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管之家App
让优质教育人人可得
立即打开
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
论坛
›
新商科论坛 四区(原工商管理论坛)
›
商学院
[原创]管理学研究者是“废物”,管理知识是“垃圾”??
91楼
wobushita
2011-1-31 20:47:15
人家说的有道理啊!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92楼
wm060907
2011-2-7 11:17:08
偶以为神马都是浮云,不读书害死人啊。首先,要知道管理学学科发展史,缘起泰勒解决了那个时代企业里很无奈的一个问题--“磨洋工”。其次,要知道管理思想史,始终唯一的中心环节就是解决实践中的具体问题。最后,要知道科学研究方法论,当一个学科的知识体系丰满起来后,研究分工,也就是专业化是一个必然趋势。现在管理学科开会议一定要分组,不然的话就是“鸡同鸭讲”了。让一个研究管理科学与工程去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和让一个人力资源老师讲市场营销是一回事。看看麦肯锡咨询团队工作模式,就知道管理学中“十八般兵器”无所不精的“大侠时代”已经一去不返了。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93楼
三业大师
2011-2-7 20:41:56
学习....................................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94楼
erlangshen
2011-4-15 10:14:10
理论有“好”有“坏”,实践有“先进”有“落后”。 不愧为500强 太精辟了 这不只是理论和实践的博弈 也是学习和工作的博弈 一个字 彩!!!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95楼
foxalife
2011-11-4 15:55:07
不做评价。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96楼
yeuwtg
2012-5-15 14:23:25
有一定的道理!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97楼
anthea1357
2012-10-1 17:30:26
很好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98楼
walzwt
2012-10-5 18:56:52
难懂啊!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99楼
真龙121
2012-10-6 22:35:23
还是搞理论学习的学生的观点。一类在研究武术理论,一类在真实环境下肉搏竞技。是有关系的,太具体的关系,谈不上。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100楼
石大河水
2012-10-10 09:17:33
这篇文章写的很深刻 我在大一的时候 也曾经一度怀疑 为什么一定要学管理学 这个不是实践之后才能学习么 当时学的也挺费力 现在觉得醍醐灌顶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101楼
bxmzone
2012-10-15 10:19:06
见仁见智,不可一概而论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102楼
20091125
2012-11-2 03:46:40
文章说“先有先进的实践,才有总结先进的好理论”,这种观点极端了。比如你怎么能够断定,一次先进的实践背后,该实践者不是先经过的理论创新和思考,再深思熟虑后才去实践?附:人大经济论坛《管理学研究者是“废物”,管理知识是“垃圾”??》
https://bbs.pinggu.org/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89911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103楼
一帆风顺111
2012-11-2 04:04:09
看看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104楼
andrealeaf
2012-11-3 10:55:38
有道理!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105楼
jianghu008
2012-11-27 22:53:07
张玉利的这篇文章,我也看过。是不错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106楼
jianghu008
2012-11-29 12:41:42
看看大家的观点如何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107楼
wobushita
2012-12-20 10:31:55
确实如此啊!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108楼
伟士德诚
2013-1-4 10:18:59
只会用奖励和惩罚能做好管理,但是不是好的方法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109楼
飞翔飞
2013-1-20 13:10:08
没有工作过去学习管理知识,很多管理的理论知识没有体验,研究内容与公司里的管理是脱节的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110楼
ctx6688
2013-3-12 13:22:39
关键在于如何运用,什么人运用,这样太武断了!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111楼
tcwood
2013-3-12 13:59:21
有点儿意思 mark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112楼
優宮宴.
2013-3-14 02:10:39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113楼
laughlaugh
2013-3-22 22:33:50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114楼
565860132
2013-4-2 17:33:50
研究往往是在问题出现后,而问题又随着各种环境的变化在变化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115楼
牧野云金
2013-5-20 08:50:53
管理科学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116楼
周鸿毅
2014-8-21 13:22:58
总体而言,确实存在不少这种学术与实践严重脱节的情况,国内的信用环境等本身没有建立起来,企业也不敢将内部资料给予研究者使用,而研究者也缺乏真实的一手数据,这样的脱节在所难免。目前情况下只能是那些两栖企业管理研究者或者横握企业人脉资源的研究者容易出与实践相结合的成果的。不过,随着国内企业大学的新起和国内信用环境逐步建立,这种现象也会有所减少的。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117楼
billion999
2015-1-30 06:11:43
謝謝分享 獲益良多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跳至第
页
栏目导航
stata专版
行业分析报告
经管文库
文献求助专区
数据交流中心
计量统计软件
热门文章
【同程商旅】中国企业出海差旅研究报告
“十四五”能源发展成就报告
智算无界AIDC的超越和重构2025
当社科基础理论重大理论发现的时候
【10+指标】2007-2024年上市公司污染物排放 ...
【24重磅,自用整理!】2000-2024上市公司投资 ...
2025年我国医药航空冷链发展现状与趋势展望 ...
是相信人工智能?还是否定人工智能?相信就 ...
ibm-AI时代的银行业-以AI驭险,更须为AI设防 ...
CNNIC-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发展报告(2025)
推荐文章
AI狂潮席卷学术圈,不会编程也能打造专属智 ...
10月重磅来袭|《打造Coze/Dify专属学术智能 ...
最快1年拿证,学费不足5W!热门美国人工智能 ...
关于如何利用文献的若干建议
关于学术研究和论文发表的一些建议
关于科研中如何学习基础知识的一些建议 (一 ...
一个自编的经济学建模小案例 --写给授课本科 ...
AI智能体赋能教学改革: 全国AI教育教学应用 ...
2025中国AIoT产业全景图谱报告-406页
关于文献求助的一些建议
说点什么
分享
微信
QQ空间
QQ
微博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