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说的是以下几点:当然,一切为了应试!(不对的地方还请指正)
一.考生类别
①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学生。在我看来,这个本科专业是和管工最对接的一个专业,所以这类考生比较多;
②工商管理大类的学生。工商管理研究空泛的特点和就业的压力,使得一批学生弃公从工;
③理工科学生。管工的特点决定了,有工科背景的学生比较适合管工的继续深造;
④其他专业。我实在想不到原因。
二.报考院校
①建议报考工科型或综合型院校,一般来说,纯财经类院校的管工要么研究方向单一,要么肌无力;
②建议报名校,管理类不像工科类,名校对将来的就业是一个比较强韧的跳板。比如,南大的管工自然不如合工大的,但是非要总结一下毕业生去处,结果可想而知。
三.考试科目
①政治。所有专业都一样;
②英语。管工不配备相应的专硕,所以都是英语一;
③数学+专业课。有好多配对比如数学三+管理学,数学一+高等代数,数学一+管理学,数学+运筹学等等组合,其中最常见的应该是数学三+周三多管理学这种搭配。
当然,一切为了应试!关于专业课的问题,管理科学与工程作为一级学科招生,生源广泛,除了专业课,它不会那么苛刻地考察你本科细节性的知识点。
说得功利一点,你现在努力的不是非常透彻的了解管工这个专业,而是考上它,再全力研究。
①公共课方面。这里才是初试分数拉开差距的地方;
②专业课方面。一般来说是管理学和运筹学待选。
1.运筹学。诸如天大一类的学校初试是运筹学,这本书有点应用数学的意思,你的本科一般是没有学过的,我感觉和数学一样的方法:多练!不懂的地方问同学,问老师,看视频。当然,一切为了应试!一定要搜集到报考院校的历年真题,因为一般来说,每个学校的专业课重点、方向自成一派,需要细心研究。
2.管理学。跨考管理有一点好就是,内容浅显易懂,容易上手。当然,一切为了应试!
除了指定教材之外,是否还要看其他书籍?
一般来说,管理学考试的最后一题为案例分析或者是论述题。
诸如:“你如何看待东部沿海一带的高新技术产业”
“试分析一下淘宝双十一背后的管理学意义”
“在宏观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组织应特别注重在哪些方面的管理?试说明在处理这些问题应遵循的原则,及提出应对策略“
这些问题回答起来包含的知识点有很多,答出来这些点是一部分,用合适的语言连串起来又是一部分,如果你个人素养够硬,答的东西专业+全面+新颖,必然是高分的节奏。
所以,看一些其他书籍是很有必要的。当然,一切为了应试!所以千万不可大肆地花大量时间在上面,对管工的所有畅想能实现的前提是你得先考上。
一定不能顾此失彼,公共课才是你蹬掉竞争对手的利器,而专业课,只负责锦上添花!!!!!!!!!!!!!!
推荐两本书:
《中国经济到了最危险的边缘》
《让人头疼的热点》
经济管理不分家,这两本书并不是给你现成的试题答案,而是了解里面的一些思想和案例,然后活泛地用到考研考场上!
最后,祝你考研顺利!心想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