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新商科论坛 四区(原工商管理论坛) 商学院 企业文化
932 3
2015-09-03
《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近日刊登了一篇颇为有趣的文章,探究了中国的“僵尸公司”正在面临的各种问题。这些公司已经成为某些商业灾难的牺牲品。可能是(在中国的例子中,极有可能是)在融资成本几乎为零的时期对自己的扩张计划过于野心勃勃了。或者是和其他经济体中一样,没有跟上技术发展的脚步,甚至可能就是大众的口味发生了变化。可是那些公司还是在那儿;跌跌撞撞地往前走着,在生产过程中消耗着资源、使用各种资产,然而产出呢,却低于投入的价值。后一种情况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亏损”。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所有人都会指出说,资本主义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破产。而这也是这一系统能够良好运作的真正原因。不是因为资本家在做对事情之后变得富有,也不是因为把工人践踏在尘土中是件有趣的事,而是因为,当事情出错、错误酿成,破产是我们用来清理残局、重新开始的一种方式。
  《纽约时报》的上述文章中这样写道:
  这些工厂没有关闭,却依然颤颤巍巍地向前走着,像是踏上了一场没有终点的长征。
  为了保护就业岗位和工厂,ZF及国有银行有时候会通过展期或重组贷款、提供新贷款或其他帮助等形式来支持亏损企业,让其得以继续经营。尽管看上去可能是一种奇怪的商业策略,这却是帮助维持社会稳定——中国领导层的重要目标之一——的更宽泛战略的一部分。中国各省市ZF机构还会支持处于垂死边缘的工厂,仅仅是因为它们被视为对本地经济相当重要。
  (历史上其他国家)也曾试行过类似的战略,但收效甚微。在日本,这种被称之为“僵尸公司”的企业,在该国长达20年的经济停滞中做出了不少“贡献”。
  因为中国允许其“僵尸公司”阻碍经济发展,这个国家的前景正在笼上一片阴云,让人很难预测增长的脚步到底迈向何方。如果领导层不解决这个根本问题,经济的颓势还将持续下去。
  是的,社会上确实存在着类似的担忧;是的,大规模失业也不是中国ZF或大众所能以平常心看待的一件事。然而,有一点却仍然是千真万确的:这其中的许多乃至大部分公司需要破产。
  倒不是说要施行奥地利学派(或是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的梅隆[Mellon,指时任美国财政部长安德鲁·梅隆——译注]式风格)的取消主义。如果一家公司已经不具备竞争力,那么就即刻让它倒闭吧。当然,首先要指出解决方案的重要性,而破产则是这个解决方案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那么,让我们来看看基本思路:那些亏钱的工厂中,有劳动力、有资产、有土地、有资金。这些工厂永远不会盈利了。所以,我们所需要做的,就是用某种方法重新分配这些经济资源。而这就是破产所允许你做的事。将该组织的债务从生产性资产中剥离。将这些资产投入到其他方面,生产性更强的方面。债务呢?嗯,我们可以让债务随风而逝,或是进行减记,随便怎样都可以。重点不是债务会怎么样,重点是生产性资产会怎么样。而这正是破产允许我们做的事:对它们进行再分配。
  这背后的逻辑是:企业发生亏损,并不仅仅是企业所面临的问题。从整个经济的层面上来说,这意味着,每一个人都变穷了。比方说,这里有一些价值100美元的资产。我们拿这些资产来生产了一些价值90美元的东西,这里就产生了亏损:生产的成本高于产品的价值。现在,整个社会损失了10美元。而这显然不是我们想继续看到的情况。我们宁愿看到这些资产被挪作其他用途,或许是价值100美元的资产能够生产出110美元的产品,让整个社会赚上10美元——无论这样做会产生多少债务或让股东蒙受多少损失。
  以上正是破产的意义和目的所在。因为我们都是凡人,没有人的知识结构是完美无缺的,我们总会犯错。所以我们需要一个系统来清理这些错误所留下的烂摊子。盎格鲁-撒克逊社会(各家企业则更是如此)之所以能够相当不错地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原因之一便是这些社会中施行的相对而言较为自由的破产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5-9-3 18:48:04
所有这一切都指向了一点:中国的下一个重要改革目标应该是破产法。此外,还要确保破产法在适用于私人企业的同时,一样适用于国有企业。因为,只有清理过去所犯错误遗留下的烂摊子,才有可能继续前行,通过重新部署被错用的资产,打造全新的经济。
来源:福布斯中文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5-10-18 08:15:21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5-10-18 11:53:56
谢谢分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