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110 发表于 2015-11-13 00:33 
上述是老曹的理论。是对照这马克思理论来说的。所以,可以暂且不谈马克思理论,只谈老曹的理论。
...
上述是老曹的理论。是对照这马克思理论来说的。所以,可以暂且不谈马克思理论,只谈老曹的理论。
一,首先不考虑马克思理论,只看老曹的理论
那么,老曹的理论可以翻译成如下:
生产能力=产能*生产时间=产值
那么,产能=时间上的平均产值
以上翻译,确切吗?
二,引入马克思的理论
马克思的理论是,
劳动价值=劳动过程=所生产的使用价值量=产物量,在引入货币的情况下,令产物量=产值
即有:劳动价值=劳动时间=产值
而,
老曹的观点是:
产能=平均产值*生产时间=产值
那么,由以上对比来看,马克思的观点更丰富,而老曹的观点比较同义反复。并且,两种观点是不同的。
三,
老曹的观点,其实漏项了,遗漏了“产能”的“真相”,并没有揭示出“产能”的“能”,是个什么。
也就是说,老曹所说的生产能力,即产能。而老曹所说的产能,即时间上的产值,而已。
=======================
我前面已经说过,产能与生产力正相关,且定义价值=商品的量,所以有那个结论。一个企业的生产能力=10,自然两个企业的生产能力=20。这样“产能=生产力*生产时间”有什么不对呢?显然将各种商品都折算成大米,中国有100斤大米,米国有200大米,这与我这个公式计算的有什么区别呢?难道米国的产能不是中国的2倍吗?
其实马克思的社会总价值也是按照这个方法计算的,至于阁下马克思的价值量=使用价值量,你骂马克思不是?。马克思和萨伊、效用论等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价值量与使用价值量不一致,其著名的反比定律也仅在于有这个不相等。
产能是现代西经提出的概念,以后别瞎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