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简单介绍一下自己,十年前从一所省属非211高校本科毕业,进入一个国有企业从事行政工作。十年间,在单位里陆续经历了不同的岗位。期间,在职攻读了一个硕士学位,也曾经在单位的研究部门短暂工作过一年,历练了自己研究问题的能力,岗位的锻炼一定程度上也锤炼了自己的写作功底。但总体而言,自己除了写硕士论文期间,得到了硕士生导师的简短指导之外,并没有接受过很专业的学术训练。去年,也曾努力想在职考个博士,但终究由于种种原因,结果败北。
按理说,自己的工作岗位与学术研究几无关联,自己的学历背景在当下博士遍地的学术圈似乎也无从事学术的资格,但不知为何,自己却总有种研究与写作的冲动,从读本科起就不断的写文章、投文章,总希望将自己的观点和思考变成文字,并在有一定层次的学术刊物上发表。其中原因,一方面不排除有体现自己存在感的因素,确实想给不同阶段的自己留下一些人生印迹;但另一方面,自己确实希望能将个人对一些问题的思考沉淀下来,能给后人以启发。毕竟,自己具有一定的工作阅历,对一些问题关注的视角确实与高校的老师们还是有所不同,看到大量学术文章远离于实践之外,总希望能尽个人微薄之力有所纠偏、有所匡正(可能有些痴心妄想)。
自己工作三年之后,给自己定下的年度目标就是发表篇学术文章,结果终于梦想成真,在一本行业内的北大中文核心期刊(当时对核心期刊完全不懂,之所以投该刊,纯粹只是当时只知道这一本学术刊物),发表了自己平生第一篇学术作品。第一作者和第二作者都属了领导的名字,虽然文章完全是个人一力完成,但自己只署名第三作者。此后,一直忙于俗务,过了好多年。前几年年,自己从热线转到了冷线,有了更多思考的时间,同时,也是为了评副高职称的需要,两年间陆续发表了5篇文章,其中2篇发表在了cssci,1篇发表在了c扩,另外2篇发表在了普刊。当然发表的cssci期刊都属于比较末流的刊物,投稿权威期刊的努力始终无功而返。今年,又陆续投了三篇,目前只有一篇普刊有回音(该文是该普刊主编的约稿),另外两篇屡屡碰壁,也愈加体察到个人学术积累还是相当不够。同时,单位对我发表与工作“无关”的学术论文的行为也持不支持态度,不少人说我是不务正业。而个人的副高职称也已经顺利评上,未来评正高职称与论文发表与否基本没有关联。综此种种,愈加有种对学术心灰意冷的感觉,觉得自己业余搞学术,不仅路途艰难,而且充满孤独与委屈。看来,我真的该回归那种学术圈外正常人的正常生活,与学术研究告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