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809 2
2015-09-30
第四个问题:高利率未必能够抑制通货膨胀,这是新观点
厉以宁过去传统观念里通货膨胀是由于投资太多、消费太旺等原因导致的需求过大造成的。这种形势下能够用紧缩的办法来解决通货膨胀问题。70年代初在美国发生了滞 胀,一方面是通货膨胀,另一方面是失业,失业与通货膨胀并存。于是当时主流派经济学家都感到不知所措,因为按照传统的凯恩思理论总需求大了就是通货膨胀, 总需求小了就有失业,所以通货膨胀和失业是不可能并存的,70年代出现的二者并存就是滞胀。当时的美国总统尼克松找那些主流经济学家,想办法研究为什么有 滞胀。当时经济出现了两种垄断力量,一种垄断力量是工会,工会认为他能控制工人的行动,他坚持一点就是工资必须刚性,就是工资只能升不能降,工资降了罢 工。但经济上还有一种垄断力量是跨国公司,跨国公司认为价格是他控制的,所以他有价格的刚性,价格只能上升不能下降,东西销掉也不能下降。两种刚性的同时 存在,于是经济生活中就像小孩玩的跳背游戏。经济学家主张去按住小孩,如果两个手把两个小孩全按住了那工资和物价就都跳不起来。这完全是违背市场经济规律 的观点,但尼克松居然接受了。他实行了新经济政策,这就是70年代美国著名的工资冻结、物价管制的措施。后来搞不下去,尼克松的政策就破产了。

到20世纪80年代里根总统接受了供给学派的观点,因为主要的问题在供给,供给有问题才出现这样的结果。通过创新产生更多新产品,集中创新成果带动经济增 长,美国从80年代以后经济摆脱了停滞,通货膨胀也解决了。这个经验告诉我们不能短视。今天的通货膨胀,就是投资过多、需求过大造成的,该投资就得投资, 银行该放低利率就放低利率,才能适应新经济。“钱荒”怎么来的?我在浙江专门为这个问题走了好几个市考察,它不是货币供应不足,M1、M2的供应都挺多 的。“钱荒”主要是贷款难。银行感到民营企业靠不住,如果贷款收不回来问题就大了,所以就找国有大企业来贷款,就找他信得过的国家独资的企业贷款。可是这 些国有企业并不需要这么多钱,贷款利率还低,那怎么办呢?转放出去,把钱转放出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5-10-1 09:48:21
还是将励语录转过来的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0-1 10:11:01
曹国奇 发表于 2015-10-1 09:48
还是将励语录转过来的好,
什么意思?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