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摘自:网络
根据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报导,计算机安全专家克瑞布斯(Brian Krebs)建议,最好把旧登机证送入碎纸机,即使秀登机证会让办公室的同事羡煞你去度假,也不要把登机证的照片贴上社群媒体。
克瑞布斯在个人部落格中表示,他的读者寇瑞(Cory)心血来潮将朋友贴在脸书(Facebook)上的登机证截图,上传一个免费条形码解读网站,结果发现不少个资在上头。
寇瑞告诉克瑞布斯:「除了姓名、飞行常客账号,和其他个人标识信息,我还可以取得他那天搭乘汉莎航空(Lufthansa)航班的计算机代号(record locator)。然后,我连上汉莎航空网站,键入他的姓(二维条形码内的数据),以及计算机代号,然后成功进入他的整个账户。不但能看到这架航班,还可以看到他在星空联盟(Star Alliance)飞行常客计划中已订的之后航班。」
除了个人飞行旅游纪录外,2维条形码中也包含个人的联络人信息。如果这些信息流入他人手中,会有哪些风险?
克瑞布斯指出,拿到这些数据的人可以窜改旅行计划,取消航班或更改座位,甚至还可以重设登入飞行常客账号的密码。这些帐户数据有助于有心黑客侵入其他账户。
根据CBS,这些资料也可能透露个人住家地址。
2006年,英国「卫报」(Guardian)撰稿人波根(Steve Boggan)把从伦敦希斯罗机场(Heathrow)垃圾桶捞出的登机证,进行基本上和寇瑞方式一样的实验。他利用从登机证上取得的数据,获得乘客的护照号码和出生年月日等资料。有了这些数据,波根很快就在网络上找到这名乘客的住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