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总统普京2013年在《真理报》发表讲话说:“一个把老百姓的居住权、健康权和受教育权拿来作为筹码,拉动经济的ZF,一定是个没有良心的ZF,真正执政为民的政权,一定要把这三种东西当作阳光和空气和水,给予人民。一个国家不能变成弱肉强食的动物世界,有人占几十套房,有的人住不起房——真要那样,执政当局没有任何脸面赖在台上,因为民生问题,就是政治问题,就是执政者的责任。一个国家的执政文明,就表现在对弱势群体的关怀上,而不是表现在富人有多富,也不表现在经济增长的数据。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在出席了《财经》2014年会时建议中国不要重蹈美国覆辙。他说,之前美国的经济增长驱动力主要是金融业、房地产业,但这些行业并不提供多少工作机会,大多数的经济收入集中在了少数人手中。这种集中化程度太高,会限制经济的增长。有一些不平等的现象是必须的,但如果贫富差距太大,国家的发展能力就会受到限制。21世纪的核心在于如何创造一个有活力、有创造力的经济,同时又使经济成果得以被全民所分享,有一个真正的社会团结和社会福利。
全国政协委员、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在2015年全国政协经济组发言时表示,房地产的支柱产业效应不能低估,这个产业能解决老百姓的住房问题,还能带动消费。他认为,不能一说到房地产就说泡沫,现在经济增速放缓,房地产是一大拉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