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来我就要讲说,你要在金融业发展比较一般化的走法。其实很简单,就是拉高你的大学成绩->学好英文->申请国外英语系国家交换学生->进外商暑期工读->进外商当分析师,或是所谓大学毕业能够做正职。接下来就是过了三五年去国外读个MBA,接下来进外商申请那种MBA读完能做的那份工作,一般而言叫做associate。可是我蛮怀疑说,在场的各位有多少人能走这条路的,因为路很窄,位子很少,非常非常的少。所以如果你还没仔细考虑过其他路线,接下来可要仔细听了。我们在金融界到底在干嘛?
我们做的事情其实就是Constrained Optimization。也就是在限定条件下最佳化你的表现,要表现的比你的对手还要好。你可以想像是奥运,每一项比赛都有他的比赛规则,你怎么在这比赛规则之下锻炼你自己,能够在需要的时候表现得比你对手还要好。那在古时候要做这种事情其实非常简单的,基本上你只要会加减乘除会看财务报表,特别是那时候电脑还没出来,凭人脑要做即时的连续时间函数的运算那是不可能的事情。甚至你现在看起来用excel能很快算出来的东西,在那时候就要一组精算师或一组数学家算个好几天呢!现在在保险业,你需要用到应用数学、应用统计统计的知识,和要会使用一些保险相关的套装软体。如果是现在满红的财务工程的话呢,那就更麻烦了。你需要写程式然后及时代入交易所给你的报价,然后解那个随机微分方程。你怎样解的比你的对快、比你的对手好,先比你对手快一步做出正确方向的投资决定,你就可以打败你对手了。
面对这样高度复杂的状况,专业还是最基本的,因为现在这种现象已经变成是……当代财务学是建构在数学和电脑之上的一门学问。这些所谓硬功夫的各种专业是最重要的事情。大学的时候或研究所阶段如何修习相关课程呢?我想这是跟各位比较有关的部,也就是你要怎么准备你未来的人生?大学你修课的时候要以此方向为准则。这个部分我在板上有po过三种参考的课表,各位可以回去看一看。简单来讲就是数学电脑经济会计这些东西,再往上有财务工程和金融计算,最上有连续时间财务之类的东西。总而言之,想在金融界闯荡,如果没有坚实的专业能力,就像是赤手空拳在丛林里搏斗一样,还能活着,纯粹是靠运气。请大家务必把握时间,加强自己的专业能力,不论是计量还是程式能力都好。
讲到这边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什么问题呢?
我问大家一个问题:有两种人,数学电脑很厉害,在世界上非常有名,这两种人是哪两种人,不知道有没有人知道?第一种人叫做华人,华人意思就是中港台,你也可以算进新加坡。第二种人就是印度人。我这样讲你可能很快就想起来,这两种人数学和电脑的功力在世界上都是有名的,在硅谷的部分不管是软体还是硬体都有相当好的发展,我不敢说这两种人已经支配全世界的IC产业,但基本上他们在IC产业的表现大家已经是有目共睹的。甚至有人把所谓的IC Industry叫做India China Industry。现在问题就来了。为什么金融业不会是另外一种、至少现在还看不出来,不是另外一种IC产业?为什么印度裔的人跟华人在金融界的表现还没有非常突出,那反而是犹太人在这个领域如此出色?到底是为什么?犹太人到底是掌握了什么?或者我该这样讲,犹太裔的银行家到底掌握了什么,使他们今天在金融界有这样的地位?我们的目标是不是应该要放在学习犹太银行家成功的秘诀?那这个秘诀到底在哪边?其实我刚才已经把答桉写在黑板上了。秘密就在……像这个时候就要来一段工商服务了。马上走开,不要回来!
刚上半堂跟各位讲的呢,是各位在这辈子,我是说如果你对金融有兴趣的话,大概会是各位这辈子听说过的最大的谎言。听过的人就当作是在帮各位复习一下这个谎言,没有听说过的,我保证你以后一定会一而再,再而三的听到。
我所谓谎言的部分就是,金融专业是无比的重要这档事。这句话本身是一个谎言。但即使是要去学习犹太银行家或金融家成功的秘诀,这也是一种幻觉,或者说是误会。因为,如果你现在还在学习他们的话,你一辈子只能追在犹太人的后面而已。如果你想要跟他们并驾齐驱,或是超越他们的话,你要学习的是比他们更高竿的人。也就是说在这个世界上,比犹太人更有影响力的人,包括日尔曼人和盎格鲁、萨克逊人,特别是有美国国籍的那些,这个才是你应该要效法的对象。
问题的关键其实我已经写在黑板上,其实大家会犯这种错误,其实都是犯了一种毛病,就是斜眼。所谓邪眼呢,就是飞影头上那一颗,哦不行,讲这种话,会泄露我的年龄。我十八岁,大家要记得喔好,不盖了,接下来我们要讲更严肃的部分。
真正的秘袂就在:Constrain(ed)
很多人看到这个字,就只看到他的形容词型式,接下来,就从此被constrained而万劫不复,然后一头栽进Optimization的深井中,从此不可自拔。然后谁跟他讲其他意见,他都以为那是在唬烂的。其实你看到这个字的话,你应该就要想到它另外一种型式,constraint也可以是名词呀。小钱跟大钱,法金或消金,或者是上层或下层,最大的差别就是在:当牵涉到的利益非常、非常、非常巨大的时候,我们可以为此改变游戏规则,不见得是单纯的被游戏规则所限制。
所谓的constraint有很多形态,大家第一个可以想到的就是法律。可是在法律里面,如果你有看过法律的话,它里面它会写很多什么什么什么由主管机关订之,也就是说,行政规则或者是命令,或是主管机关的一个意见,也是constraint的一种。甚至很多时候都是油水出现在法律之前,当法令完备之后,利润已经被一大堆竞争者分食完毕了。其实constraint你再继续讲下去的话可以包括很多,比方说民族性其实也算是其中一种。或者说是你这个地方的地理条件也可以算是一种,还有很多很多。在历史上,真正在玩大钱的时候,这个才是重点。constraint就算没有比optimization更重要,至少也一样重要。大家一定要记得这句话。如果你还有时间的话,应该用生命努力钻研constraint更多一点。如果你真的想站在金字塔顶端的话,这才是你要追求的目标。
在历史上的金融创新能够实现,大部分的状况都是因为constraint的改变,而不是因为什么伟大的财务专家发明了什么东西。因为那些东西你发明出来,不能做还是没有用。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去看金融业的历史,我在这边简单举几个例子。之前辜仲莹不是和陈敏薰在争夺开发吗,后来财政部做了一个关键性的决定,就是说,开发工银持有的开发金的股票不能行使同意权。那结果就底定啦,陈敏薰就输定了,辜仲莹就赢定了。可是为什么财政部会做这样子的决定呢?这里面一个很关键的人物叫做刘绍樑,他以前是理律法律事务所的合伙律师,现在已经到中信金担任策略长的职务了。这个人你可以去网路上搜寻一下之前的新闻就可以看到了。
我现在要讲的是说,法律专业不是改变constraint的充要条件,其他的律师做不到和刘绍樑一样的事情,刘绍樑做的事情是很巧妙的。刘绍樑以前就很有名,他看法律的观点和其他人很不一样。其他的律师看法律的方式是,把状况拆解到现有的法条当中,然后把解答给他的客户看。刘绍樑的看法是反过来的,他的看法是,要做某些生意的话,目前还少了哪一条法条?或者是少了哪一部法,然后他想办法去制造这种东西出来。像那个企业并购法就是他做的。他在这个case就是要帮辜家嘛,他做了很多非常匪夷所思的事情。首先他先去投书,或去开记者会制造各种舆论,然后让大家觉得说,子公司持有母公司股票行使同意权是不对的。然后他在一场关键性的记者会上,他大声疾呼说子公司持母公司的股票然后行使同意权,是“大逆不道”。然后这个东西就被媒体大幅报导,接着这形成一股社会风气,最后财政部就顺水推舟,做出这样的决定。这真的是运用各种管道达成改变constraint(在这里是主管机关的意见)而达到自己的目的的一个绝妙例子。另外一个例子就是在亚洲金融风暴的时候,不是很多国家应声倒地吗?然后IMF就在鬼唱一堆狗屎屁,什么“坚持市场自由化,从事金融改革,然后我们就会提供你一大堆贷款,让你能应付投机客”(最近美国前财长鲁宾出了一本《在不确定的世界》,又在鼓吹这种论调)。可是贷款再多也没有用,全世界每天有上兆美元的热钱在跑在跑去,更何况投机客的必杀技就是杠杆操作,一块钱等于十块二十块,你政府有多少外汇存底和IMF的贷款都没用。
也许你会问:政府也可以槓杆操作啊?不过史有明证,不灵活的公务员如果从事杠杆操作的话,只会以光速赔钱而已。这个时候呢,就有某些国家误信IMF那套,于是货币不断狂贬。这个时候马来西亚想要关闭外汇市场,可是被美国施压,于是没有立刻施行。这个时候投机客把脑筋动到香港上头,而伟大的阿共仔虽然不甩老美,可是还是宣称要动用中国的外汇存底捍卫香港(这真的做了的话,就是送钱给投机客),结果到了对决的那天……阿共仔宣布调高期货交易税,也就等于是藉由行政手段垫高炒手的成本,索罗斯一伙人一听到这个消息,马上知道玩不下去了,闪得不见踪影。而马来西亚总理狂批IMF和美国已经来不及了,他如果老早动用类似手段,也就是由constraint下手,马来西亚受伤会轻很多。喂,你想想,连这么自由,外汇存底这么多的台湾,当年都把NDF关了呢!虽然也是受到各国很大压力,动作慢了点。你今天政府拿钱去和投机客玩,比操盘(optimization)哪有可能会赢呢?当然是要用政府的强项,玩规定(constraint)啊,政府规定够机车,投机客完全没有施展空间。
再来又讲回金控。1933的时候,因为经济大恐慌,美国通过Glass-Steagall法,禁止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跨业经营。1956年时,又通过Bank Holding Company法,禁止商业银行持有保险公司且降低银行承销保险之风险;但是1998年时对于Citi及Travelers的合并桉给予两年试用期。1999年时,终于通过了Gramm-Leach-Bliley Act,废除了Glass-Steagall and Bank Holding Acts从此美国金融业才能成立金控。但是欧洲一直没有这种限制。美国如果不是经过这几关的话,全球金控排名绝不是你今天看到的这样。应该美商金控的势力会比今天大一点。喂,那些金融巨兽每差一名是相当于多少资产啊?
问题是,跨业经营的各种道德风险一直都是所有人都知道啊,而金控的种种好处(如跨业销售)也是大家都知道。为什么在某些时刻才发生那些改变?那之前一到五年的历程是什么呢?政府为什么在某些时候封闭,某些时候又开放了?大家好好研究研究吧。
最后就是因Enron公司和WorldCom公司而生的Sarbanes-Oxley法案。这项法案使得美国上市公司董监事酬劳大幅增加,也限制了会计师-管理顾问-投顾跨业经营的可能性。不然本来可能会出现会计/法律/管理顾问/资讯系统四合一的整合企业服务巨兽。此法并扩大了董监事责任险和企业风险管理的市场。不过……英国没有这样的规定,也许有些公司因此就跑到英国上市,美国主管机关也不得不考量到接下来可能的后果。请大家密切注意后续发展。还有之前不是华尔街十大投资银行被罚款十四亿美元吗?他们之前的干的坏事大概就是发布不实的利多报告以招揽承销生意,并且优先把报告给大客户(资产管理)看再公布给一般投资人,藉此谋取不道德暴利。如果把研究部门和承销部门/交易部门切割正式立法的话,金融界马上就大洗牌,大家可以先预想一下。因为这可能会影响到很多人未来的人生规划。
接下来的重点就是说,跟各位分享说,你怎么样培养有驾驭constraint的能力。这种事情是需要天份的……需要一分的天份加上九十九分的努力。这也是比犹太人更有影响力的民族他真正成功的秘诀。因为犹太人在这个世界上影响力当然很大,可是你可以这样讲,就是说这个世界基本上不是他们在主宰的。主宰这个世界的另有其人,就是那些继承罗马时代伟大的精神,祖先从英国或是德国渡过大西洋,现在住在美国东北角的那些人,也就是新英格兰地区英裔和德裔美国人。(来源:宽客界微信公众号quant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