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1415 0
2015-09-19
廉价药玩失踪,市场化不彻底的结果2015年09月18日 08:25  来源:广西新闻网手机阅读

杭州萧山区,出生 不到8个月的韩果果,急需注射用促皮质素(ACTH)救命,然而7.8元一盒的药,四处找不着,在黑市上却被炒到4000元;广东省,一位母亲网上求药,患有肾母细胞瘤的孩子,急需放线菌素D;福建厦门,周思(化名)患上了恶性葡萄胎,3个疗程的化疗后,廉价药长春新碱却“失踪”了……(9月16日《海峡都市报》)

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物美价廉的药品,自然是市场的“宠儿”,但关键时刻,廉价药却为何“一药难求”呢?“利润少,用量少,厂家的生产动力显然不足。”有业内人士一针见血点出其死穴。以60片装的前列康普安乐片为例,30多年来价格一直是12.2元。然而,30多年来,原料成本涨了78倍,人工成本也涨了十几倍到几十倍。价格与成本严重倒挂,药企利润越来越低,廉价药自然就成了“弃卒”。

由此看来,廉价药玩失踪,错不在企业。企业当然要承担社会责任,但企业的天性是追逐利润,要企业放弃天性,这不仅不利于企业的发展,事实上也不利于社会的发展。供需调整价格,价格反作用供需,本应良性互动的价格和供需,因为失之于精准、失之于内存正常发展的价格管控,不仅导致一部分药品改头换面以新药的面孔高价上市,也阻塞了一部分廉价药的生存空间,逼迫它们走上了死亡之路。打着对人民健康服务的旗号,干得却是损害人民健康的事,不正常的价格管制,不仅是市场的死敌,也是群众健康的死敌。由此看来,廉价药消失的根本原因,就是市场化不彻底的结果。

将企业的还给企业,将市场的还给市场,廉价药可能不廉价,但廉价药天价的事,却肯定会很少发生,更重要的,是不会找不到救命药。对于药价的监管,当然需要存在,但不是为了扭曲正常的市场波动,而是为了防止不正常的价格垄断。

ZF招标定点生产,议价收购储备,也是一种方法。其实,只要价格和供求形成了良性互动,这样的做法意义并不大。对临床必需、用量小的药品,政府给予药企一定的补贴,或许会比定点生产,议价收购储备更有效。(关育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