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的融资问题
在我国,由于经济体制和金融制度等方面的原因,处于供应链中下游和地段的中小企业普遍面临融资难的问题,尤其是中小物流企业,融资更是难上加难。而货嘀嘀嘀这种创新的物流商业模式,为中小商贸和物流企业的融资渠道独辟蹊径,为破解小企业融资难的困扰提供了市场化的环境和机遇,使银行和供应链核心企业也有了参与的积极性。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原因
1)中小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
(1)信息不对称性。这是造成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和融资市场失灵的主要内部因素。金融交易能否成功即出资者的资金及其收益能否如约收回,关键取决于出资者对筹资者的信用、能力和投资项目的收益性等信息的了解程度。与大企业相比,多数中小企业会计制度不健全,财务管理水平低;信息披露意识差,对银行提供的报表也并非完全真实;中介机构对其经营状况的评估与审核难度大,不能为金融机构提供真实的财务信息,因而向外部出资者披露其经营信息也更加困难。
(2)企业经营的不确定性。各国中小企业普遍有着较高的倒闭率和歇业率。随着中小企业数量的迅速激增,优胜劣汰规则明显,生产存期能达到3年左右的中小企业仅有一半。中小企业经营的不确定性和较高的倒闭率,显然使外部出资者特别是向其发放贷款的银行面临着较大的风险,使其不愿意向中小企业提供资金。
(3)缺乏信用担保。中小企业自身规模小,资金实力不强,难以提供符合要求的抵押品。大部分中小企业存在着土地使用权产权不清,可以使用的土地使用权,依法有权处置的房屋等地上资产陈旧老化、净值偏低,依法可抵押的资产不足,造成抵押能力不足。由于一些中小企业存在较大的经营风险,也很难找到符合银行要求条件的担保人。
2)外部环境的原因
(1)间接融资体系的制约。从金融政策看,还未形成完整的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体系。我国目前的经济,金融政策主要还是依据所有制类型、规模大小和行业特征而制定的,大多数社会资源都通过ZF的“有形之手”流向了大企业。银行的大部分贷款也流向了大企业。几年来,针对中小企业贷款难、担保难的问题,虽然颁布了一些新的政策,但是还未形成完整的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体系,致使中小企业的融资和贷款仍然能受到了束缚和影响。
从金融机构的设置来看,现有中小金融机构不具有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实力。虽然,截至2010年年底,我国已有遍及城乡的信用社与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147加城市商业银行,但是,由于它们没有得到政策性融资权,自身发展问题没有解决以及整体实力、知名度、业务范围、规模等方面的约束,中小金融机构属于弱势群体,一部分还面临亏损和支付风险的压力。随着类似货嘀嘀嘀这样的供应链金融平台的上线,情况有所好转。可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但由于受政策限制,业务范围狭窄,无法开展银行承兑汇票、信用证、现贴等业务,故难以担当中小企业融资重任。
(2)中小企业直接融资难。证券市场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向社会筹集资金、促进产权流动、优化资源配置等作用。然而,目前我国中小企业难以通过证券市场筹集资金。主要原因:首先是一部分小企业缺乏现代素质和经营理念不愿上市;其次是中小企业缺乏上市的条件和政策环境支持而不能够上市,其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企业发行股市上市必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和《中华人米共和国证券法》的规定通过规范的公司制改造,确立法人治理机构,而中小企业改制后的形式往往不具有规范性。
②中小企业即使改制为股份公司,也仅限于内部职工入股,公司股权不易流动,难以向企业注资。
③受我国股市上市规模限制。
④竞争上市的企业多。现阶段国有企业普遍资金困难,尤其是一些大型国有企业占用地区大部分指标,使中小企业上市困难。
综上原因,我国中小企业至今尚无法与资本市场结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