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015-9-9 15:59:44
2个学派都主张远离斗争,远离尘嚣,但2个学派都在清静的圣地争夺香火,看谁的影响力更大,这真的是讽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9-9 16:57:30
moretc 发表于 2015-9-9 15:59
2个学派都主张远离斗争,远离尘嚣,但2个学派都在清静的圣地争夺香火,看谁的影响力更大,这真的是讽刺
强烈支持28-29楼的观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9-9 17:15:16
太长了,看着后面忘记前面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9-9 17:17:34
遂志 发表于 2015-9-9 17:15
太长了,看着后面忘记前面的。
简单概括,就是,道是一个独立的词,德也是一个独立的词。由道到德。

然后,道又分成有和无。有和无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所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9-9 20:22:29
Ligzdnzhu 发表于 2015-9-9 17:17
简单概括,就是,道是一个独立的词,德也是一个独立的词。由道到德。

然后,道又分成有和无。有和无是 ...
有道到德是怎么样个过程嘞?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9-9 20:28:15
三世相思2013 发表于 2015-9-9 20:22
有道到德是怎么样个过程嘞?
中国人认为,生长是一道的过程,这是在先。成型之后,有了“德行”,说白了,就是今日说的功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9-9 20:33:12
Ligzdnzhu 发表于 2015-9-9 20:28
中国人认为,生长是一道的过程,这是在先。成型之后,有了“德行”,说白了,就是今日说的功能。
那我觉着由道入德这一过程很艰辛,但也很必要,人与人在由道入德的过程也是不同的,那么其结果德也就会千差万别,那我有个疑问了,那类人(比如反人类),他们也是有德的吧,只是德的特性和表现形式不同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9-9 20:36:47
三世相思2013 发表于 2015-9-9 20:33
那我觉着由道入德这一过程很艰辛,但也很必要,人与人在由道入德的过程也是不同的,那么其结果德也就会千 ...
您是高人,一下就看出端倪了。道和德是中性词。道德则不是了。

只有客观把握了道,对于德的认识就深刻了。马克思说人性是社会的,是变化的,是历史发展的,就是说德的范畴吧。

反人类的人的德,是由特殊的道生出的。这种道不孤立于人类。真假美猴王的故事里面说明,如来佛最能够懂得这种德的二律背反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9-9 20:37:53
Ligzdnzhu 发表于 2015-9-9 20:36
您是高人,一下就看出端倪了。道和德是中性词。道德则不是了。

只有客观把握了道,对于德的认识就深刻 ...
说得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9-9 20:38:53
三世相思2013 发表于 2015-9-9 20:37
说得好
把道和德分开,又不分开,是中国人的特有智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9-9 20:45:02
Ligzdnzhu 发表于 2015-9-9 20:38
把道和德分开,又不分开,是中国人的特有智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9-9 20:59:55
写得好详细,真有知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9-9 21:55:01
wwqqer 发表于 2015-9-9 11:18
作者原文是这样说的“显然,庄子的“道”是曲解了老子的“道法自然”思想的结果。表现为“纯自然”、“任 ...
wwqqer对老、庄一脉的思考和梳理,真是别具一格,看到这段文字,不由让我想到一本研究老庄的著作,它的封底印着一句话:我们表面上是孔子的门徒,其实每个中国人都是庄子的门生。
或许在我们中国孩纸的成长历程中,一定在某个阶段,会读到老庄,或者会因为国学文化的影响,而自觉不自觉的投入到《道德经》、《逍遥游》、《齐物论》等经典当中。wwqqer不仅在金融理论与投资上面积蕴深厚,没想到您在人文领域的研判和见解,也颇有国学之风,思辩之美。您谈到的““入世”也不是什么“人的主观能动性”和“革命性”,而是在精神上升华之后,回到俗人的世界能够“用心若镜,不将不逆,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真是一语中的,这种圆通、圆融与阴阳交错的境界,很像中国的太极和易经文化。一百个经典,或许就有一百零一个解读,单纯以入世、出世,或是绝对的无为、绝对的物化,来解读经典,或许难窥经典之中更深的洞见,更深澈的思想。如同易经文化一样,阴中有阳,阳中有阴,理论后面的大美,以及经典背后的深刻思路,更值得我们用很长的时间来解读,或许是用自己的人生经历与之交互印证-----在您这篇“小品文”中,能够感觉到这一点,我想更是一种人生经历和知识,所发起的智慧语丝。
从您的解读中,能够感觉到阴阳交融的思辩之美,无论老庄或是孔孟,传统国学里面的精髓总是在历史的深处发光。天圆地方也好,阳阴交错也罢,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以及不同的人生际遇或背景下,对经典的解读和诠释也是如此不同。您的这篇文章也让我想到了李泽厚教授的《美学三书》系列,万事万物皆为有联系,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或许这样的、那样的解读思考,让人还是难以说出经典中的那些“千古之谜”,但是像这样的思辩,碰撞,总能让人离经典更近一步,更深一层。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很久没有看到这样的讨论了,呵呵,外在的变化和现实中的忙碌,似乎让人很少有时间来重温经典,感谢这样的讨论,让人尤有余香,重入经典。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9-9 22:58:29
these  kind of debate are too acdemic to be usefull in practice if you are goal oriented.  
it is impossible to prove the existence of any ultimate truth.
any effort to find truth is futile unless you find in itself an entertaining pursuit.

there do exist different goals for every and each individuals, and they cannot be by reading or thinking alone.
practice is an indispensable component, if not the most important, in attaining to your own goal.

my 2 cents.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9-10 09:45:25
chenyi112982 发表于 2015-9-9 21:55
wwqqer对老、庄一脉的思考和梳理,真是别具一格,看到这段文字,不由让我想到一本研究老庄的著作, ...
chenyi编辑的评论真是精彩啊!我发现我的投资理念和《老子》的思想有相通之处。或者更准确的说法是《老子》的智慧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用得到,包括金融投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9-10 10:17:06
wwqqer 发表于 2015-9-10 09:45
chenyi编辑的评论真是精彩啊!我发现我的投资理念和《老子》的思想有相通之处。或者更准确的说法是《老子 ...
杨振宁教授说:物理学学到极致便是哲学,哲学学到极致便是宗教。wwqqer版主在投资实践中对老子精巧智慧的运用,对阴阳之道的理解,在面对投资这种不确定性的市场,相信是如虎添翼-----有时候会让人想到,有这么多或量化、或精巧的模型,希望捕捉市场的战机,在投资策略层面亦有那么多不同的战术和解读,然大道至简,虚怀万物。。几千年前老子的智慧,如水的流动性,与投资市场的瞬息万变,是多么的吻合。在流动中顺流、顺势;在变化中追随、趋同。之前您提到在市场面前,我们都是学生。呵,真是太对了。每一天的市场中,都有一个新的自己。
相信万变不离其宗,而老庄之道,正在某种意义上,给了我们一个”宗“,在金融市场,在生活万相,在内心深处,随手拈来,存乎一心。
您的资料和您的观点,总是让人印象深刻很喜欢您给大家带来的火花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9-10 18:41:15
chenyi112982 发表于 2015-9-10 10:17
杨振宁教授说:物理学学到极致便是哲学,哲学学到极致便是宗教。wwqqer版主在投资实践中对老子精巧智慧的 ...
大道至简,的确是这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9-11 09:03:43
这个我也不记得在哪里看的,也很认同,庄子说的道和老子的道不一样,相比之下老子的更客观唯物,庄子的有些唯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9-12 10:28:45
兔子爱吃洋娃娃 发表于 2015-9-11 09:03
这个我也不记得在哪里看的,也很认同,庄子说的道和老子的道不一样,相比之下老子的更客观唯物,庄子的有些 ...
wwqqer先生对老、庄一脉的思考和梳理,真是别具一格……问问他,应知道的。

——因为,道不可定义,开放的路向是正常的。我们关心的问题的,为什么后来道的言说不见了,或者,它变成另外的东西,使得我们认识不到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9-21 17:34:33
古代,一个字就是单独的一个词义,道、德跟如今的道德不是一码事……

写得很好,学习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9-21 21:05:22
owlskipjack 发表于 2015-9-21 17:34
古代,一个字就是单独的一个词义,道、德跟如今的道德不是一码事……

写得很好,学习了
道和德分开讲,再说道德,这不仅仅是讲话方式问题,是中国人的本质到现象的过程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0-18 08:51:50
Ligzdnzhu 发表于 2015-9-21 21:05
道和德分开讲,再说道德,这不仅仅是讲话方式问题,是中国人的本质到现象的过程啊
【保卫《资本论》经济形态社会理论大纲】.rar_微盘下载
http://vdisk.weibo.com/s/A26HtJ8Z13_8d?sudaref=bbs.pinggu.org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0-18 14:13:04
由于民族意识形态都要受到民族思想家的影响,因此民族思想家的学说就是民族文化的脉络源头。西方意识形态是排他意识形态,中华意识形态是包容意识形态。在研究中华思想家的学说时,如果得出的结论是导致排他意识形态的,那么这一结论就肯定是错了。同样,如果结论无法与包容意识形态有逻辑上的连接,那么这一结论也肯定是错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0-18 14:15:14
无知求知 发表于 2015-10-18 14:13
由于民族意识形态都要受到民族思想家的影响,因此民族思想家的学说就是民族文化的脉络源头。西方意识形态是 ...
此见甚佳!!探讨中华源头,不要用现有的先入为主的“话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1-29 15:48:37
xuguw 发表于 2015-9-9 11:31
虽然,我没有您对庄子了解,也没有这方面的完备知识,但是,您的解说直接打动了我!!

起码,这是对经 ...
你这是在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2-3 13:05:29
今天,活在今天 发表于 2015-11-29 15:48
你这是在说?
把“出世”与“入世”的关系说活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2-3 14:09:31
xuguw 发表于 2015-12-3 13:05
把“出世”与“入世”的关系说活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2-14 03:21:23
Ligzdnzhu 发表于 2015-9-21 21:05
道和德分开讲,再说道德,这不仅仅是讲话方式问题,是中国人的本质到现象的过程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2-14 21:37:04
Ligzdnzhu 发表于 2015-10-18 14:15
此见甚佳!!探讨中华源头,不要用现有的先入为主的“话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2-18 18:13:50
韩非子是第一个为《道德经》作注的学者,韩非子是这样说:“道者,万物之所然也、万理之所稽也、理者成物之文也,道者万物之所以成也。故曰道,理之者也。”韩非子是从唯物的方面来理解老子的道的。《史记》中,司马迁把老子与韩非子列入同传,即认为韩、庄、申“皆原于道德之意,而老子深远矣。只是后面佛学传入中国并渐渐兴盛起来,玄与佛合流,对“道”的解释,便倒向唯心论方面。正如最后说的老子关于事物三个发展阶段的思想观点其实就是发展的观点,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发展观,发展观是事物发展阶段的认识,也包含人对对发展中的事物的思想认识、观念态度和行为。唯物主义的核心观点之一世界是物质的,世界是辩证的,辩证法强调辨证的看待事物,既要靠到事物好的一面,也要看到不好的一面.其实就是最后讲的用发展的观点看待事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