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的选拔和使用
公司在经营发展的道路上,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企业发展越快困难越脱出的是管理人员的短缺,所有的企业都会面临,也是一时难以解决的困难。破解的方法是未雨绸缪培养员工,考核激励选拔员工,适时适度引进人员,机制优化调动人员。
培养员工是一项长期工作,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培训的目标是通过不断提高员工的知识水平、工作能力和能动性,使员工达到管理者的目标。所有的员工都要进行内部培训,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1.岗前教育:公司新入职人员均应进行岗前教育,使新入职员工了解公司的企业文化、经营理念、公司发展历程、管理规范、经营业务等方面内容。 2.岗位技能培训:根据公司的发展规划及各部门工作的需求,按专业分工不同对员工进行岗位技能培训,由各部门提出年度岗位技能培训计划报人力资源部,由人力资源部根据需求统筹制定培训方案,由人力资源部会同公司各部门共同安排实施。各部门也可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对员工进行小规模的、灵活实用的培训。同时各部门经理应经常督导所属员工以增进其处理业务能力,充实其处理业务应具备的知识,必要时应指定所属限期阅读与专业有关的书籍。3.外派培训:培训地点在公司以外,包括参加各类培训班、员工及专业人员外出考察、商学院培训等等。
考核激励选拔员工应坚持公开、公正、公平与平等、竞争、择优相结合的原则,以岗选人而非以人设岗,业绩考核是首要,但也要多方面考察了解该员工是否认同公司的企业文化、经营政策,有较强的责任心和事业心;能否遵守公司的规章制度,尤其是财务管理制度,做到正派廉洁。考察了解后,从个人素质、合作能力、处理能力、发展潜力方面测评打分,择优公示通过才下文提拔任用。
公司应根据当前需要,岗位需求引进外部人员,他们大多能委以重任,会给公司带来新管理理念、管理方法,促进企业发展,但是经常也会事与愿违。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对公司的忠诚度,因为他们考虑较多的是发展平台和薪酬水平,短期行为较多,与公司休戚与共的时间较短,一旦遇到这两点与自身要求有相差,随时可会跳槽;二是对公司规章制度、内部控制规范认识不足,遵守不到位。他们在很短的时间内担任重要管理岗位,未到基层实习,基层的经营情况、员工状况缺乏了解,决策和经营实行时又未能民主协商,经营效果大相径庭,会给公司造成大的损失。对于引进的外部人员也需岗前培训了解公司的企业文化、经营理念、公司发展历程、管理规范、经营业务等方面内容,还要到基层锻炼实习,大的经营决策和执行要民主协商,减少公司经营风险。
优化组合管理人员实行优胜劣汰原则,体现优秀者升,平庸者下,违纪者淘汰。为了公平、公正、公开,要实现多部门、多员工的考核,让监管部门和员工能直接参与监督。较高层次管理人员的考核还需公司老总赏罚分明,制定并执行奖励机制,有功则赏,有过则罚。既要能够奖励有功的默默无闻的高层管理人员,又要惩罚有过的赫赫有名的高层管理人员,这样可以提升公司的业绩,增强中下层人员的向心力。
归根到底,选拔和任用好领导,才是做好领导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