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眼下中国A股市场呈现宽幅震荡行情、多空相博激烈,不过谁都不可否认的是,自这一波股市上涨以来,“改革牛”已然显现出巨大的创富魅力。
回首过往中国经历的若干次股市的牛熊转换,自2014年下半年以来的“牛市”行情,因为有了“互联网+”、“一带一路”以及国企改革等概念的强有力背书,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全新表现方式。
新公司的出现、新兴经济形态的崛起,站在“改革”的风口,很多中国企业仿佛在一夜之间变成了“会说故事的人”,而中国股市也几乎以一气呵成之势,完成了从2180点到5176点的大幅爬升,从而夯实了“牛市”的基础。
“这一次资本市场的深刻变革可谓绝无仅有”,上海金融学院统计系主任、副教授温建宁用了一个相当绝对且异常肯定的词形容之。
众所周知,终止于2007年的上一波“牛市”是以房地产企业的上涨为代表的,并最终孵化出万科、中信证券(14.87,-0.32,-2.11%)等商界大腕。而此轮“牛市”的主角悄然易主,早前的大咖们光芒黯淡,反而是东方财富(33.140,-0.15,-0.45%)、乐视网(30.970,-3.43,-9.97%)等“小鲜肉”,以及被调侃为“神创板”的创业板纷纷上位。中银国际证券上海分公司副总裁潘志峰将其总结为:“互联网金融成为这一波牛市的领跑者。”
一向以“速度”见长的互联网经济,助推了此前“快牛”趋势的形成。温建宁以东方财富为例,称其股价的上涨折射出中国民众从满足于口腹之欲、解决温饱的经济诉求,转变到关注财富的创造、管理和启用互联网等新技术实现财富增值的全新追求。
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社会对股票和股市的投资者常抱有偏见,倾向于将其称为“投机客”。但是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合理引导,社会资金被配置到效率更高的企业和领域,“社会对创造资本市场的虚拟财富也表现出尊重感”,温建宁对中新社记者说,“这个背后也体现出民众对社会经济效率的追求。”
改革不仅体现在中国股市的创富模式上,它还在不经意间刷新着中国民众的财富观念,并且为中国产业经济的结构调整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当乐视网因盈利模式之争在一片质疑声中上市,谁都不会想到,它居然伴随“改革牛”一路行来,缔造了互联网行业在资本市场的一段传奇。与乐视网发行价29.2元(人民币,下同)相比,其最高股价一度报收于202.08元,收益率高达692%。
“这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市场的风向和期待,淘汰和解决一些落后的产能,改善国家的经济结构,整合现有的低效率的社会资源”,温建宁说,乐视网将互联网因素注入传统行业,“这是一种颠覆性的创新,既可以作为内容的提供商,也可以作为硬件的制造和提供商,从而把整个的产业链上下游全部打通。”
而晨网财经首席投资顾问、北京启明乐投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坚接受记者采访时则说,如果说2007年之前的那波牛市依靠的是业绩推动的话,那么这轮牛市的最大受益者就是结构转型的新经济和改革大潮中的国有企业,由于处于中国经济转型这一大背景,“所以资本市场的上涨对于经济转型的资金构成来说是一件好事”。
新兴加转型,成就了这轮被学界称之为“前所未有”的“中国式牛市”。正因为此,此间部分乐观的声音认为,眼下中国股市的震荡,或许只是牛市当中的“小喘气”,未来中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以及中国实体经济的转型升级,或可借助“改革牛”做出更为有益的探索。(中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