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赞同两位的意见!
我的问题是从这样一个疑惑开始:这是显示偏好弱公理
定义1.C.1 若下列性质成立,则选择规则(β,C(B·))满足显示偏好弱公理:若对于某一B∈β,且x、y∈B,我们有x∈C(B),则对于任意B`∈β,x、y∈B`,y∈C(B`),我们必有x∈C(B`)
或则
任取B∈β,任取x∈C(B),任取y∈B,任取B'∈β且满足x, y∈B':若y∈C(B'),则x∈C(B')。
这是书上的例子
现在来考虑选择结构(β,C2(·))。因为C({x、y、z})={x、y},我们有y>*x(以及x>*y,x>*z,y>*z)。但是因为C2({x、y})={x},x显示出优于y,因此选择结构(β,C2(·))违反显示偏好弱公理
我的疑惑是,例子中的选择结构(β,C2(·))的表述“表面”上看来是符合弱公理的表述的!我的理解是这样:有x∈C(B),在例子中就是C({x、y})={x},这里sungmoo提到
个人以为,这里有一个细节:“x∈C(B)”与“C(B)={x}”并不是一回事 关健在于这里“C({x、y})={x}”,这一点比“x∈C({x、y})”要强(或特殊)。
很对!但是这里C({x、y})={x}应该是x∈C({x、y})的一种可能,或者是子集。所以我觉得拿这个做为例子是合适的(就是拿C({x、y})={x}作为x∈C(B)的一个例子)
接下来,若y∈C(B'),则x∈C(B')。在例子里我把他比作C({x、y、z})={x、y},
我觉的问题可能就出现在这里,在定理表述中,“若y∈C(B')”是条件,“则x∈C(B')”是结论,这条件-结论关系在C({x、y、z})={x、y}没有体现出来,关于
当C({x、y})={x}存在时,意味着x>*y的存在的同时,y>*x不存在。
而当C({x、y、z})={x、y},则意味着x和y,并不存在严格的优劣关系。
很有启发,
但是这里“并不表明一定不选y”,包括不选y这种情况,当他在C({x、y、z})在若选y(就是y∈B`),则必选x(就是x∈C(B')),最后就有一种情况是C({x、y、z})={x、y}(??错误的表述,但是错在哪里,正确的应该如何表述?)
最后,sungmoo和猫抓帮我解惑的结果,还有自己的思考,认为
任取B∈β,任取x∈C(B),任取y∈B,任取B'∈β且满足x, y∈B':
若y∈C(B'),则x∈C(B')。
中C(B')中不能同时包含x和y,“若y∈C(B'),则x∈C(B')”并不意味着C(B)={x、y、…},那么他意味着什么!
很有启发
但是这里“并不表明一定不选y”,包括不选y这种情况,当他在C({x、y、z})在若选y(就是y∈B`),则必选x(就是x∈C(B')),最后就有一种情况是C({x、y、z})={x、y}(??错误的表述,但是错在哪里,正确的应该如何表述?)
最后,sungmoo和猫抓帮我解惑的结果,还有自己的思考,认为
任取B∈β,任取x∈C(B),任取y∈B,任取B'∈β且满足x, y∈B':若y∈C(B'),则x∈C(B')。
中C(B')中不能同时包含x和y,“若y∈C(B'),则x∈C(B')”并不意味着C(B)={x、y、…},那么他意味着什么!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1-29 21:53:35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