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ze=15.454545021057129px]温文尔雅、走遍世界的李在镕是三星公司理所当然的继承人。他注定要将这家世界上最大的科技公司改造成为最具创新力的企业。他能颠覆苹果吗?
[size=15.454545021057129px]这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家由家族控制的商业帝国。身为它的实际掌控者,三星电子(Samsung Electronics)的副总裁李在镕(Jay Y. Lee)近来碰到了不少麻烦。例如,在6月初的一个星期四早晨,李在镕与摩根大通(J.P. Morgan)的首席执行官杰米·戴蒙(Jamie Dimon)在首尔共进早餐,得知纽约的对冲基金埃利奥特管理公司(Elliott Management)(旗下掌管着260亿美元资金)对他发动了突然袭击。埃利奥特管理公司想阻止李在镕合并三星电子旗下的两家上市公司,有可能破坏他的加强控制权的计划。
[size=15.454545021057129px]
[size=15.454545021057129px]几个星期以后,就在年满47岁的那一天,李在镕在韩国发表了有生以来的第一次全国电视讲话。他在电视上鞠躬致歉,原因是首尔的三星医疗中心(Samsung Medical Center)未能遏制致命的中东呼吸综合症(MERS)疫情的爆发。没过多久,这位掌控着韩国最强大的联合大企业的家族的后代带领一队高管,前往硅谷,开展实地考察。由于酷爱打高尔夫球,李在镕找时间来到圆石滩(Pebble Beach),与好朋友和东道主、雅虎(Yahoo)的联合创始人杨致远(Jerry Yang)一起,来到柏树点高尔夫球场(Cypress Point Golf Course),参加一场只有会员和受邀者才能参加的锦标赛。返回韩国之后没几天,李在镕坐飞机回美国,出席在爱达荷州太阳谷(Sun Valley)举行的Allen & Co.公司年度大会,与其他全球科技界的领军人物会面。7月中旬,李在镕在与埃利奥特管理公司长达六周的激烈斗争当中占得上风,公司股东投票批准了合并。
[size=15.454545021057129px]
[size=15.454545021057129px]李在镕的个人净资产为80亿美元左右,在韩国,他是名副其实的一方诸侯,在世界各地的精英人士当中人脉极广,可是在韩国以外,他的知名度并不高。韩国人关注他,缘于他是一位单身父亲和三星的下一代领导人。然而,即便是在韩国,外界对他的工作也不甚了了,部分原因是他一直被笼罩在具有传奇色彩的父亲、三星集团(Samsung Group)的董事长李健熙(Lee Kun-hee)的阴影之下。
[size=15.454545021057129px]
[size=15.454545021057129px]不过,李在镕的人气即将飙升。近几个月来,他的抛头露面更加频繁,暗示他现在已经成为了李氏家族及其商业利益的带头人。李健熙已经73岁,执掌三星将近30年,于去年5月突发心脏病,此后一直住院(就住在那家三星所有的医院里,也是中东呼吸综合症危机的爆发地)。他的病情据悉极为严重,到了无法和人交流的程度,预计难以康复。换句话说,这位将三星打造成为半导体、电视、手机等各个领域的全球性巨擘的人,已经基本谢幕。虽然还没有相应的头衔,但李健熙的相对缺少考验的独子已经在行动上继承了他的职位。
[size=15.454545021057129px]
[size=15.454545021057129px]这位被他的西方朋友称作“Jay Y. Lee”的李在镕(韩语发音拼写为Lee Jae-yong)究竟是怎样的人呢?简而言之,他承载着三星的全部希望,但是这些希望还没有变成现实。李在镕是这家联合大企业旗下的最大公司三星电子的三位副总裁之一,并未曾掌管任何单独业务,却对所有业务发挥着巨大的影响力。(他有两个妹妹在集团内部担任高管,第三个妹妹于2005年自杀。)李在镕是最有国际范儿的三星高管,能够说一口流利的日语和英语,游历广泛,同时又有着非常典型的韩国人特质。他在亚洲和西方世界往来奔波,目的是引领三星超越它的韩国根基,同时又不失去带给它成功的那些特质。
[size=15.454545021057129px]
[size=15.454545021057129px]对于三星来说,这一新老交接出现在一个关键时刻。按照市场份额计算,三星的智能手机业务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是不久前已经面临上下的挤压:在高端,有比它的利润高得多的苹果(Apple);在低端,则有一大波猛烈降价的中国竞争对手。此外,在这个股东维权和公众反感精英行为的新时代,作为韩国联合大财阀的特权俱乐部的成员(被称为“财阀”,即chaebol,单复数相同),公司的日子也和从前不一样了。
[size=15.454545021057129px]
[size=15.454545021057129px]李在镕不接受媒体的公开采访。出于尊敬长辈的儒家传统,他和三星的其他高管们都特别害怕冷落那位病重的一家之主。与此同时,三星又是一家以注重形象而著称的公司,深知它的只差任命的领导人正在受到强烈的关注。有鉴于此,三星不久前允许《财富》杂志不同寻常地深入探访这家公司的各个角落,还让集团旗下的两家重要企业的首席执行官接受采访。两位首席执行官坦率地谈论了李在镕的领导能力及其面临的挑战。
[size=15.454545021057129px]
[size=15.454545021057129px]包括两位首席执行官在内的受访者表示,李在镕的当务之急是简化让人感到昏乱复杂的公司结构,加强三星领导班子的创新能力和坚韧精神,实现全球化—从本质上来讲,三星始终是一家向全世界销售产品的韩国企业。李在镕和他的强大高管都很清楚,这些变革将面临着很大的阻力。毕竟,三星几十年来成功地采用了传统的“追随”策略—涉足新的业务,以执行力压倒竞争对手,直至成为市场的龙头老大。在这一过程当中,三星成长为世界上最大、最富有的企业王国之一。去年,三星电子的营业收达到1,958亿美元,在今年的《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上列第13位,是榜单上最大的科技企业,领先苹果两位。三星集团旗下的建筑与贸易公司三星物产(Samsung C&T)和三星生命保险(Samsung Life Insurance)也同时入围世界500强,分列第441位和第456位。三星集团旗下有数十家子公司,销售收入超过3,200亿美元。
[size=15.454545021057129px]
[size=15.454545021057129px]但是,在三星高管内部有一种担心,公司的成功会转瞬即逝,尤其是在科技领域里。三星不久前在智能手机市场的下滑表明,科技市场的领导地位往往不能持久。三星公司里弥漫着一种强烈的偏执感,认为孤立的思维以及依赖将产品大宗商品化,无法带给三星从前的辉煌。三星的高管们经常提到索尼(Sony)、夏普(Sharp)等曾经强大的日本竞争对手的衰落。
[size=15.454545021057129px]
[size=15.454545021057129px]为了避免这种命运,今天的三星高度聚焦于创新,把重点放在可以改变游戏规则的进步上。这家公司一直努力将半导体、智能手机、电视机等它的所有产品做到极致。例如,三星智能手机的芯片就被认为优于英特尔(Intel)的芯片。三星未能实现的,是像苹果那样创造新的行业。为了提高获得重大突破的几率,三星电子去年在研发方面投入了将近140亿美元,是苹果在2014年60亿美元研发投入的两倍以上。
[size=15.454545021057129px]
[size=15.454545021057129px]可是,光有钱是无法实现李在镕想要的成绩的。李在镕和他的重要顾问们认为,要让客户觉得三星在持续增长并且挑战苹果,三星必须愿意接受新的创意和来自于韩国以外的新领导人。三星物产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崔志勋(Choi Chi-hun,音)表示:“我们当前面临的最大挑战是有许多三星的老一代人,他们根本不懂‘全球化’是什么意思。李在镕是一位非常全球化的人。他懂。”当然,懂全球化是一回事,改变一家拥有近50万名员工的组织完全是另外一回事。
[size=15.454545021057129px]
[size=15.454545021057129px]权力和荣光
[size=15.454545021057129px]
[size=15.454545021057129px]2015年伊始,三星电子的电视生产部门的几位高管举行了一次会议,李在镕也出席了。三星在全球电视市场的占有率排名第一位,销售额占到20%以上。三星的高管们流传,“副会长”(三星的较为严肃的经理们通常这么称呼他)在会上对该部门的工作发表了一些温和的批评。据说,李在镕的批评让在三星工作了30年的执行副总裁兼电视部门战略营销主管朴光基(Park Gwang-gi,音)非常不满,马上提出辞职。
[size=15.454545021057129px]
[size=15.454545021057129px]这段轶闻值得一提,是因为它有助于展示三星创始家族所拥有的权力,尽管在这家联合大企业内部,所有权和指挥链条都相当复杂。首先,运营权力属于单个业务部门,而不是总部。此外,李氏家族持有三星电子的股份相对较少,在三星的其他子公司的持股甚至更少。更加让人糊涂的是,定义三星是什么或者不是什么也可能是一大难事。看看三星在一个公司网站上发表的免责声明吧:“三星集团的各个子公司都是独立的法律实体。三星集团不是法律实体。三星集团是一个方便人们提及被企业历史联系在一起的一个公司群体的术语。”
[size=15.454545021057129px]
[size=15.454545021057129px]这段企业历史要追溯到大约80年以前,李在镕的祖父李秉(Lee Byung-chul)在1938年创办了一家食品贸易公司。今天,这家财阀拥有67种不同的产业,产品包括服装、游乐园、造船、洗衣机、金融服务等。由于在智能手机、内存芯片、电视机这些庞大产业当中处于领先地位,三星电子是目前这家联合大企业最重要的板块,占到总营业收入的三分之二,利润占比甚至更高一些。
[size=15.454545021057129px]
[size=15.454545021057129px]从中等财阀升格为全球商业巨头,三星把这一成就归功于现任董事长李健熙。他敦促手下的高管们大胆投入,夺取规模和市场份额,不考虑短期利润。负责半导体业务的三星电子副董事长权五铉(Kwon Oh-hyun)说:“会长始终决定投资,不管商业环境怎么样。”权五铉拥有斯坦福大学(Stanford)的电气工程博士学位,在1985年加盟三星电子。他说,当时,人们都觉得李健熙投资内存芯片“是发疯,会把公司搞破产。但是他成功了,并且成了传奇人物”。
[size=15.454545021057129px]
[size=15.454545021057129px]在每一个主要的业务领域里,三星都遵循了相同的“规模投资”模式,取代了索尼在电视机和诺基亚(Nokia)在手机领域里的位置。同时,外界称其以蛮力对待竞争对手,让员工过度辛劳,培养他们“不计一切代价取胜”的作风。今天的三星电子是一个拥有30.7万名员工的巨无霸。事实上,因为过于庞大,它甚至建设了几座微型都市,以适应公司的成长。在首尔郊外的水原(Suwon),有一座三星数码城(Samsung Digital City),外观和风格就像是硅谷的工业园区,它有500条不同的公交线路,在首尔和韩国其他地区之间往返运送3.4万名员工。
[size=15.454545021057129px]
[size=15.454545021057129px]这个经过严密策划的环境也符合三星对于控制生产的每一步环节的癖好。三星物产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崔志勋说,自建工厂带给三星速度上的优势。三星最初打算在今年秋季发布Galaxy S6智能手机,但是后来决定提前6个月量产。在位于首尔市中心繁华的江南区三星总部,崔志勋接受了本刊采访。在提到建筑业务时,他说:“我们正在为这款智能手机建造工厂。只要齐心协力,我们就能想出生产这些手机的办法,我想其他公司都做不到。”
[size=15.454545021057129px]
[size=15.454545021057129px]从三星最大的一块业务智能手机的飞速崛起和随后的相对滑坡当中,可以看到它的这种快速跟进战略的利弊。在2007年苹果的iPhone首次问世之后,三星电子便全力进军智能手机市场。2009年,公司决定,所有的手机产品都采用谷歌公司(Google)的低成本安卓(Android)操作系统,为的是快速和廉价地对抗苹果专有操作系统iOS。在2011年,凭借着Galaxy S II手机,三星登上了冠军宝座。利润随之飙升,尤其是在它的大屏手机深受市场欢迎、而苹果却应对迟缓的那段时期。随后,苹果也在去年推出了大屏的iPhone 6手机,三星的增长于是受阻。不久前,三星电子预告了第二季度的财务业绩,显示当季利润为61亿美元,同比下滑4%,为连续第七个季度的利润下滑。当包括屏幕尺寸在内的一切都扯平之时,消费者似乎愿意花更多的钱,购买来自于苹果的创新产品。
[size=15.454545021057129px]
[size=15.454545021057129px]三星内部的看法是,2012年和2013年智能手机的高利润和高增长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当前被压低的利润水平仍然是一大成就。法国里昂证券公司(CLSA)驻韩国分析师肖恩·科克伦(Shaun Cochran)认为这种观点可取。“全世界就有两家公司能够在智能手机上盈利,三星是其中的一家。”他说:“利润率已经不再是超高水平。但是从本质上来说,超高利润率是暂时现象。现在只有苹果可以做到。”
[size=15.454545021057129px]
[size=15.454545021057129px]李在镕对增长放缓做何感想?了解他想法的人说,他感到失望,但是并不准备退缩。他承认,三星还不是智能手机的老大。有人提到说,李在镕曾经说过:“无论是营收、利润,还是在用户心目当中的地位,苹果才是老大。也就是,多年来,我们一直以索尼、飞利浦(Philips)和诺基亚为标杆。但是现在,能够做我们标杆的企业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