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休闲灌水
1243 1
2015-09-12

品牌发展战略规划_品牌发展战略分析


品牌发展战略规划


1、什么是品牌战略规划


       我们看到中国企业普遍缺乏品牌战略规划,缺少品牌建设的一致性方向,品牌传播与推广也往往为"信天游",随意性很大,以至于品牌资产更是难以积累,而上面介绍的种种病症也大多是由于缺乏品牌战略规划引发的。所以品牌战略规划显得尤为重要。

       但品牌战略规划究竟是什么?它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品牌战略是建立以塑造强势品牌为核心的企业战略,将品牌建设提升到企业经营战略的高度,其核心在于建立与众不同的品牌识别,为品牌建设设立目标、方向、原则与指导策略,为日后的具体品牌建设战术与行为制定"宪法"。

 

2、品牌战略规划包括哪些内容?



       品牌战略规划所要解决的是品牌经营中的根本问题,对品牌现在与未来的属性、结构、范围、内容、愿景与管理机制等问题,对这些问题做出清晰的规划,就为品牌的长期发展道路扫清了时时存在的种种障碍.


1)、品牌化决策环节


       品牌化决策环节解决的是品牌的属性问题。究竟是选择制造商品牌还是经销商品牌?是塑造企业品牌还是产品品牌?是自创品牌还是外购或加盟品牌?这些看似不存在、不重要的问题,实际上在企业的品牌建设过程中却是经常存在的困惑,大多企业根本不明白。品牌在创立之前就要决定企业品牌选择以及企业是否以品牌为中心来展开营销,这将决定着企业今后的命运。


       案例:就很多制造商品牌而言,目前就倍受经销商品牌的阻击,如当前中国的家电业就屡屡受国美、苏宁等经销商品牌的钳制,这可以说是中国家电企业战略上的失误,像海尔、长虹、TCL有没有考虑过向宜家(IKEA)学习,做个主宰自己命运的一体化品牌呢?在国外,"杯怡可乐"、"美国可乐"等大量超市可乐就冲击了可口可乐、百事可乐的市场,而"宝洁"也在向沃尔玛的挑战中最后也不得不向其低头屈就。可口可乐、百事可乐无疑将腹背受敌,如英国主要超市30%以上的商品为自有品牌,日本最大的零售商大荣连锁集团约40%的商品是自有品牌。被称为"没有工厂的制造商"的英国马狮百货公司,所有商品只用一个"圣米高"牌,成为英国盈利能力最高的零售商业集团。美国超级市场一年销售零售商自有品牌的牛奶达60多亿美元、点心面包20亿美元、奶酪16亿美元、速冻蔬菜9亿美元,超市中40%以上的商品为自有品牌。

 

2)、品牌模式的选择



       品牌模式的选择,解决的则是品牌的结构问题。是选择综合性的单一品牌还是多元化的多品牌?是联合品牌还是主副品牌?是背书品牌还是担保品牌?一个清晰、协调且科学的品牌结构,对于整合有限的资源,减少内耗,提高效能加速累积品牌资产无疑是至关重要的。


案例:


       日本丰田汽车在进入美国的高档轿车市场时,就没有继续使用"TOYOTA",而是另立一个完全崭新的独立品牌"凌志" (LEXUS现名“雷克萨斯”),甚至不以"丰田"为其作担保与背书,凌志并不公开把自己的名字与丰田公司联系在一起,它对消费者说的是,它有自己独立的定位,而这种声明要比消费者是否了解那种联系更重要。以尽量避免"TOYOTA"会给"凌志"带来低挡化印象,以至于成就了一个可以与"宝马" "奔驰"、"保时捷"、"凯迪拉克"相媲美的高档轿车品牌,曾一度占据了美国高档轿车市场。

 

3)、品牌规划的内涵


       企业经营者所希望为消费者所认同的品牌形象设计、策划,它是整个品牌战略规划的重心所在。它从品牌的理念识别、行为识别与符号识别等三方面规范,其中包括以品牌的核心价值为中心的核心识别和以品牌承诺、品牌个性等元素组成的基本识别;还规范了品牌在企业、代言人与产品、推广、传播等层面上的准则;同时为品牌在视觉、听觉、触觉等方面确立基本标准。


       案例:在2000年海信的品牌战略规划中,就不仅仅明确了海信"创新科技,立信百年"的品牌核心价值,还提出了"创新就是生活"的品牌理念,并确定立足科技领域的传播范畴,立志塑造"新世纪挑战科技颠峰,并致力于改善人们生活水平的科技先锋"的品牌形象,做"创新生活的领导者",更以品牌的核心价值为中心对产品、人员、企业、企业家等一系列品牌行为进行了规范,同时导入了全新的VI视觉识别系统。之后,通过一系列以品牌的核心价值为统帅的营销传播,一改以往模糊混乱的品牌形象,以清晰的品牌识别一举成为家电行业首屈一指的"技术流"品牌。

 

4)、品牌延伸规划


       品牌延伸规划是对品牌未来发展所适宜的事业领域范围的清晰界定,明确了未来品牌适合在哪些领域、行业发展与延伸,在降低延伸风险、规避品牌稀释的前提下,以谋求品牌价值的最大化。

 

5)、品牌管理规划


       品牌管理规划是从组织机构与管理机制上为品牌建设保驾护航;最后在上述规划的基础上,为品牌的发展设立愿景,并明确品牌发展的各阶段的目标与衡量指标。

3、如何制定品牌战略


       首先,从分析影响品牌的内外部因素开始。品牌塑造必须迎合消费者的利益,否则无以触动消费者的需求;品牌战略规划必须与企业相匹配,企业不仅仅要有付诸实施的愿望,更需要得到企业现有的资源与能力的支持、投入与坚持。


       其次,与品牌战略规划同步进行的,是与企业现有其他职能战略的整合,尤其是与企业形象与企业文化之间的整合,使之彼此协调、相互支持,形成一致性的战略合力。


       整个品牌战略规划过程,其实是一场企业提高品牌意识、达成品牌共识的学习、交流的互动式运动。战略规划必须得到企业最高层的直接参与与全力支持,其间伴随着大量的交流、培训、宣讲、试点与辅导等细致的导入工作。


       第三,是在具体的品牌实施过程中,定期核检品牌状况,随时对品牌战略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根据实施绩效对品牌战略做深入地微调与修正。

   案例:德州扒鸡品牌营销实战

 

       德州扒鸡是具300年历史的名产,素有“中华第一鸡”之称,因其传统美味和优良制作受到人们青睐;可近年以来,由于德州市境内扒鸡品牌鱼龙混杂,产品质量良莠不齐,加上一些小型的不法厂家的病鸡、死鸡等坑害消费者的不法作为,严重危害整个“德州扒鸡”的品牌。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德州扒鸡集团作为德州扒鸡品牌中的强势品牌和德州扒鸡的正宗传人,誓将德州扒鸡事业做大做强,整肃行业规范,树立品牌新形象。通过全面对德州扒鸡的全面调研和分析,卓纳制定品牌战略规划六步,撬动品牌资产,使品牌形象渐入佳境。

第一步:品牌资产检核

 

1、品牌知名度:德州扒鸡在华北地区拥有极高的品牌知名度,96%以上的消费者都知道德州扒鸡是山东特产、中华老字号;但企业形象还没有树立起来,人们只知道德州扒鸡是德州产的扒鸡,是一种风味鸡,但不知道德州扒鸡集团生产的“德州牌”扒鸡是专业化的德州扒鸡的传人。


2、品牌认知度:产品包装落后,利润太薄,长期以来跟着“提篮小卖”的简包装、低价格的路子走;产品形象已形成为一种低档的大众化熟食的形象。


3、品牌忠诚度:山东消费者对德州扒鸡具有很高的品质认可度,但外地顾客,对正宗德州扒鸡并没有清晰的认识;扒鸡是公司的主导产品,属于大众消费品,在消费对象上没有明显区别,男女老少,雅俗共赏。潜在的市场需求量较大。


4、品牌联想:提起德州扒鸡,消费者首先想到的就是山东特产、中华老字号;“德州牌”扒鸡区别于竞争品牌最明显的特点是“正宗”的血统、独特的制作工艺与优质的信誉保证。

      

品牌检核断定“德州牌”扒鸡需要全面、系统的激活。“德州牌”扒鸡之所以出现以上种种问题,根源就是没有建立一套系统品牌战略规划,其中有的问题是由于长期历史原因沉积而形成的。

第二步:策略制定

 

策略制定主要包括战略管理、营销战略、人才战略三个部分。

 

战略管理——“天时”


       “谋定后动”,战略管理的目的在于充分挖掘企业自身的天然的优势与机会点,避开劣势与威胁因素,迅速构筑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与提升品牌形象。

       充分挖掘德州扒鸡的资源优势与潜在优势,为其制定了 “本地多元化”、“外地专一化”、养、加、销纵向一体化,农、工、商横向系列化的系列发展理念,实施名牌战略、精品工程,使其成为弘扬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使者,塑造新世纪的“中国家乡鸡”。


营销战略——“地利”


       营销战略是品牌进行扩张的关键,也是实现品牌愿景的重要因素之一;

       根据品牌目前的消费差异主要体现在地域上这一特点,制定“小市场,大份额”的总营销战略,并将市场细分,有重点地、策略性地实现品牌扩张。


人才战略——“人和”


       “得民心者得天下”,人才是关键,也是品牌制胜的有力保障与重要利器。

       整合现有人才资源,从企业发展的长远考虑,确立企业人才经营体系和操作指标,奠定品牌和谐发展之基。

       策略制定的三方面也可以归结为“天”、“地”、“人”三者,古曰“天地人和,大事大业,繁荣昌隆。”“天”、“地”、“人”犹如车轮,推动品牌持续发展。

第三步:品牌延伸规划

     


        “德州牌”扒鸡品牌仅仅使用在德州扒鸡集团的整鸡熟食商品上,从市场角度上看,品牌的效能未能充分挖掘、使用,一定意义上可说是无形资源的浪费。因此,品牌延伸策略总的方针是:充分发掘德州扒鸡的资源优势和潜在优势,咬定“扒鸡”不放松,养、加、销纵向一体化,农、工、商横向系列化。如此,“德州扒鸡”的无形资源就得到充分的运用,同时也有利于品牌的做大、做强。


品牌发展战略分析


 一 、企业外部环境分析


  微观环境。微观环境是与企业的生产,营销等有直接关系的环境,如顾客,竞争对手,原材料,合作者等等。其中顾客分析和竞争对手分析又是最重要的。企业要打造一个品牌,应充分了解顾客的规模结构,消费心理,消费习惯等。对于与本企业争夺资源和销售市场的对手,要了解他们的长处和短处,了解他们的经营战略和计划乃至了解他们的领导人的工作作风等等。通过相互比较,弄清楚本企业的优势和不足,从而做到心中有数。包括以下几方面:


  原料供应者的压力。 原料供应者可以要求提高原料的价格,从而提高其讨价还价的能力。


  用户即消费者讨价还价的能力。消费者会要求企业提供质量更好的产品价格。


  新进入者的威胁。新进入者会分割一部分市场份额,加大整个行业的生产能力,从而导致行业竞争的加剧。新进入者进入一个行业必须克服一些障碍、付出一定的代价。如原有企业的规模效应、原有品牌的信誉度等等都会对新进入者产生影响。


  替代品生产者产品或服务的威胁。替代品因为与本行业产品具有类似功能,其经营策略、经营目标等均会对本行业产生影响。如果消费者采用替代品的转变费用低,则会加剧本行业的竞争。


  企业宏观环境分析。宏观环境包括企业的政治环境,地理环境和经济环境。相对而言,宏观环境对品牌的影响没有微观环境那么明显,但是亦不可忽视,如地理环境。我国幅员辽阔,经济发展又极端不平衡,东部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西部地区则恰好相反。分析企业所处的地理环境对于品牌发展战略的判定是十分有用的。一个新品牌的构建应首先考虑在经济发达,交道便利的地区,然后才向其他地区辐射。再如文化环境,每一种产品是否会受到消费者的欢迎都会受到当地文化环境的影响。如麦当劳在中国形成品牌影响力就经历了比较长的一段时间,因为中国消费者要接受一种完全反映西方文化的产品或服务得有一个过程。


  此外,企业的国际环境分析也非常重要。一个品牌在国际竞争中如何站稳脚跟,如何向国外延伸及发展,都要求企业对国际环境作详尽分析,如国际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分析等等。


  二、内部环境分析


  即考虑公司自身的条件,如公司的核心能力,公司的优势和劣势等等。如对企业素质与企业活力的分析,即它的管理人员、职工、以及企业的技术素质以及这些素质所呈现出来的生命力。


  企业活力与企业自身素质和企业外界环境有关。如果企业的外界环境很适合企业的发展,企业自身素质又很好,则企业活力很强,这当然是最理想的状态。最差的状态是企业自身素质很差,同时外界环境又不适合企业的发展。企业素质和外界环境两者之中有一个比较好,则企业活力介于两者之间。


  三、品牌目标分析


  品牌目标是品牌管理者按照企业的经营方向,推出品牌时所要达到的理想中的状态,是品牌战略方向的具体化与定量化,如质量水平、市场占有率、市场影响力、品牌美誉度等等。有的品牌目标只是过渡性的,即营造一个品牌只是为了暂时地打造声势,企业的终极目标可能是整个企业的统一形象而不仅仅是某一个产品品牌。有的品牌目标则是长期的,即一个品牌的确立对企业的发展将长期有促进作用。如“海尔”品牌就是长期性的品牌,一汽的“解放”则是暂时性品牌。



  品牌目标制订过程中应进行资源分析。首先要明确公司目前较为成功的产品与服务,列出主要的市场与所服务的顾客群体,找出影响服务市场与产品的关键驱动力并确定支持驱动力的战略领域,确定引导组织未来走向的核心价值观。其次对企业在品牌战略实施期间的资金,人力,技术等资源作一番研究,看看它们能否适应品牌目标的要求。如果在某一方面缺乏,则有可能阻碍品牌目标的实现,此时就应该考虑作一些应变,或者等时机成熟再推行品牌战略,或者对品牌目标作一些具体的改变。品牌目标既有挑战性,又要有实现的可能性,同时应注意有一定的弹性。目标太高,使员工们感到难实现,品牌战略就缺乏驱动力;目标太低,实现难度不大,就没有激励性,不能鼓舞士气,形成整体向心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6-3-4 08:01:45
分析的很到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