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性服务业是指为保持工业生产过程的连续性、促进工业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和提高生产效率提供保障服务的服务行业。它是与制造业直接相关的配套服务业,是从制造业内部生产服务部门而独立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本身并不向消费者提供直接的、独立的服务效用。它依附于制造业企业而存在,贯穿于企业生产的上游、中游和下游诸环节中,以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作为主要投入品,把日益专业化的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引进制造业,是二三产业加速融合的关键环节。
近十年来,工业生产性服务业是世界经济中增长幅度最快的行业,它已经成为外国投资的重点。以OECD国家为例,外国直接投资中服务业投资的总额明显高于制造业投资的总额,且主要集中在金融、商务服务、工业信息服务业中。美国吸收的外国直接投资中有1/3投向了金融保险领域;欧盟吸收的外国直接投资业主要在公共服务、媒体、金融等领域;日本跨国公司在英国的投资50%以上集中在金融保险部门。
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统计分类涉及《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与零售业,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等6个行业门类、22个行业大类,共包括148个行业小类。
案例一:大连市现代服务业发展
中国产业规划网专注于城市发展规划、产业规划、园区规划、新农村建设、投融资分析商业地产策划商圈分析与商业项目调查 商业项目选址与可行性评估
大连是京津的门户,西北濒临渤海,东南面向黄海。"十五"时期,大连市积极贯彻落实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在改造传统工业和发展先进制造业的同时,依托沿海区位和对外开放等优势,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建设发展,大连市人均GDP已经超过4000美元,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成为东北地区重要的金融、商务、商贸、旅游中心城市和全国知名软件外包基地。但是生产性服务业相对北京、上海和发达国家等地比较,发展仍显不足:一是第三产业发展仍然落后于第二产业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发育不足,难以为一、二产业发展提供有效支撑。二是对一些新兴现代服务业统一的规划、引导、培育和支持力度不够。三是服务业的产业化不足,市场化程度不高。四是开放度不够,服务业利用外资相对落后。五是缺乏专业人才,尤其是复合型高端人才匮乏,突出体现在新兴产业、高智商领域的人才短缺,物流业、会展业、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人才制约矛盾突出。
在此基础上,我院认为:大连市要抓住新世纪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关键时期,依托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比较雄厚的产业基础,把大连建设成为服务东北,服务环渤海,面向全国,辐射东北亚的国际物流中心、国际金融中心、国际性软件与信息服务中心、中国最佳旅游城市、中国北方的科技服务及制造业研发基地、文化创意名城、商务会展名城和国际商贸枢纽。到2010年,形成现代物流、金融服务、信息服务、旅游服务、科技服务、文化创意、商务服务、现代商贸八大重点领域。
目前,大连市已是东北亚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国际物流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2012年中国城市竞争力排名十一位、金融竞争力全国第八,东北第一。
案例二:北京“十二五”期间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规划
中国产业规划网专注于城市发展规划、产业规划、园区规划、新农村建设、投融资分析商业地产策划商圈分析与商业项目调查 商业项目选址与可行性评估
“十一五”时期,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领跑首都经济发展,占全市服务业总量接近2/3,占首都经济比重达到47.5%,接近半壁江山,成为带动首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力量、吸纳就业的重要载体和彰显首都服务功能的重要支撑。“十二五”时期是我国推动服务业大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北京加快实施“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战略,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重要时期,为生产性服务业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提出更高的发展要求。为进一步推动全市生产性服务业快速发展,充分发挥其支撑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建设,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引领作用,特编制本规划。
在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的规划中,中经汇成提出:要紧紧围绕“北京服务”这个品牌,以“优势领域升级、新兴领域培育、产业融合发展”为着力点,提升金融服务、信息服务、科技服务、商务服务、流通服务等五大优势行业规模与质量效益,增强行业国内国际竞争力。充分发挥六大高端产业功能区产业集聚、人才集中、资源集约和功能集成的优势,培育一批万亿元级收入的高端产业功能区,如中关村、金融街、商务中心区、临空经济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奥林匹克中心区、通州高端商务服务区、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丽泽金融商务区、怀柔文化科技高端产业新区,扩大功能区国内国际品牌影响力。
来源:中经汇成(北京)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产业规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