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休闲灌水
1326 0
2015-10-21

工作流管理系统介绍


      使用工作流管理系统大概的来说是分两步:定义流程和使用流程。接口1就是后台的定义过程,而接口2就是前台的使用流程定义的表单使用过程。


55.jpg


      详细介绍这两个接口:


       (1)流程定义工具


       前面提到过我们使用它来设计业务流程定义供工作流引擎来实例化运行。所谓的“业务流程定义”一般来说就是一段XML,它一般遵循XPDL(XML Process Define Language)标准、BPEL(Business Process Execution Language)标准或其他厂商自定义的标准(例如jBPM的流程定义语言就是jPDL)。

       事实上可以把流程定义工具理解为一个产生XML的图形化设计建模软件。这种软件各个厂商的技术实现可谓五花八门,仅基于Web的就有很多种技术实现,例如Java Swing,Flash,ActiveX,flex等,这次我们的项目使用的就是flex作为流程定义的可视化工具。

       当然,很多开源项目采用的还是基于客户端的实现,例如jBPM使用的是基于Eclipse图形化插件的实现,Shark Workflow使用的则是JAWE(一种基于Java技术实现的XPDL建模工具)。当然,它们的最终目的都是统一的——产生XML格式的流程定义。

       举个jpbm图形插件的例子例子。下图是用jbpm的Eclipse的可视化designer插件做出的流程定义图。


56.jpg


       使用可视化的工具就是方便且容易理解,但最终流程引擎能够解析的还是xml文件。所以最终图形会生成xml文件。


57.jpg


  (2)工作流客户端应用。


        当业务流程设计好了、运行起来了,那么我们使用者就需要与工作流引擎交互了,这就要用到工作流引擎就通过接口2,为我们提供各种各样的工作任务列表、工作表单、流程列表以及一些查询功能。

        我们通过这些接口应用,就可以填写表单、处理任务..从而实现人与工作流引擎的沟通。


       工作流管理联盟给出的关于工作流管理系统的定义是:

       工作流管理系统是一个软件系统,它完成工作流的定义和管理,并按照在计算机中预先定义好的工作流逻辑推进工作流实例的执行。

       工作流管理系统并不包括企业的内部业务逻辑,而是为企业的业务系统的运行提供了一个软件的支撑环境,相当于是底层基础。并不参与具体业务。


       工作流管理系统的意义:工作流管理系统的出现,是独立,零散的办公自动化走向综合和集成化,改进和优化了业务流程,提高了业务工作效率。同时实现了业务过程控制,提高了顾客服务质量。此外,由于作为底层,不涉及具体逻辑,就增强了系统的灵活性,提高了业务流程的柔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