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008-12-9 16:00:00
我想提醒楼主一下的是:如果把吃饭也解释为劳动的话,那你到饭店吃完饭后,是不是还得向饭店老板要点钱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9 16:01:00

大哥,我佩服你!您就是咱中国版的堂吉诃德,我给您在这加油助威,您要是觉得孤独,我就当中国版的桑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9 16:55:00
不是狂妄,就是有点傻,不过,楼主的精神要鼓励!!!希望有一天,楼主能骄傲地说:我怎么怎么样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9 17:05:00

请问 “我在田间拉了一砣屎”是不是劳动?

满足外界需求  我在施肥 

也是理性的  也是人类劳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9 18:21:00
以下是引用刘保强在2008-12-9 16:00:00的发言:
我想提醒楼主一下的是:如果把吃饭也解释为劳动的话,那你到饭店吃完饭后,是不是还得向饭店老板要点钱呢?

你从哪里得知劳动一定能换钱的?你又难道不知道,你到饭店吃饭是饭店满足你的需求,不是你满足饭店的需求吗?以后这样的无知问题请不要再提!你自己先想清楚再问吧。你如果想就吃饭问题,说清楚,开个新贴,我上穷碧落下黄泉都陪你!但请不要在我的这个贴子中再发这样的无聊贴,降低我这个贴子的含金量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9 18:25:00
以下是引用startyxf在2008-12-9 17:05:00的发言:

请问 “我在田间拉了一砣屎”是不是劳动?

满足外界需求  我在施肥 

也是理性的  也是人类劳动

阁下不是讨论真理的态度,因为你连“对外界的需求”和“外界的需求”都分不清楚,看来有点儿智障!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9 18:41:00
以下是引用yjvjfkhkfkhk在2008-12-9 18:21:00的发言:
以下是引用刘保强在2008-12-9 16:00:00的发言:
我想提醒楼主一下的是:如果把吃饭也解释为劳动的话,那你到饭店吃完饭后,是不是还得向饭店老板要点钱呢?

你从哪里得知劳动一定能换钱的?你又难道不知道,你到饭店吃饭是饭店满足你的需求,不是你满足饭店的需求吗?以后这样的无知问题请不要再提!你自己先想清楚再问吧。你如果想就吃饭问题,说清楚,开个新贴,我上穷碧落下黄泉都陪你!但请不要在我的这个贴子中再发这样的无聊贴,降低我这个贴子的含金量啊!

原来先生的劳动不一定能换钱呀!怪我无知!在这里向先生道歉了!好的,关于吃饭问题,我一会开个帖,向先生学习一下!

另外,请教先生一下:讨饭是不是劳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9 19:16:00
我在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经常课本上很多地方是错误的,同时还指责老师的不是,而且认为数学上的难题都非常简单,上了大学以后觉得自己非常好笑。兄弟,别在这里耍了。我也是安徽人,别把安徽人的脸丢大了。要说话,至少要知道经济学,看了你的文章,我以为你对一些基本的概念和变量关系都没有弄明白。兄弟,等看懂了在说吧,88.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9 19:56:00
以下是引用yjvjfkhkfkhk在2008-12-9 14:32:00的发言:
以下是引用林汉扬在2008-12-8 18:50:00的发言:

呵呵!刘先生:好久没有讨论了!不知道用你的理论如何解答下面这一道简单的算术题 ?请赐教!

在一个与世隔绝的小岛屿上居住着两个人一个叫做张三一个叫做李四,现在我们假设张三是生产大米的,每天能够生产大米3公斤;李四是生产牛肉的,每天能够生产牛肉3公斤;

某一天两人对大米与牛肉的必要使用价值量分别是张三大米2公斤量、牛肉1公斤量;李四大米1公斤量,牛肉2公斤量;现在,请问:两人应该怎么样合作生产分配或者交换才能合理?(假设一切过程都是完全信息,0交易费用的)

这道题用效用理论任何解决,用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又任何解决?用你自己的价值论又任何解决?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http://www.pinggu.org) 详细出处参考:https://bbs.pinggu.org/b4i388852p3.html

-----------------------------

林兄,这个题目中,首先,什么是必要使用价值量?我只听说过必要劳动时间,没听过必要使用价值量。其次,你只说了张三/李四的生产量,没说他们的消费量,我怎么知道他们有没存粮?有存粮和没存粮交换的结果会不相同的。第三,你问的问题有问题,“怎么样合作生产分配或者交换才能合理?”生产、分配、交换是不同的概念,不知道你到底提的问题是什么意思。

但是我想我还是作一些个解答吧。解出之后,林兄想必不会生气吧

我先把你的题目改一下:假设某封闭的岛上有甲、乙二人,甲每天有且只有生产大米3千克,乙每天有且只有生产牛肉3千克,问二人在自然状态下会如何进行交换?

答:第一种情况:甲没尝过牛肉的味道,乙没尝过大米的味道,且彼此不好奇;则此时甲对牛肉没有需求,乙对大米也没有需求,甲、乙二人不会进行交换。

第二种情况:甲对牛肉有需求,乙对大米没有需求,由于乙对大米没有需求,所以甲的大米不能与乙的牛肉交换,此时会产生二种结果,一是甲抢夺乙的牛肉,或者杀了乙,然后再吃牛肉,二是甲、乙不能交换。反之,如果乙对大米有需求,而甲对牛肉没有需求,则同理会产生相反的结果。

第三种情况:甲对牛肉有需求,乙对大米有需求,那么,甲与乙可以进行交换。在交换的情况下,我可以给出牛肉与大米的交换的比例公式。在这里用公式不好写。我给出结论吧,假设甲一次性对牛肉的最大需求量(就是指从胃里空空到吃得呕吐之间的量)为2千克,一次性对大米的最大需求量为1千克,乙一次性对牛肉的最大需求量1。5千克,对大米的需求量也为1。5千克,且交换双方没有大米和牛肉的存量;并且,1千克牛肉包含的价值量等于1千克大米包含的价值量。则可以知道在这一次性交换中,交换的比例为10大米等于7牛肉;且甲获得的牛肉量为14/9千克,付出的大米量为20/9千克;乙获得的大米量为20/9千克,付出的牛肉量为14/9千克。

在第三种情况中,我故意将双方的最大需求量设为不相等,就是说任意情况下的交换,我都能够给出答案,只要我知道最大需求量,和各自的当前需求量或当前满足量。不过拜托林兄在出题时还是给得规范一些,条件多一些,名词解释也有必要给一些,否则考验人的发散思维哎!


必要就是必须需要的意思,超过部分是剩余。必要使用价值量就是必要消费量,在一定单位时间没有达到必要消费量就不是效用最大化,如果按照马克思的理论逻辑,必要使用价值量是必要劳动时间对应的必要生产量,超过部分是剩余产品的使用价值量或者剩余劳动时间。

当然,如果我这种表达可能令刘兄没有看明白,在下可以修改一下表达方式:

在一个与世隔绝的小岛屿上居住着两个人一个叫做张三一个叫做李四,现在我们假设张三是生产大米的,每天能够生产大米3公斤;李四是生产牛肉的,每天能够生产牛肉3公斤;

某一天张三对大米的必要消费量是2公斤量、对牛肉的必要消费量是1公斤量;李四对大米的必要消费量是1公斤量、对牛肉的必要消费量是2公斤量.。现在,请问:两人应该怎么样合作生产分配或者交换才能合理?(假设一切过程都是完全信息,0交易费用的)

这道题用效用理论任何解决,用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又任何解决?用你自己的价值论又任何解决?

现在,应该明白了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9 20:10:00

第四个问题,对劳动的度量问题。

 

   对劳动怎样度量?劳动一方面满足人们的需求,所以对劳动的度量可以从效用着手,用人们对劳动的满足量来进行度量;另一方面,在劳动的过程中,人们总是付出人自身的能量,这种能量本来贮存在人们的身上,一旦劳动就会使用出来,当然不劳动也会消耗,但是消耗的少。这种在劳动中人自身的能量的消耗,就称为价值量,是对价值的度量。所以,价值不光来源于劳动,而且价值还来源于劳动者自身。从这二个方面入手,我们可以这样度量劳动:一方面劳动者满足劳动的需求,称为劳动的效用量简称劳动效用量;另一方面,劳动者由于付出劳动而损失了另一部分代价,称为劳动价值量。

   但是,用劳动效用量和劳动价值量就能够完全能够描述劳动了吗?不能,因为我们还需要知道劳动效用量与劳动价值量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劳动效用量与劳动价值量之间是存在着内部矛盾的。劳动效用量怎么产生的?付出劳动价值量产生的?劳动效用量来源于人们的劳动能力,试问一个哑巴,如何能够发挥唱歌的劳动效用量呢?

   这个劳动能力就称为劳动生产力。劳动能力随着劳动的进行而不断变化,从一开始不在劳动状态,到劳动的颠峰状态,再到劳动的低谷状态等等,劳动状态越强,说明劳动能力越强,此时相同的劳动价值量下得到的劳动效用量就越大。所以劳动能力或者说劳动生产力可以通过单位劳动价值量下的劳动效用量来表示出来!

    对劳动的度量,就叫做劳动量,劳动量总是同时包含两个方面的因素,劳动效用量和劳动价值量,而联系劳动效用量和劳动价值量的就是劳动生产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9 20:28:00

很好很强大!出来同情一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9 20:57:00
以下是引用yjvjfkhkfkhk在2008-12-8 15:16:00的发言:

nofear以为我没看过心理学吗?我若不参考过心理学也不敢这里说什么需求!我在一开始就说需求和人的活动是无法定义的两个概念,我认为需求来源于人的活动,你可能反过来认为人的活动来源于需求或者说动机,都可以,不过我是唯物的,我不会认为人的动机是无源之水天上来!人的需求同样也不是!

西方经济学中暗含着需求无极限的含义,这可以从两个例子中看出,一是关于理性人的假设当中,有一个说的是:人们总是希望物品的多而不是少,这个假设含着一种意思,即如果有可能的话,人们总是希望无限多的某种商品。还有一个例子是需求-价格曲线,任意一条需求-价格曲线当中,如果令价格趋向于0的话,需求量就意味着无穷大,这也能反映西方经济学中的这种思想。所以需求无极限是西方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思想。当然,没有一个作者会傻了直接写出来找骂的!我自己也不应该直接写出来找骂。。。。。。


需求不是来源于人的活动,而是人的活动来源于需求。

其实人的一切活动都受大脑分泌的化学物质控制,无论是快乐,还是痛苦,都来自于这些化学物质。

生命为什么会有快乐和痛苦?这是因为这是一种适应环境的机制。所谓快乐,就是受到奖励的感觉,所谓痛苦就是受到惩罚的感觉。所谓奖励就是使提高生命体进行特定行为的机制,是一种正反馈机制;所谓惩罚就是降低生命体进行特定行为的机制,是一种负反馈机制。

在进化的过程中,一开始生物受到奖励、惩罚和它的行为的关联是随机的,但是不适应环境的的行为-奖励关联,导致这种基因被淘汰,结果剩下来的就是奖励、惩罚机制和行为的关联适应环境的了。比如说,如果有的动物,饿肚子感到快乐,那么它就会被淘汰,而吃饱肚子感到快乐的就生存下来了。

而奖励和惩罚,都是化学物质的控制。

高等动物和低等动物不同,还有学习能力,通过学习,能后天产生在什么情况下奖励和惩罚的机制。比如,被被人赞扬,人同样会产生化学物质,这就是后天习得的。

即使是今天,很多受到奖励的行为也不一定都是适应环境的,比如吸毒,就是通过药物直接或间接产生让人快乐的化学物质,但这个行为可能对人有害(其实不是所有的毒品都对人体有害)。后天习得的也不一定都适应环境,比如一个自闭症的患者,和人交往的时候,受到的是化学物质的惩罚。

所以,其实不是需求来源于人类活动,而是人的活动来自于需求,而需求来自于化学物质的分泌,化学物质分泌的机制一部分来自先天的基因,一部分来自后天的习得。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2-9 20:59:06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9 22:06:00
nofear,如果你这样认为,我也没办法,观点不同时应求同存异!周总理的意思我们还是要遵守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9 22:14:00
以下是引用yjvjfkhkfkhk在2008-12-9 22:06:00的发言:
nofear,如果你这样认为,我也没办法,观点不同时应求同存异!周总理的意思我们还是要遵守的。

呵呵,这可不是我的观点,是心理学的观点。在心理学的三个分支领域都可以找到这方面的论述:比较心理学、进化心理学和人类动机研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9 22:17:00
唉..........不送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9 22:59:00

看着 标题!

我很 亢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9 23:09:00
听口气 就不谦虚 内容就不用看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10 00:02:00

这方面研究不多,精神可嘉,赞一个

路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10 06:11:00
一个产生"巨人"的时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10 19:07:00

第五个问题,优先度和优先权

 

   优先度,就是指单位价值量下的新增满足程度,所以又称为新增满足优先度。优先度是一种权重,表示此种需求的各种不同满足途径的先后顺序,优先度越大,则此种满足途径就越大。举个简单的例子,你口渴时面前桌子上有一杯水和旁边桌子上也有一杯水,你通常会选择自己面前的一杯水。为什么呢?因为根据优先度的定义可以知道:你进行满足的过程中,喝面前桌子上的一杯水的优先度大于喝旁边桌子上的优先度。

优先权,就是指所有优先度中最大的优先度的权限。因为人们在选择满足需求的途径中,总是选择最大优先度的权重,所以具有最大优先度的满足过程才会被人们实施。这种人们总是选择最大优先度的性质,就是优先权。比如,局长没有县长大,县长没有市长大,市长没有省长大,为什么呢?因为他们管理的优先度不同。当进行同一事物的管理时,人们就会根据优先权进行管理,省长管市长,市长管县长,县长管局长。从这里可以看出,优先度和优先权的量化是一般的经济学著作达不到的高度,而且我是通过需求和满足以及价值这样简单的经济学术语表达出来的,足以成为管理科学的基础。

优先度和优先权不光是管理科学的基础,更是人们相互比较的重要内容,仅次于需求程度。人们通常所说的产权、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管理权等等权限就是优先权在不同层次的人们之间的相互比较的产物。所以这个命题足以将产权和管理科学的基本原理纳入其内。

 

----------

我是认真的,不是开玩笑。请不要以玩笑的态度来看待我的这个贴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10 19:24:00
楼上的是不是这个意思:劳动量(焦耳)*劳动能力(效用/焦耳)=劳动效用量(效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10 19:41:00

第六个问题:需求程度和优先度决定人们的主观判断,进而决定人们的劳动行为

 

需求程度决定人们的主观判断,已经在前面需求程度的解释中说明了。优先度决定人们的主观判断,已经在优先度的定义中给出说明了。然而根据劳动的定义,人们的劳动是在理性思维的支配下进行,所以人们的主观判断决定着人们的劳动行为。

    为什么,我们无法判断一个疯子的行为?因为他的主观判断是非理性的,所以没有规律可循。疯子为什么会发疯呢?不考虑大脑的生理因素的情况下,说明是由于他的大脑无法处理对各种需求程度和优先度判断。尤其是优先度,只有在逻辑思维的判断下才能判断得出,所以能够判断优先度的大脑思维必然是理性思维。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2-12 12:04:18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10 19:44:00
以下是引用nofear在2008-12-10 19:24:00的发言:
楼上的是不是这个意思:劳动量(焦耳)*劳动能力(效用/焦耳)=劳动效用量(效用)?

不是,我可不是做同意反复。

劳动价值量(时间)*劳动生产力(速度=位移/时间)=劳动效用量(位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10 23:08:00
以下是引用林汉扬在2008-12-9 19:56:00的发言:
以下是引用yjvjfkhkfkhk在2008-12-9 14:32:00的发言:
以下是引用林汉扬在2008-12-8 18:50:00的发言:

呵呵!刘先生:好久没有讨论了!不知道用你的理论如何解答下面这一道简单的算术题 ?请赐教!

在一个与世隔绝的小岛屿上居住着两个人一个叫做张三一个叫做李四,现在我们假设张三是生产大米的,每天能够生产大米3公斤;李四是生产牛肉的,每天能够生产牛肉3公斤;

某一天两人对大米与牛肉的必要使用价值量分别是张三大米2公斤量、牛肉1公斤量;李四大米1公斤量,牛肉2公斤量;现在,请问:两人应该怎么样合作生产分配或者交换才能合理?(假设一切过程都是完全信息,0交易费用的)

这道题用效用理论任何解决,用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又任何解决?用你自己的价值论又任何解决?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http://www.pinggu.org) 详细出处参考:https://bbs.pinggu.org/b4i388852p3.html

-----------------------------

林兄,这个题目中,首先,什么是必要使用价值量?我只听说过必要劳动时间,没听过必要使用价值量。其次,你只说了张三/李四的生产量,没说他们的消费量,我怎么知道他们有没存粮?有存粮和没存粮交换的结果会不相同的。第三,你问的问题有问题,“怎么样合作生产分配或者交换才能合理?”生产、分配、交换是不同的概念,不知道你到底提的问题是什么意思。

但是我想我还是作一些个解答吧。解出之后,林兄想必不会生气吧

我先把你的题目改一下:假设某封闭的岛上有甲、乙二人,甲每天有且只有生产大米3千克,乙每天有且只有生产牛肉3千克,问二人在自然状态下会如何进行交换?

答:第一种情况:甲没尝过牛肉的味道,乙没尝过大米的味道,且彼此不好奇;则此时甲对牛肉没有需求,乙对大米也没有需求,甲、乙二人不会进行交换。

第二种情况:甲对牛肉有需求,乙对大米没有需求,由于乙对大米没有需求,所以甲的大米不能与乙的牛肉交换,此时会产生二种结果,一是甲抢夺乙的牛肉,或者杀了乙,然后再吃牛肉,二是甲、乙不能交换。反之,如果乙对大米有需求,而甲对牛肉没有需求,则同理会产生相反的结果。

第三种情况:甲对牛肉有需求,乙对大米有需求,那么,甲与乙可以进行交换。在交换的情况下,我可以给出牛肉与大米的交换的比例公式。在这里用公式不好写。我给出结论吧,假设甲一次性对牛肉的最大需求量(就是指从胃里空空到吃得呕吐之间的量)为2千克,一次性对大米的最大需求量为1千克,乙一次性对牛肉的最大需求量1。5千克,对大米的需求量也为1。5千克,且交换双方没有大米和牛肉的存量;并且,1千克牛肉包含的价值量等于1千克大米包含的价值量。则可以知道在这一次性交换中,交换的比例为10大米等于7牛肉;且甲获得的牛肉量为14/9千克,付出的大米量为20/9千克;乙获得的大米量为20/9千克,付出的牛肉量为14/9千克。

在第三种情况中,我故意将双方的最大需求量设为不相等,就是说任意情况下的交换,我都能够给出答案,只要我知道最大需求量,和各自的当前需求量或当前满足量。不过拜托林兄在出题时还是给得规范一些,条件多一些,名词解释也有必要给一些,否则考验人的发散思维哎!


必要就是必须需要的意思,超过部分是剩余。必要使用价值量就是必要消费量,在一定单位时间没有达到必要消费量就不是效用最大化,如果按照马克思的理论逻辑,必要使用价值量是必要劳动时间对应的必要生产量,超过部分是剩余产品的使用价值量或者剩余劳动时间。

当然,如果我这种表达可能令刘兄没有看明白,在下可以修改一下表达方式:

在一个与世隔绝的小岛屿上居住着两个人一个叫做张三一个叫做李四,现在我们假设张三是生产大米的,每天能够生产大米3公斤;李四是生产牛肉的,每天能够生产牛肉3公斤;

某一天张三对大米的必要消费量是2公斤量、对牛肉的必要消费量是1公斤量;李四对大米的必要消费量是1公斤量、对牛肉的必要消费量是2公斤量.。现在,请问:两人应该怎么样合作生产分配或者交换才能合理?(假设一切过程都是完全信息,0交易费用的)

这道题用效用理论任何解决,用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又任何解决?用你自己的价值论又任何解决?

现在,应该明白了吧!

 

呵呵!先生好像还没有赐教呢?你自己改题目的答案我觉得不满意,可能是没有看明白我原来的帖子的缘故吧。

这道题我到处请教没人能答,不会也为难刘兄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10 23:20:00
以下是引用yjvjfkhkfkhk在2008-12-10 19:44:00的发言:
以下是引用nofear在2008-12-10 19:24:00的发言:
楼上的是不是这个意思:劳动量(焦耳)*劳动能力(效用/焦耳)=劳动效用量(效用)?

不是,我可不是做同意反复。

劳动价值量(时间)*劳动生产力(速度=位移/时间)=劳动效用量(位移)

我理解不了位移是什么概念(当然不是物理学的概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11 00:37:00
你到底去打了没有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12 11:39:00

呵呵!先生好像还没有赐教呢?你自己改题目的答案我觉得不满意,可能是没有看明白我原来的帖子的缘故吧。

这道题我到处请教没人能答,不会也为难刘兄吧?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http://www.pinggu.org) 详细出处参考:https://bbs.pinggu.org/dispbbs.asp?boardid=4&replyid=3585&id=393363&page=2&skin=0&Star=6

-------------------------

必要消费量,也就是说那个张三不消费牛肉就要死了?李四不消费粮食就要死了?是不是这个意思?如果是这个意思,那我还跟你讨论个P。你说呢?如果不会死,你怎么知道他们的必要消费量?必要消费量难道不应该是结论吗?你不知道西方经济学中有替代效用一说吗?还有你那个合作生产分配、消费,都不知道你在说什么,我怎么回答!拜托你要把问题想清楚再问好吗?

---------------------------

我不过有事,两天没来而已。你当我天天没事,上网陪你聊天啊!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2-12 12:02:01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12 11:43:00
以下是引用nofear在2008-12-10 23:20:00的发言:
以下是引用yjvjfkhkfkhk在2008-12-10 19:44:00的发言:
以下是引用nofear在2008-12-10 19:24:00的发言:
楼上的是不是这个意思:劳动量(焦耳)*劳动能力(效用/焦耳)=劳动效用量(效用)?

不是,我可不是做同意反复。

劳动价值量(时间)*劳动生产力(速度=位移/时间)=劳动效用量(位移)

我理解不了位移是什么概念(当然不是物理学的概念)。

这里位移就是物理学概念,我这是作个类比。位移对应的是效用,时间对应的是劳动价值量,速度对应的是劳动生产力。所以劳动生产力本身是有自身的含义的,不是仅仅是效用与价值量的比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12 13:58:00
以下是引用yjvjfkhkfkhk在2008-12-8 11:38:00的发言:

我觉得自己的文章――《新经济学的初步探索》的基本理论的自恰性、严密性、科学性、实践性已经到了完美无缺,无懈可击的地步!其中的基本假设和定义已经完全到了不用更改的地步。我的这篇文章,是运用数学中的集合论进行定义和基本假设的,其基本构造与《欧几里得几何》或《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完全一致。在我的这篇文章中,有一个基本的定义集,还有一个公理集;剩余部分构成了定理集、推论集和命题集。

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主要在微观经济学,但是人大经济论坛的微观经济学版块太安静了,我想他们的奶酪也该动一动了,所以我打算用这篇文章的基本思想去攻击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给他们找点儿刺激。时间定在下个星期一,微观经济学版块,到时候敬请观战。让他们见识见识,什么叫做经济学的优雅!

在这之前,我想先在咱们自己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版块向大家讨教一翻,让自家人先验验货。大家放心,咱不会像黄老先生、雷老先生或其他老先生那样,只会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版块动弹,到了西方经济学的版块,就成了软脚虾。

最后,嘿嘿,如果大家觉得还行的话,请记得向老师和同学推荐啊!

----------

如果想看我的真诚演出,只看带有序号的即可!有意见随时提。请关注5号命题:优先度与优先权。


看了题目吓一跳。但看了内容想发笑。

1、你的命题证明基本上没有采用正规数学证明,而是采用松散的启发式证明。但大部分只是解释,并不是证明。

2、你的公理化努力值得赞扬。西经的公理化过程已经完成,通常的写法是从拓扑角度写(见德布鲁)。你的公理化成果就用到了高中数学加导数,数学工具好像不足以支持你的公理化工作吧!

3、各种证明漏洞百出,看起来好像没有受过正规的数学训练。下面列举一个开头的例子(p3):

引理1:人的最大需求量或最大满足量的存在定理
证明:由于人的生命却是有限的,因此在有限的生命里,人们不
可能拥有对某事物无穷大的需求。所以人的最大需求量或最大满足量
是必然存在的。当然,人们的主观需求可以由于人们的意识对客观存
在的歪曲反映,表现为对某事物的无限的需求,但是最终会被人的客
观实践所否定。

如果要我来证明,怎么也得用一下分析课程中的确界存在性定理来证明,既方便又严格。看这证明,需求量好像是指个人的需求量。如果是个人需求量,有讨论的意义吗?一个人死了,需求量没有了,对于这个社会而言,总体需求量还存在。你这个体需求量我想不出有什么实际意义。西经中的需求量通常指总体概念。总体需求量有最大值吗?

再说你的个体需求量吧。以前贪污只是几十万就很多了,后来出现几千万,再后来是几个亿,吓死了。现在呢?几十个亿也是有的。你任意找到一个贪污犯A,其贪污金额数值M。在这个贪污犯A之后,过一段时间你总能找到一个贪污更多的贪污犯B其贪污金额大于M,那么从极限论角度看,这个序列是发散的。如果认为贪污金额代表了贪污犯对金钱的需求,那么即使每个特定贪污个体的需求是有限的,但不确定个体的需求量随时间变化也是无限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12 15:24:00

zerana说的好,这样才有点儿意思。

1、你的命题证明基本上没有采用正规数学证明,而是采用松散的启发式证明。但大部分只是解释,并不是证明。

你说的不错,但不论是什么方法证明,首先必须要求结论的正确性,证明过程没有错误就行,不存在好的证明方法、坏的证明方法一说。

2、你的公理化努力值得赞扬。西经的公理化过程已经完成,通常的写法是从拓扑角度写(见德布鲁)。你的公理化成果就用到了高中数学加导数,数学工具好像不足以支持你的公理化工作吧!

数学的公理化还完成了呢,有用吗?物理学的公理化,早在四百年前就完成了,能说明什么呢?物理学就不会进步吗?你告诉我,数学历史上存在着多少种公理化的数学体系?西经的公理化已经完成不等于马经的公理化也已经完成,西经公理化完成不等于西经是正确的!

3、各种证明漏洞百出,看起来好像没有受过正规的数学训练。

我不觉得我的证明有错误,如果光是形式问题而不是本质问题,不等于说我没有这个能力给西方经济学找点儿麻烦。

不过你的批评我会接受的,说的好。我证明的就是个体的需求,我没说整体需求啊,我有说吗?个体需求有限有错吗?

4.对了,反问您一句,牛顿当年好像就是用高中数学和微积分来完成物理学的公理化工作的,是不是?其实我说反了,是牛顿用公理化来完成物理学体系。正像我想通过公理化的工作来完成经济学体系一样,我不会为了公理化而进行公理化。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2-12 16:18:50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