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战略高技术主要是国家和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综合体现,是世界新产业革命和新军事变革的重要技术基础,也是当今国际科技和经济竞争的焦点和制高点,是建立在综合性科学研究基础之上 ,处于当代高技术前沿对推动国家科技进步,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增强国防实力起先导和巨大推动作用的技术群。
   一般而言,战略高技术具有以下两个特征:
   1、战略性:具有前瞻性、前沿性和关键性,能够带动全局和引领未来。战略高技术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高技术,它是处于世界科技发展前沿,能够突破国际垄断,对相关产业技术跨越具有巨大带动作用,可能引发技术或产业变革。
   2、高技术群:战略高技术具有知识密集、人才密集、资金密集、信息密集等高技术的特点。
   战略高技术的发展对于国家和城市其内涵和侧重有一定差异,对于国家,立足于极大推动国家整体科技、经济和社会进步的同时,国家安全放在了尤为重要的地位,是战略高技术国家意志的集中体现;而对于上海,基于应对世界科技革命发展、率先在国内实现现代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强大诉求,通过战略高技术的发展,极大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推动城市科技、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则是上海战略高技术发展的核心内容。
   战略目标
   1、2005-2010年发展目标
   上海战略高技术的综合实力在国内达到领先地位,在信息、生物、材料等领域实现部分突破,产生一定数量的有影响力的知识产权,战略高技术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基本实现现代化强大的支撑作用得到显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产值、出口量可在国内居于前列,高新技术产业化优势基本形成。
   2、2011-2020年发展目标
   (1)形成高技术自主知识产权“领地”。领域整体技术水平具有参与国外发达国家竞争的能力。在部分优先发展的重点领域中实现重点突破和跨越式发展,在领域的若干方向上居于世界最前沿的地位,通过重大专项的实施拥有一批有影响力的自主知识产权。
   (2)形成国内战略高技术研发“高地”。高水平人才云集,拥有若干在国际知名度高的研发中心。领域整体技术水平居于国内前列,具备以自主技术和集成技术相结合的模式解决重大科技问题的实力,形成与上海经济快速发展相适应的核心竞争力,若干关键技术在国内发挥“龙头”作用
   (3)形成国内领先的高技术产业化“基地”。战略高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极大提升了上海高技术产业的整体实力。上海高技术产业产业化水平处于国内前列,其中信息、生物、航天、新材料产业在国内的份额居于全国前列,在若干领域形成新的产业增长点,形成新兴高技术产业群。
   发展思路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上海是中国有影响的一个大城市。发展战略高技术,上海必须立足于自身的城市定位和发展的宏观背景。在坚持国家目标,服务于国家利益和意志的前提之下,追求为城市发展获得最大经济和社会效益是上海战略高技术发展的最终目标。
   因此,上海发展战略高技术必须做到宏观有序、协调运行,整体优选,以带动性、突破性、前沿性为主要筛选原则,分阶段、有重点、有步骤地实施战略高技术发展规划。具体表现为:
   1、坚持国家目标,推动上海发展
   主要表现为:(1)上海发展战略高技术首先要充分认识国家战略高技术的整体布局和目标,进一步梳理上海在这一布局的主要优势和基础,找到上海战略高技术发展与国家战略高技术发展的“接口”,实现二者“对接”;(2)上海发展战略高技术不仅仅是为了争取国家项目和分工,其发展具有上海城市自身的特点,它需要充分利用上海自身优势,基于不断提升城市发展能级为重要内容,形成上海的特点和特色。
   2、坚持不同领域高技术采取不同的发展战略
   如,在对于信息技术,采取开发扩散战略,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推动城市智能化;在涉及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能源、海洋等领域,在生物、材料、纳米等高技术领域,采取跨越发展的战略,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技术产业新增长点;在既关系产业竞争力又关系国家安全的航天、激光等战略高技术领域,采取自主创新战略,加速形成上海自主技术创新能力;选择有相对优势的战略高技术方向,采取优势集成战略,组织重大专项集中力量取得突破。
   3、坚持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相辅相成的模式
   自主创新是上海战略高技术发展的“永恒”目标。上海在独立自主地发展战略高技术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对引进技术的学习与集成创新,要用开放的视野和胸怀,审视和消化世界现有的科技成果,最终取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并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技术成果。
   同时,需要知识产权战略和集成创新战略作为上海战略高技术发展的重要战略。具体为:
   1、知识产权战略
   把握战略高技术的制高点,首先要争夺有影响力的自主知识产权,应在信息、生物、材料、空天、激光等高技术领域实现重点突破,对上海高新技术产业整体发展产生巨大带动力。
   战略高技术知识产权战略重点在于知识产权的创造、保护及应用。(1)要引导上海科研人员把论文和科研成果转到获得专利知识产权,变“成果人”为专利的“权利人”。并引导企业自觉加强自主创新能力,把自主研发的发明专利转化为产品优势和市场优势视为企业生存发展的根本源头;(2)应用法律对上海高技术所产生的知识产权进行保护,尤其需要用政策、财力的倾斜和管理的支撑和推动知识产权的转化与应用,以最快的速度进入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创造出知识财富。
   2、集成创新战略
   技术集成创新是一种成本低、周期短、风险小,而具有重大商业价值的创新方式,其与关键技术的突破相结合,将可能导致创造技术的重大进步,甚至是革命性的变革。在当今及今后相当长的时期,集成创新与关键技术的突破相结合仍将是上海战略高技术发展的主要形式。走集成创新之路,首要问题必须解决对世界先进技术的学习和消化能力,要充分利用发达国家产业转移以及市场换技术的机遇,大力作好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体制创新,实现自主创新。
   战略重点
   专题组经过研究,初步将以下三条原则作为筛选本专题战略重点的主要原则,具体为:
   1、突破性原则
   利于突破国际垄断,解决上海科技、经济、社会发展重大瓶颈问题,明显提升城市科技实力和综合竞争力;
   2、带动性原则
   对城市相关产业与技术跨越具有极大带动作用,可能引发上海技术或产业变革;
   3、前沿性原则
   瞄准世界科技发展前沿,明显提升上海参与世界科技高层次竞争的能力,并使上海在重要国际科技前沿居于一席之地。
   通过以上三个选择原则,确定了上海战略高技术的八个重点领域及其方向(战略能源技术和海洋工程技术见其他专题),从其方向中凝练了5个重大专项和6个工程技术中心、以及1个重大工程(简称“8561”),具体为:
   ---“8”:信息高技术、生物高技术、新材料及其应用高技术、微系统与纳米高技术、光电高技术、空天高技术、战略能源技术、海洋工程技术等八大领域。
   ---“5”:生命信息的纳米专项、生物催化与纳米转化、上海光源综合利用、半导体照明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大中型民用飞机与制造等五大专项;
   ---“6”:网络信息安全综合监管应用、基于关键IP重大芯片工程技术、非常规条件下材料制备技术、纳米技术检测与标准公共服务技术、蛋白药物动植物细胞大规模表达、高效培养与纯化技术、空天飞行器创新设计与多学科优化仿真技术等六大工程技术中心;
   ---“1”:面向未来智能城市的重大信息工程一个重大工程
   以上战略重点,专题认为需要通过构建上海战略高技术发展的调整指挥系统,切实完善对战略高技术发展的预见机制,在实施过程中得到不断落实和调整。
   最后,根据上海高技术产业化的现状,结合未来上海战略高技术发展的布局和重点,专题组初步拟订了上海未来高技术产业化重点任务和目标,并提出了战略高技术发展的相应对策和举措。
来源:http://www.stcsm.gov.cn/kjguihua/research/041027-03.a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