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跨学科讨论区 哲学与心理学版
1418 0
2010-09-27
看得多了,听的多了,渐渐的开始对理性有所警惕了。
当我们面对困难,或者情绪失控时,通常情况下,我们会悄悄告诉自己:要保持理智!不要冲动,一失足成千古恨呀。
好吧,这确实可以帮助我们减少更多的损失。就像以前提倡的那样,遇到落水儿童,我们必须先在脑海中涌现出各种英雄人物以给自己鼓励,似乎没有这些人物的鼓励,我们不可能做出英勇的事件,因此,我们将英雄人物的事件与自己做出的实际行动结合在一起,并用因果关系链接。这样以来,似乎是,只要想到英雄的事件,就必然会导致我们做出行动。可偏偏是,我们把能够想到的所有的英雄全都回顾一遍依然于事无补,而主宰我们行动的却是被我们抛弃的感情,难怪尼采会说:“理性是感情的奴隶。”
能够让理性起作用的是人类思维先天存在的因果范畴,动用理性,就意味着用因果律来规定你所看到的一切。可怕的是,理性的因果在感性的现实中往往是行不通的。让我们再来看看那个老问题——鸡生蛋,还是蛋生鸡。鸡与蛋的是一个因果范畴的两个主体,在理性的思考下,这将成为一个自洽的系统,周而复始,无穷尽也,仅仅通过理性的推导,不可能有进一步的发展。如果仅仅是这样,我们完全可以“换个角度,再来一次”,但是理性通常会推导出一种排他的结果,这种结果的现实化将带来很大的问题。例如,为了让经济发展,我们可以理性的推导出最大的发展速度,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理性会本能的排斥一切有碍经济发展的因素,如现在的环境问题,收入两级分化问题,社会道德感缺失的问题,都是一味的用理性思考的结果。如果大家不信,那么你可以同样理性的思考一下,我相信在当时的环境下,你会做出同样的决定,而一但出现问题,理性将陷入“鸡生蛋,蛋生鸡”的两难困境。
也许,我们该更感性的看问题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