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继2005年考博在笔试之前增加了一个面试的程序后,2006年继续实行这一制度。不知处于何种考虑?有人认为人大的面试对录取是不起多大作用的,基本是走形式,因为成绩还没出来,决定不了什么。也有人认为,估计是先摸个底,然后看看人,导师也好先心里有数. 附: 中国人民大学2006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简章
二、报名条件 已获硕士学位的人员;国民教育系列应届硕士毕业生(最迟须在录取前取得硕士学位);获得学士学位后六年或六年以上(从获得学士学位到2006年9月1日),并达到与硕士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身体健康,年龄一般不超过四十五周岁。
我校2006年原则上不招收不能到校脱产学习的在职培养博士生。
三、报名时间和程序
四、面试 2006年在笔试之前先进行面试,日期:2006年3月16、17日,各院系具体时间详见研究生院网站通知。
考生须在面试前一天到报考院系报到,报到时须携带硕士学位证书、学历证书原件(应届毕业生必须在入学前补交),同等学力报考者还须携带国家外语六级考试证书原件或成绩单原件。
五、笔试 日期:2006年3月18日-20日;地点:北京中国人民大学
科目:外国语(不含听力)和两门业务课。
六、复试 日期:2006年4月8日-9日;地点:北京中国人民大学
根据导师和院系意见进行差额复试,比例为130%~150%左右。考生于2006年4月初登录研究生院网站查询是否参加复试。
复试时参加我校组织的体检,体检医院为我校校医院,体检标准参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体检不合格者我校不予录取。
我校根据面试、笔试、复试情况,结合考生科研能力、个人素质的审核,综合评估,择优确定拟录取名单,考生可于5月上旬从网上查询是否录取。
七、2006年拟试行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