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新商科论坛 四区(原工商管理论坛) 商学院 组织管理与领导力
2015-9-2 09:13:10
管理并非管人,而是组织协调。即根据组员的专长和不足,协调组内的工作安排,达到成效的最大化。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9-2 09:14:40
当然管理者必须自己是这个方面的专家,这样可以更好的确认组员的长处和不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9-2 09:15:1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9-2 09:16:2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9-2 09:17:22
管理,重要的是“理”,理顺管理流程,梳理各种关系。企业管理最重要的是有法可依,按章办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9-2 09:18:25
管理不只是管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9-2 09:23:24
作为国有企业员工,我个人认为依法治企,按章办事最重要。当然“法“和”章”也需要根据现实条件进行创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9-2 09:27:05
管理应该是管人理事,不仅仅是管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9-2 09:28:59
管理作为一个过程,由三个维度构成。一是工作维度。二是制度维度。三是精神维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9-2 10:05:05
管理就是对有限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9-2 10:05:43
管理也是综合利用手段和方法来解决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9-2 10:07:24
yyj_1976 发表于 2015-9-2 08:15
【活动内容】组织管理与领导力版块发起“管理就是管人吗”的讨论活动:9月2日至6日活动期间,在本活动帖下面 ...
管理就是协调人的一个过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9-2 10:20:59
从某种意义上说,管理就是管人,人始终是管理的关键要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9-2 10:22:18
谢谢楼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9-2 10:34:28
管理是一门学科,这首先就意味着,管理人员付诸实践的是管理学而不是经济学,不是计量方法,不是行为科学。无论是经济学、计量方法还是行为科学都只是管理人员的工具。但是,管理人员付诸实践的并不是经济学,正好像一个医生付诸实践的并不是验血那样;管理人员付诸实践的并不是行为科学,正好像一位生物学家付诸实践的并不是显微镜那样;管理人员付诸实践的并不是计量方法,正好像一位律师付诸实践的并不是判例那样。管理人员付诸实践的是管理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9-2 10:35:31
德鲁克说:“管理被人们称为是一门综合艺术—‘综合’是因为管理涉及基本原理、自我认知、智慧和领导力;‘艺术’是因为管理是实践和应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9-2 11:22:09
yyj_1976 发表于 2015-9-2 08:16
【抛砖引玉】
关系的管理应分为五个维度进行:
第一,是自我管理体制;
不同的工作岗位需要不同的管理方式:

如果只是个员工 / 小职员,就必须自我管理 - 管理好自己的情绪,有自律等
如果只是经理,就得要自我管理,以身作则,以及管理你部门的人 - 就是管理下属和团队
总经理,以上 +其它部门和同事
区域经理,以上 + 管理外部关系

职位越高,薪金越高,必须“管理”的项目也就越多。这也是合情合理,因为你赚的钱比较多

问题就在于有些高层人员只是在管人,而不是在管理关系(本人认为是属于情绪智商较低的人 low EQ)- 如果没和下属搞好关系,是很难管理好下属,因为下属是不会心甘情愿跟随你 / 或服你(最多只是做表面功夫应酬一下)。

再来就是会有一些高层人员自己本身不会以身作则,成为下属的学习榜样。自己都没办法管理好自己又如何管理别人?

当然身为员工,也必须管理好自己。有些员工就是没办法管理好自己(例如频频迟到等),所以才需要别人来管理他们。有这种下属(或者有一些学习进度较慢的员工),上司即使要管理关系都很难,也没剩余的时间或精力 / 精神管理关系(因为多数的时间都得要教导员工)

遇上能体恤下属的好上司不是必然的,必须珍惜、惜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9-2 12:11:06
管理是管和理的结合,要拆开来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9-2 12:32:47
管理就是要察觉人的可用之处与不足之处,发挥人的长处,避免人的短处。就像调兵遣将,张三克李四,就不能派王五去和李四死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9-2 12:49:43
个人感觉 工作中的管理 不仅仅是上级对下级的“管理” 更是相互之间如何相处的方式 我自己现在算是在国外一个较大的公司工作 说真的经理都没怎么管过我 与其说他管理我 不如说我们互相配合 各自发挥自己优势为团队效力 当然自己做的东西好不好还是要靠经理把关拿主意 谢谢论坛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9-2 15:35:23
yyj_1976 发表于 2015-9-2 08:15
【活动内容】组织管理与领导力版块发起“管理就是管人吗”的讨论活动:9月2日至6日活动期间,在本活动帖下面 ...
首先,管理的对象不仅包括人,还包括财、物、信息,当然人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管理对象。其次,对对象的管理是有特定目的的,并不是随意的,要通过对对象的管理来实现管理目标。最后,管理目标的实现要依靠具体的管理方法、手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9-2 16:38:21
人是这个现代化世界的创造者,管住了人就管住了一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9-2 17:03:50
1.依靠人——全新的管理理念。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内,人们曾经热衷于片面追求产值和利润,却忽视了创造产值、创造财富的人和使用产品的人。在生产经营实践中,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决定一个企业、一个社会发展能力的,主要并不在于机器设备,而在于人们拥有的知识、智慧、才能和技巧。人是社会经济活动的主体,是一切资源中最重要的资源。归根到底,一切经济行为,都是由人来进行的;人没有活力,企业就没有活力和竞争力。因而必须树立依靠人的经营理念,通过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去创造组织的辉煌业绩。

  2.开发人的潜能——最主要的管理任务。生命有限,智慧无穷,人们通常都潜藏着大量的才智和能力。管理的任务在于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人们的积极性,释放其潜藏的能量,让人们以极大的热情和创造力投身于事业之中。解放生产力,首先就是人的解放。我们目前所进行的改革,从根本上说,正是为亿万人民聪明才智的充分发挥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机制。

  3.尊重每一个人——企业最高的经营宗旨。每一个人作为大写的人,无论是领导人,还是普通员工,都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人,都有做人的尊严和做人的应有权利。无论是东方或是西方,人们常常把尊严看作是比生命更重要的精神象征。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理所当然地应当使人受到最大的尊重,使人的权利得到更好的保护;不允许任何侮辱人格、损害人权的现象存在。一个有尊严的人,他会对自己有严格的要求,当他的工作被充分肯定和尊重时,他会尽最大努力去完成自己应尽的责任。

  作为一个企业,不仅要尊重每一名员工,更要尊重每一位消费者、每一个用户。因为一个企业之所以能够存在,是由于它们被消费者所接受、所承认,所以应当尽一切努力,使消费者满意并感到自己是真正的上帝。

  4.塑造高素质的员工队伍——组织成功的基础。一支训练有素的员工队伍,对企业是至关重要的。每一个企业都应把培育人、不断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作为经常性的任务。尤其是在急剧变化的现代,技术生命周期不断缩短,知识更新速度不断加快,每个人、每个组织都必须不断学习,以适应环境的变化并重新塑造自己。提高员工素质,也就是提高企业的生命力。

  5.人的全面发展——管理的终极目标。改革的时代,必将是亿万人民精神焕发、心情舒畅、励精图治的时代;必将为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创造出广阔的空间。进一步地说,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最高目标,从而也是管理所要达到的终极目标。

  6.凝聚人的合力——组织有效运营的重要保证。组织本身是一个生命体,组织中的每一个人不过是这有机生命体中的一分子,所以,管理不仅要研究每一成员的积极性、创造力和素质,还要研究整个组织的凝聚力与向心力,形成整体的强大合力。从这一本质要求出发,一个有竞争力的现代企业,就应当是齐心合力、配合默契、协同作战的团队。如何增强组织的合力,把企业建设成现代化的有强大竞争力的团队,也是人本管理所要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9-2 17:04:51
作为管理者都会十分关注组织成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这是因为组织目标的达成依赖于组织成员对工作的全身心的投入。但值得注意的是在组织目标达成的过程中,组织成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不会自发存在。巴纳德曾经说过:“若要将那些组织内认为有潜能的组织成员按其服务的自愿程度来排列,从最高的自愿渐渐减在中间或零,然后渐渐地到最高的不自愿或反对或厌恶,那么在现代组织中,大多数人都落在负的一边。”由此可见,管理者的重要任务就是要最大限度地激发组织成员的工作潜能,并将他们的行为引向组织目标之途。但问题在于,管理者何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其组织成员的工作潜能,即组织成员什么状态下愿意充分展现其才能并不断自主地挖掘其自身的内在潜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9-2 19:15:56
简单说是管理是指管人理事儿。


但管理是一门学科,包括多个学派。

哈洛德·孔茨在1961年12月发表的《管理理论的丛林》一文,19年后又发展《再论管理理论的丛林》,他对管理流派进行分类,指出管理已由6个学派发展形成了11个学派。《管理思想史》第十章主要讲述了以下八部分内容:
一、关于管理过程学派
管理过程学派又称为经营管理学派、管理职能学派,是历史悠久并有巨大影响力的一种管理理论。管理学者一般认为法约尔是管理过程学派的创始人,管理过程理论渊源于法约尔的管理理论。管理过程学派把管理看作是一个过程,其研究对象就是管理的过程和职能。法约尔提出管理的五种职能,这五种职能形成一个完整的管理过程。管理过程学派认为,管理是通过计划、组织、指挥和控制诸因素来协调有关资源以达到组织既定的目标。
二、关于社会系统学派
社会系统学派的形成以美国管理学家切斯特·巴纳德的现代组织理论体系的建立为标志。社会系统学派的理论基础主要有:意大利社会学家帕雷托的理论、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的理论、美国心理学家库尔特·卢因和库尔特·科弗卡的心理学理论以及梅奥等人的人际关系学说等。
社会系统学派代表人物和主要著作。社会系统学派代表人物切斯特·巴纳德由于他在研究组织和管理性质及理论方面做出的杰出贡献而曾经得到过7个名誉博士学位。巴纳德使用社会的、系统的观点来分析管理问题,后人称他为“现代管理理论之父”。
三、关于决策理论学派
决策理论学派是在巴纳德的社会系统学派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他们把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发展起来的行为科学理论、系统理论、运筹学、计算机科学等综合运用管理决策问题,形成了关于决策和决策方法的完整理论体系。
决策理论学派代表人物和主要著作
1. 赫伯特·西蒙
西蒙是决策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将社会系统理论同心理学、行为科学、系统理论、计算机技术、运筹学结合起来考察人们在决策中的思维过程,并分析了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及其使用的传统技术和现代技术,提出了目标一手段分析法等决策的辅助工具,被人们认为对经理人员的决策确有帮助,并为今后对人工智能等问题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基础。由于西蒙在决策理论研究方面的突出贡献,被授予1978年度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西蒙在管理方面主要研究的是生产者的行为,特别是当代公司中决策的组织基础和心理依据。西蒙的代表著作主要有1945年发表的《管理行为》等
2.詹姆斯·马奇是决策理论的一个重要代表人物,以后又同赛叶特一起创建了企业行为理论,对决策管理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贡献,尤其是有关组织理论方面的研究。马奇写的代表作《组织》、《公司行为理论》。
四、关于系统管理学派
系统管理学派盛行于20世纪60年代前后。由于当时系统科学和理论比较盛行,倡导系统管理的人士十分广泛,因此对管理学派影响很大。系统管理学派的管理思想基础是一般系统理论。
系统管理学派对管理的定义是:用系统论的观点对组织或企业进行系统分析、系统管理的过程。系统管理学派该学派认为,任何组织都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与外界环境在不断地相互作用。它具有系统部输入,输出和反馈功能。因此,一般系统论是系统管理学派的理论基础。
系统管理学派代表人物和主要著作
系统科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有:一般系统论的创始人贝塔朗菲,控制论的创始人诺伯特· 维纳,信息论的创始人申农,耗散结构的建立者普利高津,协同论的理论创始人哈肯及突变论的创始人托姆等。
一般系统理论建立之后,有的学者把它应用于工商企业的管理,因而形成了系统观理论。这一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理查德·约翰逊、弗里蒙特·卡斯特、詹姆士·罗森茨韦克、米勒、梅萨·罗维奇。
代表著作有:萨多夫斯基:《一般系统理论原理》;贝塔朗菲:《一般系统论》;普利津高:《从混饨到有序》;哈肯:《协同论》;艾根:《超循环论》等。
系统管理学派的经典著作是:1963年约翰逊、卡斯特、罗森茨韦克三人合著的《系统理论与管理》以及1970年卡斯特、罗森茨韦克二人合著的《组织与管理——一种系统学说》。
五、关于数量管理学派
数量管理学派又称管理科学学派,是泰勒科学管理理论的继续和发展,该理论的正式形成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与行为科学平行发展起来的。1939年,美国曼彻斯特大学教授布莱克特领导的小组建立的运筹学,发展了新的数学分析和计算技术,这些成果应用于管理工作就产生了数量管理理论。
该理论认为,数量管理的目的是通过把科学的原理、方法和工具应用于管理的各种活动,制定出用于管理决策的数学和统计模型,并把这些模型通过电子计算机应用于管理,降低不确定性,以便投人的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用,得到最大的经济效果。
数量管理学派代表人物和主要著作
布莱克特是数量管理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他是一位物理学教授,诺贝尔奖金获得者。管理科学在创建时有各方面的专家参加布莱克特领导的运筹学小组。该小组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布莱克特的代表著作是《运筹学方法论上的某些方面》。
丹齐于1947年在研究美国空军自愿配置问题时,提出了求解线性规划问题的一般方法——单纯形法,从此运筹学在美国逐渐应用到民用企业中去。
六、关于权变理论学派
“权变”是指偶然事件或偶然性。权变理论的主要涵义是:权宜应变。因此,权变理论学派也称为因地制宜理论、情景管理理论、形势管理理论、以及情况决定论等。它是在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形成的一种管理理论。权变理论学派的核心就是力图研究组织的各子系统内部和各子系统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组织和它所处的环境之间的联系,并确定各种变数的关系类型和结构类型。它强调在管理中要根据组织所处的内外部条件随机应变,针对不同的具体情况寻求不同的最适合的管理模式、方案或方法。
权变理论学派代表人物和主要著作
权变理论是一种较新的管理思想,权变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
1.英国学者伯恩斯和斯托克。他们最早运用权变思想来研究管理问题,并合著了《革新的管理》一书。
2.美国学者劳伦斯和洛希。1967年两人合写《组织和环境》一书,论述了外部环境和组织结构之间的关系,提出组织结构的主要特点是:分散化和整体化。
3.美国学者卢桑斯。主要著作有。《权变管理理论:走出丛林的道路》、《管理导论:一种权变学说》。管理学界一般认为,卢桑斯的“如果——就要”关系理论是权变理论的思想基础。卢桑斯将现存的管理理论划分为四种学派,即:过程学派、计量学派(或称管理科学学派)、行为学派和系统学派。他将自己的理论视为是对上述理论的发展。他的管理理论重点突出了将管理与环境妥善结合起来,并使管理理论更贴近管理实践。
4.英国女管理学家伍德沃德。她的主要著作有:《经营管理和工艺技术》、《工业组织:理论和实践》、《工业组织:行为和控制》。
5.莫尔斯和洛希,主要著作有《超Y理论》、《组织及其成员:权变方式》,
6.菲德勒。主要著作有《领导游戏:使人适合情况》,
7.卡斯特和罗森茨韦克。主要著作有《组织与管理:系统观点与权变理论》等。
七、关于经验主义学派
经验主义学派也被称为经理主义学派、案例学派,是以向企业的经理提供管理企业的成功经验和科学方法为目标。经验主义学派认为应该从企业管理的实际出发,研究企业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加以总结归纳,找出有共性的东西,并上升到理性认识,通过这种办法来学习管理,并为管理者提供有益的建议。
经验主义学派的管理者认为必须研究管理案例,通过案例研究向一些大企业的经理提供在相同情况下的管理经验和方法。在他们看来,只有经验主义学说才能有效地指导管理实践。
经验主义学派代表人物和主要著作
经验主义学派主张通过分析经验来研究管理问题。经验主义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
1.美国的彼得F.德鲁克。代表著作有《管理的实践》、《有效的管理者》、《管理、任务、责任、实践》、《动乱时代中的管理》。
2.欧内斯特·戴尔,是美国管理学家,主要著作有《公司组织结构的计划和发展》、《伟大的组织者》、《组织中的参谋工作》、《伟大的组织者:组织的理论与实践》。
3.艾尔福雷德·斯隆,是美国的高级经理人员,曾长期担任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总经理和董事长。他是事业部管理体制的首创人之一。斯隆设计出一种使集权和分权得到较好平衡的一种组织模式,通用汽车公司在他的领导下,迅速发展并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公司。
4.威廉·纽曼,是美国的管理学家,它的主要代表著作有:《经济活动:组织和管理技术》、《管理的过程》。
八、关于企业文化学派
企业文化,英文为“Corporate Culture”。在我们国家,也有学者将其译为“公司文化”。企业文化是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形成于企业内部的群体文化,又叫亚文化或子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形成的经营理念、经营目的、经营方针、价值观念、经营行为、社会责任、经营形象等的总和,是企业个性化的根本体现,它是企业生存、竞争、发展的灵魂。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9-2 19:47:36
管理与人相关的事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9-2 23:11:06
yyj_1976 发表于 2015-9-2 08:15
【活动内容】组织管理与领导力版块发起“管理就是管人吗”的讨论活动:9月2日至6日活动期间,在本活动帖下面 ...
个人认为管理应该是件很复杂的事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9-2 23:13:15
yyj_1976 发表于 2015-9-2 08:15
【活动内容】组织管理与领导力版块发起“管理就是管人吗”的讨论活动:9月2日至6日活动期间,在本活动帖下面 ...
管理的目的是效率的提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9-2 23:14:32
我发的第二篇感想

我曾经在一个有关“leadership”的讲座中听见很多人问受邀请的嘉宾应该如何成为一位成功的领导人或者如何被上司赏识,成为领导人(leader)。后来嘉宾反问“为何大家都只想要成为领导人?如果人人都向往成为领导人,那就没有人成为追随者(follower)。所谓的 follower 不是盲目地追随,而是要多问、多听。在必要的时刻或是一旦发现公司,同事,上司或领导有问题,那就该提出来。

我想这就是“管理上司”,应为上司也不是 圣人,有时也会有疏忽的时候。员工提出来后能够让你的上司更加提升自己的能力(或自我反省)。当然很多时候 this is said easier than done, 因为有可能会导致员工失去工作。但是个人认为一个优秀的领导人或上司是必须具备强韧的毅力、虚心向他人(员工)学习的态度等之类的优点。如果因此而被上司鄙视或失去工作也并非是件坏事,另谋高就或许会遇见更好的上司。

年轻时凭着一股冲劲会横冲直撞,看不过眼或觉得不公平的事件会挺身而出。有时也会容易得罪人,因为仗着自己还年轻,从头来过或从新开始也无所谓、不难。因此有许多年轻人会选择一直换工作(不排除有更高的薪金诱惑)。但随着年龄增加,冒险精神会逐渐减弱,有时就觉得安安稳稳做好本分不理周遭的人、事、物会比较好(MYOB - mind your own business)... 起码不会丢了饭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9-2 23:23:03
yyj_1976 发表于 2015-9-2 08:15
【活动内容】组织管理与领导力版块发起“管理就是管人吗”的讨论活动:9月2日至6日活动期间,在本活动帖下面 ...
管理应该来说并不是简单的管人,管理可以理解为一项技术,熟练掌握这项技术可以有效的提高组织生产效率,而管人只是其中之一部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