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管之家App
让优质教育人人可得
立即打开
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
论坛
›
新商科论坛 四区(原工商管理论坛)
›
商学院
›
组织管理与领导力
三身行——传统文化中的企业管理感悟
楼主
W管家
1392
1
收藏
2015-10-22
三身行:传统文化中的团队凝聚力
团队是否有凝聚力,主要看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中华传统文化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对企业的成长有非常大的帮助,经过深入了解和研究几家企业之后,发现这些成功的企业都在用传统文化结合现代管理技巧来打造团队,有几点感触现分享给大家。
1、传统文化与创新
创新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根本,是企业健康稳定发展的源泉动力,企业要建设良好的创新环境,营造浓厚的创新氛围,培育员工的创新思维和能力、让人力资本的效用实现最大化。
中华传统文化的包容和鼓励的作用,可以让员工用充满求变求新、敢于打破常规、敢于否定的思想,以及勇于探索、不惧失败的价值理念去做事,让创新意识成为员工的价值取向,从而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2、传统文化与团队凝聚力
《周易·系辞上》载:“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儒家文化处处蕴含着“众人拾柴火焰高”、“人心齐,泰山移”的思想,强调同舟共济、荣辱与共的团队精神,崇尚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个人利益必须服从整体利益。
将中国传统文化运用到企业管理,就要求全体员工相互配合、相互协调,“求大同,存小异”,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率。因此,植根于传统文化浓厚底蕴基础上的文化与现代企业制度一旦结合起来,企业内部就会形成人人都是主人翁的向心力,为企业的良性运转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和”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认为宇宙万物只有处于整体的和谐状态,才能产生、存在和发展。《论语》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都要求人际交往时一定要“推己及人”。孟子认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管子说:“和乃生,不和不生。”这些思想强调,人类社会顺应自然而存在,人顺应社会发展而存在,和谐是万物生存和发展的原则。
弘扬传统文化
3、传统文化与执行力
每个企业都希望自己的员工有超强的执行力,但很多情况是员工只是按照领导的吩咐去做事,是为了完成任务去做。
但经过传统文化的素质训练的员工会从做人的道理出发去做事情,努力把工作做好是最基本的素质,员工追求的是一种内在和谐的工作和生活方式。
孔子道: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但是,传统文化也不是万能的,人的思想变化是一个过程,仅仅靠听一些讲座和看一些视频根本解决不了问题,最重要的是要坚持不懈的把传统文化贯穿到日常的工作中去。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沙发
yyj_1976
2015-10-23 08:23:57
传统文化重视德的培养。
个人认为管理应以传统文化为根,结合西方的管理工具为用,方能有效。管理的方式应依据公司的具体状况和形式确定,要因时而变,不可僵硬固化。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论传统文化对我国管理的影响
[讨论]传统文化运用问题
(免费)国学大师王平----传统文化与企业管理
传统文化与企业管理(免费分享)
如何发挥传统文化和汉语对促进和谐世界建设的影响
求:《中国传统文化与企业管理: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视角 》
【什么叫传统文化或国学】
三身行:传统文化对企业管理的意义
三身行之论传统文化与企业管理的意义
中国灯迷之340-迷语知识--元宵灯谜,传统文化的“隐语”
栏目导航
组织管理与领导力
计量经济学与统计软件
经管文库(原现金交易版)
休闲灌水
学术道德监督
求助成功区
热门文章
你的SSCI发表焦虑,AI真的能懂吗?——一篇 ...
CDA 数据分析师:统计制图实战指南 —— 让 ...
CDA数据分析脱产就业班于2025年08月02日开班 ...
这简单的几句话,完成了对传统和现代经济学 ...
2025年度国产AI芯片产业白皮书
数生万物,转型之本:数据资产运营白皮书-毕 ...
Machine-Learning-Tom-M.-Mitchell中文版.p ...
2025年中国城市可信数据空间行业研究报告
十四五能源发展成就报告
2025 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发展报告
推荐文章
AI狂潮席卷学术圈,不会编程也能打造专属智 ...
10月重磅来袭|《打造Coze/Dify专属学术智能 ...
最快1年拿证,学费不足5W!热门美国人工智能 ...
关于如何利用文献的若干建议
关于学术研究和论文发表的一些建议
关于科研中如何学习基础知识的一些建议 (一 ...
一个自编的经济学建模小案例 --写给授课本科 ...
AI智能体赋能教学改革: 全国AI教育教学应用 ...
2025中国AIoT产业全景图谱报告-406页
关于文献求助的一些建议
说点什么
分享
微信
QQ空间
QQ
微博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