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新商科论坛 四区(原工商管理论坛) 行业分析报告
1588 1
2015-10-14
高铁从引进技术到自主创新,国产化,未来将逐渐实现技术输出和赶超。我国高铁发展从2004~2008年的大规模引进高速列车技术,到现在已形成六大系列(CRH1、CRH2、CRH3、CRH5、CRH6及CRH380),并实现了不同时速车型的批量化生产,从而可以满足世界各国250-380公里不同速度的需求,在整车制造技术方面已经逐步实现国产化。认为“十三五”是我国高铁核心技术国产化和高铁标准形成,并实现高铁装备技术的输出与赶超的阶段,将为高铁核心设备供应商提供业绩催化剂。
  我国高铁核心零部件的国产化进入加速兑现期:1)打破外资垄断,获取高额利润:我国高铁核心零部件拥有年均700亿的市场空间,并且占据高铁价值链的高点,但目前实际国产化率只有50%左右,因此需要提高我国高铁国产化率,打破外资的技术垄断,进而获取高额收益;2)摆脱外资技术限制,国内零部件企业依次实现突破:在2012年之前,高铁大部分核心零部件不允许国产化,这是一个重要结点,从13开始越来越多民营企业拿到生产高铁度高铁出口在即:继中俄、中泰高铁后,中美、中英高铁也逐步实现突破,并报成为印尼雅加达至万隆高铁项目的唯一竞标者,可以看到我国高铁出口步伐:在加快,我国需要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高铁技术体系及对国外提供后续服务和维护的强大能力。
  “十三五”看我国高铁国产化率提升和中国高铁标准的形成。打造中国特有的高铁模式至少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形成自主品牌;第二,把握住国内市场,积极开拓国外市场;第三,形成完整产业链,不但实现高铁产品突破,还要带动后续配套服务体系的发展;第四,形成中国的标准,既要国内形成标准还要实现对外输出。但目前我国高铁一些关键的零部件还需要从国外进口,或者从中外合资厂购入,认为“十三五”期间,高铁国产化率提升和中国高铁标准的形成是两个重要的课题,将大幅提升我国高铁核心零部件进口替代空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5-10-14 14:37:43
caozisimon 发表于 2015-10-14 14:36
高铁从引进技术到自主创新,国产化,未来将逐渐实现技术输出和赶超。我国高铁发展从2004~2008年的大规模引 ...
路过~顶楼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