。清华校方固然没有做过澄清,从任何公开渠道也都无法知道施教授在清华的年薪。要从私下渠道获得佐证也很难,因为据说施教授的清华工资只有内部极少数人知道,简直是个“机密”。
    因为施教授是美国人,所以又有其支持者说,按美国的社会标准,公开一个人的工资乃是侵犯了其隐私。这种说法似是而非。美国公立大学教授的工资不是隐私,都是可以公开的。有些公立大学甚至把教职员工的工资全部上网,只要在其网站上输入教授的名字,任何人都可以知道他的具体工资。
    公立大学是用纳税人的钱建的,公众当然有权利知道钱都是怎么花掉的,是否给了某个教授高得离谱的工资。这一点知情权也应该适用于中国的公立大学。美国大学教授的工资相差不大,高者也不过是别人的两、三倍,公开出来没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中国大学教授的贫富则要悬殊得多,最高者的工资可以是一般教授的数十倍,大概正是怕公布出来引起“仇富”,所以才要保密。但是靠遮着掩着是防不了别人的猜测、堵不了别人的嘴的,只会刺激谣言的传播。人们常说“谣言止于智者”,但是世上并无无所不知的智者,不知道事实的智者也会被谣言所惑,而知道了事实,即使是愚者也能止住谣言。更确切地说应该是谣言止于知者,而要让大家都成为知者的唯一办法,就是透明。
    对大多数美国教授来说,工资几乎就是他们的唯一收入了。但是中国教授还有奖金、课题经费提成、生活费用的报销之类的合法、灰色或非法的收入来源,对许多教授来说,工资并非其主要收入,可以做到“工资基本不用”。对这些教授来说,公布其工资并不能真实反映其收入状况,让他们显得很寒酸。所有取自国家经费的收入按理都应该是透明的,灰色的收入难以追查,就不妨从公布最容易确定的工资收入做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5-8-24 20:20:15
唉,别老整这些没用的了,叽叽喳喳烦死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8-24 21:24:03
不要冲腾了,是真正的人才就要多给点,没有关系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8-24 21:52:29
老掉牙的东东了,施一公都马上要当清华副校长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8-25 09:35:28
你这不搞笑么,心理不平衡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8-25 10:05:08
其实一天到晚喊着公开工资的潜台词无非两个:一、凭什么他拿得多,我拿得少;二、你拿那么多,我不爽,真的不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加微信,拉你入群
微信外可尝试点击本链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