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新商科论坛 四区(原工商管理论坛) 商学院 市场营销
1835 7
2015-09-13
想和大家探讨的问题是,营销学术研究的目的或者说焦点是揭示事物现象间的“相关关系”呢,还是“因果关系”。个人先抛砖引玉,认为这个取决于大家如何来看待“营销”,如果把营销作为一种哲学,那就将“相关关系”作为主要焦点,而把营销作为科学,就把“因果关系”作为焦点。比如,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这本期刊上都是刊登以因果关系为导向的营销科学文章,论文研究方法都是采用实验法,确保可以真正揭示变量间的因果关系,同时引入各种中介变量来进行细致的机制解释,重点关注与探讨“为什么”。不过由于得出结果的实验环境过于“真空”与脱离现实,所以使得结论的实践意义不大,很多时候甚至缺乏可实践性。但是,这也正是科学的特点,即不以解决眼前的实际问题以及追求实用性为目的,而只是单纯地追求“为什么”、事物背后的因果关系。与此同时,journal of marketing上刊登的论文大多是以“相关关系”为焦点的,很多研究都是通过问卷进行,所以也无法充分证明变量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但是该期刊的特点就是注重理论,辅助实证来论证作者的观点与假设,有时候JM上的文章虽然不“科学”,不严谨,但是可以给与别人极大的战略启示,这点是JCR论文很难做到的(JCR更多是营销方法与策略上的启示)。由于期刊的定位,让JM成为了一本“营销哲学”刊物,该刊物产生了大量重要的营销理论,这些理论虽然无法被完全证明(大多是相关关系而非因果关系),但是可得通过企业的实践来提供可信度与知名度,从而使得一些理论观点变为一种信念(客观上怎么样无所谓,企业就是意愿相信、也是这么做的)。JM论文的结论无需很严格的条件假设,所以可以更容易地被广大企业所理解与实践。广告词怎么设计、价格怎么设定、顾客如何看待接受新产品这类是策略问题,也更容易用实验法来得出因果关系。而营销资源的规划、营销制度等战略问题往往无法使用实验法,而使用问卷法往往造成了结论停留在了“相关关系”。说了这么多,最后总结个人的观点就是:(1)把营销作为“哲学”来搞的人->会更关注“相关关系”;(2)关注营销实践的人->会更关注“相关关系”;(3)把营销作为“科学”来搞的人->会更关注“因果关系”;(4)关注营销纯理论研究的学者->会更关注“因果关系”;(5)相比JCR,JM这本期刊更加适合于企业营销实务者。最后,欢迎大家也可以给些观点以供讨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5-9-13 14:13:05
相关 和 因果,  是有重复的,  大数据重视相关, 是因为机器自动分析数据的关联, 不苛求机器去解读关联, 但是人可以解读各个因子的关联. 有些人都无法解读的, 就只发现了相关性 .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9-13 14:41:51
hkx1993 发表于 2015-9-13 14:13
相关 和 因果,  是有重复的,  大数据重视相关, 是因为机器自动分析数据的关联, 不苛求机器去解读关联, 但是 ...
嗯,的确是。相关是因果的必要非充分条件。搞清事物的因果关系对于学术研究可能是重要的目的之一,那对于从事企业是否有必要自己去探索与掌握因果关系呢,毕竟相比相关关系,因果关系的研究需要花费很高的成本。还是说,企业如果能搞清因果关系,那这一知识可以成为其核心的竞争力。企业与学术间的知识共享(企业将实践中的现象与发现告诉学界,而学界则将其证明后的因果关系告诉企业)如何才能更好地进行呢?至少本人觉得在业界与学界的营销知识共享方面,国内还做得很不够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9-13 14:55:38
国内有多少企业愿意去相信与实践营销学者的观点与理论呢?在选择相信的时候,企业家们的判别标准是什么呢?是学者的名气、论文发表的期刊等级、还是依靠自己的直觉与经验。我提出如下假设。H1:企业依靠自己的直觉与经验判别有用的学术观点与理论,其实践收益的期望值小于基于学者名气、论文发表的期刊等级判别有用的学术观点与理论;H2:企业依靠自己的直觉与经验判别有用的学术观点与理论,其实践收益的方差大于基于学者名气、论文发表的期刊等级判别有用的学术观点与理论。我的逻辑是企业依靠自身经验、直觉选择的理论观点其风险小(方差小),毕竟是自己熟悉的东西,同时获得的现状改进也小所以收益也可能也小。而基于学者名气、论文期刊等级选择的理论与观点与自身经验距离比较大,风险大(方差大)的同时,对于现状的改进也可能比较大所以期望收益也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9-13 16:07:38
bilibili.com 发表于 2015-9-13 14:41
嗯,的确是。相关是因果的必要非充分条件。搞清事物的因果关系对于学术研究可能是重要的目的之一,那对于 ...
高校和企业之间的跨界, 还是比较难的, 不像国外有的新闻那么跳来跳去, 高校的制度稳定和封闭. 企业的人进入高校,似乎理论基础和实践水平也不高.
至于高校指导企业, 更难了, 技术方面的借鉴或者帮助还好, 战略思路, 企业家有自己的坚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9-13 16:14:11
hkx1993 发表于 2015-9-13 16:07
高校和企业之间的跨界, 还是比较难的, 不像国外有的新闻那么跳来跳去, 高校的制度稳定和封闭. 企业的人进 ...
说的非常有道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