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时代还需要英雄人物吗?唐山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开平区分局  赵本东
李光耀的逝世引起国内很大反响。时势造英雄,英雄引领时代。但在和平时代还需要英雄吗?回答是肯定的,只是和平时代因为对英雄的呼唤不那样迫切而已;但不提倡英雄主义,而应提高民族整体素质,以科学民主决策逐步替代英雄,体现人民共和, 使社会稳健向前发展。
1 群众史观与英雄史观的统一
领袖与群众到底谁创造了历史?多年来学术界对这一对立的观点一直在争论不休,中间观点是共创论。本文提出协同论:领袖带领群众创造了历史,属于分工协作关系二者互为依存、相互利用的关系,且缺一不可。象以前那样把二者人为地分割开来,片面强调一方面的力量、夸大一方面的作用;或者是以政治标准来画线,认为领袖创造历史论是资本主义理论,认为群众创造历史论是社会主义思想,都是有失偏颇的。协同论与共创论区别是前者了强调分工协作;而共创论强调“一起”,就可能存在贡献大小、谁主谁次的问题。协同论给出了共创的机制。
英雄史观和群众史观的争论的关键在于:英雄史观不是不承认群众的作用,而是认为英雄的作用才是更主要的;群众史观是针对英雄史观的,它也不是不承认英雄的作用,而是认为英雄的作用是次要的,群众的作用才是主要的。所以两种观点争论的实质是,英雄和群众哪个为主、哪个为次。这种主次之争的实质是价值之争。而所有的价值之争,几乎都是无结果的泥潭。
领袖带领群众创造了历史,领袖和群众二者是相互协作关系。二者在创造历史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不同:领袖总体规划方案,群众是总体规划方案的执行者。两个作用是不同的,是不可以相互替代的,所以遵从乘法关系。
历史的创造=总体规划方案的设计×总体规划方案的执行×社会环境×其它
也可表述为:
历史的创造=英雄×群众×社会环境×其它
没有领袖的总体规划方案,群众不知道如何去做,历史创造就会等于零,领袖与群众谁也离不开谁,是相互依靠关系;有了总体规划方案,没有群众去执行,总体规划方案只会被束之高阁,革命也不会成功。设计和实施缺一不可。
历史的创造是一个庞大的工程,以领袖的时间、精力、能力是不可能自己去执行自己的总体规划方案;群众没有水平设计总体规划方案。由于能力、精力的限制,领袖和群众所做的工作是不可以相互包揽的。所以领袖脱离群众或群众脱离领袖都创造不了历史,英雄史观和群众史观都是片面的。历史只能是英雄和群众共创。
有史以来,还没有一个没有领袖领导就可以革命成功的例子,也没有一个光杆司令取得革命成功的先例。
中国古代元朝、清朝和日本侵华,由于蒙古和后金出了成吉思汗和努尔哈赤这样的领袖,把本族群众凝聚起来,分别用了只占汉族军队十分之一的兵力就把当时没有英明领袖的汉族打得落花流水。抗战初期日本侵略中国总兵力才38万人,却把有着几亿群众和数百万军队的中国打了个不亦乐乎,什么原因,中国当时没有英明领袖!毛泽东作为成功的领袖人物,率领着一大批精英人才依靠群众,不仅和国民党一起打跑了日本军队,还把有着800万正规军的国民党蒋介石赶到了台湾海岛。
之所以会存在英雄创造历史和群众创造历史的争议,其根本原因是认为:
历史的创造=总体规划方案的设计+总体规划方案的执行
这样的话就可以比较谁的作用大,作用大的就是历史的创造者。不同立场的人就会有不同的意见:有的认为英雄的作用大,自然得出英雄创造历史的结论;有的认为群众的作用大,自然得出群众创造历史的结论。
在历史的创造中,英雄和群众的作用不一样,作用不一样是不可能比较出作用的大小,英雄和群众是相互协作的关系、是相乘关系。在乘法关系中,各因子无主次之分,只有关键有否之分,例如长和宽对矩形面积无法说哪个贡献大,而只能说宽对面积的影响更关键、敏感。所以争论是谁创造了历史是没有意义的,不会有最终结论的。
俗话说得好:“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如果按照乘法中关键因素去判定,比较薄弱的环节对结果的影响更大,那么无疑英雄史观会占上风。
2 时势造英雄
战乱使人们的生活水平急剧下降,也即客观环境急剧变差,为使生活恢复正常,必须增大其他因子的值,而群众的认知水平平均不高而又稳定,只能期盼、呼唤英雄人物的出现。此谓时势造英雄。
3 群众对英雄人物(或政党)的选择
同一时代可出现多个英雄人物或政党,而群众是唯一的。也即:
历史的创造=(英雄1+英雄2+……+英雄n)×群众×社会环境×资产×其它
面对多个英雄,不同的群体(或阶级)因为地域或利益、理想而追随不同的英雄。上式变为:
历史的创造=英雄1×群体1×资产1+英雄2×群体2×资产2+……+英雄n×群体n×资产n
各英雄引领相应的群体及可利用的资产参与历史进程,存在此消彼长,其中还可能在势均力敌的时候产生冲突引发战争。各方理论上没有绝对的优势,只是谁顺应了历史潮流,谁成功的可能性就大。不一定英雄代表了大多数人的利益就能成功,因为还有资产、社会环境等因素。例如陈胜吴广起义虽然代表了大多数人的利益,但起义还是失败了。
共产党做为无产阶级的政党,应占在群众一边。因为群众是唯一的、没有选择余地,而英雄(政党)是多选的,你不占在群众一边代表群众利益而去占在权贵群体一边,群众就会追随别的英雄(政党)去了,所以想取得领导地位英雄(共产党)就必须占在群众一边,让群众选择你。这也可成为我党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
4 和平时代依然需要英雄人物
和平时代客观环境良好,人们生活水平稳定,对提高的欲望不强烈,对环境改变的欲望不强烈,所以期盼英雄人物的出现不强烈。但社会是发展的,各国的发展水平也不一样,所以对社会发展的愿望还是存在的。按照正态分布,和平时代同样存在群众的认知水平平庸问题,要社会快速发展,高超其他国家,还是需要社会精英引领或具有先进性的政党引领。所以保持我党的先进性是必须的。尤其是在改革过程中还会遇到各种各样问题和困难,更需要党的领导。
英雄在起引领作用的同时,容易一意孤行甚至专制,政治错误的自我修正能力差,容易产生重大而持久的政治错误因为英雄在乘法中以因子形式出现。推崇英雄主义还易导致个人崇拜及独裁。为此不宜倡导成为英雄,而应向科学、民主过渡。
4.1 加强国民教育
加强国民教育,以提高民族素质水平的提高,使正态分布的标准偏差减小,精英与普通民众的差别缩小,从而提高国民参政的能力和自信,表达自己的意愿体现自己的权利;使国民不盲从、不期望明君、不依赖青天,不主动放弃自己的决策权而请求有决策能力的一部分人或一个人来为他们做主。
4.2 发挥智库作用
当今社会高速发展,社会日益庞杂,凭领导者和几个参谋不足以应对,必须发挥智库作用使决策科学化。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健全决策机制和程序,发挥思想库作用”实乃明智之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是党和ZF科学民主依法决策的重要支撑。发展智库也是行业分工的体现。
4.3 完善民主
民主因参与人数众多、全面,与几个人决策相比,结果会更稳妥,虽然具有低效率的缺点。一个项目的最终结果=(目标值×安全系数-成本)×效率。效率和安全系数往往成反比的,我们追求的是安全与效率兼顾,应取乘积的最大值。
任何政党都只能代表部分群体的利益,全民政党是不存在的,党的英文词根pars为部分的意思;而国家是全体国民的,各群体的利益诉求应以民主方式解决,以达到利益均衡。这也要求完善民主。重大事项总体规划方案的制定过程应该按照执政党的党代会、政治协商、人代会表决的次序进行,体现人民共和,这样会更稳妥。
发挥智库作用、完善民主使历史创造=(科学×民主决策)×执行×社会环境×其它,以科学×民主决策最终替代英雄。
不提倡英雄主义不是简单的中庸之道,而是从提高整体国民素质为基础,使社会稳健向前发展。
5领导者与首长
英雄人物起领导作用。领导的本义是带领并引导朝一个方向前进,其本质是影响。只有高水平的人(或组织)才有能力起领导作用,即这个人(或组织)必须有先进性。领导者必需有权威而不是权力,群众才会跟着走。领导地位不是赋予,而是自然形成的,因此没有领导权之说,例如学术权威。首长(或者行政长官)的地位是赋予的,按照既定职权和程序行使命令。领导者是称谓,首长是职位。通常首长需要高水平者担任,因此常将领导者推举或任命为首长,即首长=领导者×授权;不能因此将领导者与首长混为一谈。首长的对象是组织机构,包括ZF和组织、政党;领导者的对象是群众。首长在组织内行使职权,而领导者的影响不受范围限制。领导者可发出号召而不是命令,首长发出的是命令。跟随领导是自愿性的,而服从首长的命令是强制性的,因此不能将领导者不通过法定程序直接变成首长而行使职权、不能把领导者的意见不经法定程序变成命令。领导者可凭借其影响开展组织工作以实现其主张,而不是通过行政命令来实现。领导者与首长身份不同,但可以相互转换。领导者经一定程序可以成为首长,首长因业绩突出而树立威信成为领导者。
分清领导者与首长的关系是分清党政关系的关键。
6如何对待不需要领导者的人
国民按照追随执政党与否分为追随者、中立人士和异见人士三类。既然领导者的号召对于组织之外的人不具备强制性,那么对于对于中立人士、异见人士就不具有强制性,也即这两类人的存在是合理的不追随领导者也是允许的,异见人士的反对也是可以理解的,限制、打压异见人士则是不合理的。异见人士及其意见的存在也符合辩证法的,世界本来就是对立统一的,没有异见人士反倒不正常。如何处理异见人士的意见?由人民抉择!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对执政党的意见和异见人士的意见经表决进行抉择。一切为了人民就必须一切听从人民。国家是全体人民的国家,包括异见人士;由民做主而非为民做主,领导者只起引领作用,事项最终由人民决定。异见人士的思想可由人民自己决定是接受还是否定。执政党可对异见进行辩论,使执政党的追随者更加坚定、使自己更具影响力、号召力,辩论可使各方观点相互影响甚至可能达成一致,少走弯路,减少摸石头过河的时间,利国利民。对于中立人士可争取。
对于组织内的不同意见人士按照党内派别对待,不应按照异见人士对待,因为不同派别之间虽然意见不同,但其宗旨是同一的,在组织上还是同一组织,对于这类人可按照组织内的约定(规定)处理,组织外之人无权干涉。
当然如果异见人士采取实际行动危害到了国家安全,则应按照法律予以处理。
既然现时代仍需英雄,抉择可使更优秀的英雄胜出,为执政党所用,引领国家更快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