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发展经济学
2015-9-14 22:58:38
可能还是需要时间和机遇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9-15 00:38:41
darkathrun 发表于 2015-9-14 18:12
这本书说中国千载难逢的机遇,看了这段文字还是没懂,中国千载难逢的机遇是什么?在哪里?
作者开篇就点题了:“人类已经完成了两次半科学革命,第3次起始于美国”,至于完成于who呢,显然就是所谓的中国机遇啦,感觉很有点“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的味道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9-15 06:40:25
好吧,有点意思!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9-15 07:24:58
我们希望所有中国人能明白,无论科学里的什么“学”,那的确都曾经是中国人帮着接生和养大的孩子。
========
在国外,要脸是做学者的第一条件,在中国,那是障碍。楼主为“三个自信”提供了注脚,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9-15 07:47:24
历史长河中,中国华民族面临的机会很多,但都被所谓的谦谦君子们浪费了,好心办了坏事。令人扼腕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9-15 08:07:04
中国没那么厉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9-15 08:13:29
是机遇也是危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9-15 08:29:19
额,看起来好高大上啊,我只知道,现在人们重视科学的程度,很大程度熨平了科学道路上的凹陷,科技的力量已经被世人所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9-15 08:41:10
卖书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9-15 08:54:36
我们希望所有中国人能明白,无论科学里的什么“学”,那的确都曾经是中国人帮着接生和养大的孩子。

恩,就你最牛。。世界都是中国人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9-15 09:09:00
yiweidon 发表于 2015-9-15 08:54
我们希望所有中国人能明白,无论科学里的什么“学”,那的确都曾经是中国人帮着接生和养大的孩子。

恩, ...
       对不同的人需要讲不同的话。至今很多中国人包括学术界把很多科学的内容看作是“西方文明”,这是有心理障碍的。这句话只是即有一定客观依据,也用以解除这种心理障碍。如果贵网友您本身根本就不存在这种心理障碍,可完全忽略这个说法。关于这个也要看您从什么角度来读。也可以理解到“中国人帮着接生和养大的孩子”,说明从基因上那不是“中国的孩子”。个人以为中国所起的作用是科学文明的“全阶段助产师”这个看法还是比较客观的。“助产师”这个定位表明了我们还需要下功夫吸引科学真正内核的基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9-15 09:12:27
不小不点 发表于 2015-9-15 08:29
额,看起来好高大上啊,我只知道,现在人们重视科学的程度,很大程度熨平了科学道路上的凹陷,科技的力量已 ...
您说的有道理。但是,当人们看历史的时侯,会觉得我们现在很了不起,知道了太多过去所不知道的东西。但如果要看未来,科学发展的下一个阶段是什么?问题就不是这么清晰了。为什么美国引导了计算机和互联网革命而不是英国和其他国家,虽然大家都已经明白了科学的知识,这里面就有文章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9-15 09:13:56
ydb8848 发表于 2015-9-15 08:13
是机遇也是危机。。。。
您说的很对。机遇要看如何把握,否则就算机会到了手上也是白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9-15 09:14:04
ydb8848 发表于 2015-9-15 08:13
是机遇也是危机。。。。
您说的很对。机遇要看如何把握,否则就算机会到了手上也是白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9-15 09:15:13
jjxjiang 发表于 2015-9-15 08:07
中国没那么厉害
人类其实可以看作发点是一样的。有没有那么厉害看人的意愿、行动和机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9-15 09:15:17
jjxjiang 发表于 2015-9-15 08:07
中国没那么厉害
人类其实可以看作发点是一样的。有没有那么厉害看人的意愿、行动和机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9-15 09:15:58
honghudu 发表于 2015-9-15 07:47
历史长河中,中国华民族面临的机会很多,但都被所谓的谦谦君子们浪费了,好心办了坏事。令人扼腕啊
愿闻其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9-15 09:16:44
fujo11 发表于 2015-9-15 07:24
我们希望所有中国人能明白,无论科学里的什么“学”,那的确都曾经是中国人帮着接生和养大的孩子。
====== ...
参见41楼的回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9-15 09:23:14
虎猫 发表于 2015-9-15 00:38
作者开篇就点题了:“人类已经完成了两次半科学革命,第3次起始于美国”,至于完成于who呢,显然就是所谓 ...
参见:
https://bbs.pinggu.org/thread-3878734-1-1.html    从工业文明的波浪模型看中国的大战略(一)
https://bbs.pinggu.org/thread-3878743-1-1.html    从工业文明的波浪模型看中国的大战略(二)

如有兴趣更深入了解,可参见支撑科学和工业文明波浪模型的理论基础
https://bbs.pinggu.org/thread-3748883-1-1.html  能用统一的数学公式解释人类所有的历史吗?!
此文通过单一的数学公式解释了人类基因进化的喷泉模型,农业文明的并发模型和工业文明的波浪模型。

“皇帝”不会轮流做,即使有机会也要看如何抓住这个机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9-15 09:24:26
kakamotor 发表于 2015-9-14 22:58
可能还是需要时间和机遇的
个人以为中国正处于机遇期,并且这个时间不会很长。可参见49楼的回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9-15 09:31:44
unsnet163com 发表于 2015-9-14 21:19
由于人民出版社对版权的限制,不能直接发电子版。在这个人大论坛上发表的是经过一定改编的版本。有些是根 ...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9-15 09:36:19
无知求知 发表于 2015-9-14 22:56
科学与宗教之间的最根本分歧是什么?搞清楚这个问题就一切都清楚了。我推荐《江边对话》。这是一位科学家 ...
非常感谢您的推荐!
关于这个问题个人看法。
      对于基督教,个人是很有兴趣的,并持很开明的态度。我本人并不算信教,但很喜欢基督教,我很享受去美国很多教堂听圣经演讲的氛围,以及参加基督教友的家庭活动。我读过圣经,我非常尊重基督教友。并且经常建议去美国的同学或朋友加入基督教,因为那是在美国的生活方式。如果不参加基督教的活动,很难真正融入美国社会。
      不过,个人以为宗教就是宗教,科学的真理就是科学的真理。两者在历史上已经分开了,在今天两者之间并非完全没有关系,但只是通过基督教社区的募捐和支持学校教育和科学研究的关系,而不是一种逻辑上的关系。今天很难想像再出现另一个托马斯.阿奎那,几乎所有人都不会这么认为,不过依然有人试图建立科学与宗教之间的逻辑联系。并不是要通过科学去证明上帝存在人们才需要去相信,如果人们相信了某种信念生活会更有意义,这本身难道不是已经完全足够了吗?      文艺复兴的历史已经证明了直接建立科学与宗教之间的逻辑联系并不是一个好的途径。如果用科学去证明上帝存在,一旦科学发展了,意味着要最快接受科学新的发展的话,就得重新解释,甚至动摇信仰;而如果不让新的科学发现威胁信仰,就得压制新的科学发现。这是合适的状态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9-15 09:57:34
林东将至 发表于 2015-9-15 08:41
卖书的
准确地说是通过卖书,更重要的是“卖”思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9-15 10:17:16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9-15 10:36:16
有一句不同意
只有经济学被冠以“西方经济学”
没有听说过西方物理学、西方化学、西方计算机学

中国面临页基本把握了,二大机会:
1,制度上,社会主义制度
2,实业上,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革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9-15 10:50:3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9-15 11:00:24
unsnet163com 发表于 2015-9-15 09:36
非常感谢您的推荐!
关于这个问题个人看法。
      对于基督教,个人是很有兴趣的,并持很开明的态度。 ...
有些人“搞清楚是为了信仰”,而有些人搞清楚只是为了兴趣。我要搞清楚科学与宗教的根本分歧所在,为的只是兴趣。我也研究各种宗教,也读他们的教义,但我至今没有任何信仰,这辈子都不会有。也许是太过理性的缘故,有多少分理由我才会有多少分相信。我的内心深处无法容纳那些无条件坚信的东西。

崇尚理性的怀疑态度,非理性的坚信态度,前者是包容的,而后者却是排他的。这两者之间在逻辑上本来就互相冲突,加之后者自己也与自己发生冲突,甚至还可以发展到圣战,还美其名曰为真理而战。科学与宗教之间建立逻辑联系是不可能的,能够和平共处已经很不错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9-15 11:05:58
fca900 发表于 2015-9-15 10:36
有一句不同意
只有经济学被冠以“西方经济学”
没有听说过西方物理学、西方化学、西方计算机学
你说的有道理,也不完全。在目前自然科学领域,基本上是没有“西方”标签的。但在社会领域就比较多。“西方政治学”等事样是有西方标签的。但“西方经济学”的确是最重要的带这个标签的领域。因为经济学是非常基础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9-15 11:07:11
经济史外行 发表于 2015-9-15 10:50
如果不瞎吹什么“千载难逢的机遇”,

论证本来还具有一定的价值。
科学和工业文明的波浪过程经历千年以上才传递到中国,说“千年难逢”有问题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9-15 11:09:12
无知求知 发表于 2015-9-15 11:00
有些人“搞清楚是为了信仰”,而有些人搞清楚只是为了兴趣。我要搞清楚科学与宗教的根本分歧所在,为的只 ...
基本同意你所说的。或者说本人也是过于理性,所以即使非常尊重各个宗教,甚至很热爱基督教,但难以真正说皈依任何信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