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微观经济学
2015-10-25 19:51:14
北江南岸 发表于 2015-10-25 10:39
关于萨缪尔森列举的“大炮与黄油”的例子,个人觉得不能以作者的观点加以理解,这里借用抽象化的“大炮与黄 ...
   萨谬尔森的这个例子说明了现在经济学对科学常识的无视,另一方面也说明了经济学对社会政治影响的问题。不受科学常识的约束,会使其在随意按政治目的进行解释时也更少约束。采用大炮和黄油来做例子,有很显然的影射意义,苏联就是将太多资源用在了军事工业上,导致民品生产严重不足。萨谬尔森在书中也并不掩饰地对苏联式的计划经济进行了批评。大炮就象征了军事工业,而黄油则象征了民生所需的产品。这是为什么萨谬尔森的《经济学》长期地如此偏爱这个案例的可能原因之一。其实,从测量学角度说,这也是立场引起误差的典型案例之一。

    楼主在即将发的论文中将一切产品间的关系分为三种关系:无关关系,竞争关系和资源关系。对应的PPF情况是:不存在PPF,PPF斜率为负,PPF斜率为正。大炮与黄油从产品原料来说是无关关系,根本就是不存在PPF的。有竞争关系且斜率为负的情况如:一个学生在一个学期中的时间是一个固定的量,分配到某一门学科的时间越多,分配到其他学科的时间就越少。不同学科相对于时间这个瓶颈约束就存在斜率为负的PPF。但是,如果考虑面粉与面包的关系,它们相互之间是资源的关系,也就是面粉生产得越多,生产面包的资源就越多,面包的产量就可以越大,它们之间的PPF是斜率为正。牛奶与黄油间的关系也是资源的关系。钢材生产与大炮生产之间也是资源关系。不存在PPF和PPF斜率为正是微观经济学中完全未考虑到的情况,这些情况的存在说明了稀缺性假设是不成立的。这一点是极为重要的结论。PPF斜率为正的关系存在,是经济为什么可以不断增长的重要原因之一。微观经济学仅仅认为经济学研究的目的就对稀缺的资源进行分配,这种看法事实上是无法解释经济为什么可以增长的。这个显然的逻辑问题过去却都未充分意识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0-25 19:52:17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0-25 20:16:5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0-25 20:27:47
你说的这些都只是方法论上的标准,并没有什么意思,你说了一个大家都知道的道理,其目的性不言而喻,你是想干掉政经还是想革新现有的西方经济学研究方法?现有的方法早就踏上了统计计量的大道一去不回头,现在这个时代,哪有学经济学而不学数学的。而为了前者的目的,那已经没有必要了,现有的政经势力,不过是冢中枯骨,等他们自己爬进他们自己的坟墓就行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0-25 20:32:18
我更关注现有的经济学方法对于社会公平的问题,可遗憾的是,在这一方面,还是没有什么进步,与其做一个夸夸其谈的理论家,不如做一个脚踏实地的实干家,我更欣赏格努斯这样的实践者。关注最后20%的人口的生活,难道不是我们应该做的吗?你。文章真的没有意思,我上大学的时候就思考过这些问题了,但这些真的没有意义,因为,这不能改变什么,实用主义的角度而言,我可以笃定地断言,你并不能提出一个更好的方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0-25 20:33:23
刺客王朝 发表于 2015-10-25 20:27
你说的这些都只是方法论上的标准,并没有什么意思,你说了一个大家都知道的道理,其目的性不言而喻,你是想 ...
     我个人的观点是:数学和测量是科学的两大基础工具,因此学习数学并将数学应用于经济学我是完全赞同的,只是数学的应用必须以对研究对象的测量为基础。
      统计和计量经济学的确是在向测量的方向在走,但并没有系统地接受科学测量的方法,并且也没有将一切经济学的概念建立在测量基础之上。     我相信我说的道理并不是“大家都懂”,如果大家真的都懂了就不需要我来做这些工作了。
     至于我做这些工作的目的,是要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能够比前人看得更远,不是要干掉任何前人的东西。把他们都干掉了,我就没有立足的基础了。即使我推翻了某个前人的观点,也只是说明我是以另一种方式站在他们肩膀上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0-25 20:34:10
mongk2000 发表于 2015-10-23 20:44
如果科学都是可测量的,本身就不是科学的。人们的认识过程从不知到知是一个缓慢过程,人们通过观察、推理得 ...
科学的本质不在于它的可验证,可证明性,而在于它命题的可证伪性。即可以通过实验说明这个命题是假的,但是永远不能证明它是真的。即便有一万,十万个实验能够说明一个命题的正确性,也不能证明它是对的。但只要有一个实验说明它是错的,它就被证伪了。就像牛顿力学在高速状况下不再适用,而被量子力学所代替一样,科学只能通过推翻它本身而实现发展。数学可以证明定理,但是它不可通过实验证伪命题,就不是科学,哲学也同样不是科学,它是无法测度,无法实验的。宗教也不是科学,因为它既没办法证伪上帝存在这个命题,也无法证伪上帝不存在这个命题,因此只能属于信仰。但经济学属不属于科学,我也不清楚,经济学的问题在于它无法重复实验,不过它确实是在不断的推翻之前的理论及假设以实现发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0-25 20:38:31
unsnet163com 发表于 2015-10-25 20:33
我个人的观点是:数学和测量是科学的两大基础工具,因此学习数学并将数学应用于经济学我是完全赞同的 ...
你说的很对,我很赞同,只是近来越来越感觉经济学研究方法在“技”的方面太过强调,甚至有的老师认为模型越复杂越好,最好别人看不懂最好。在“公平”方面尤为乏力,借用伊兰伯格的一句话,“我们在很多时候都关注与效率,并不是因为效率比公平更为重要,而是因为效率更容易度量”。这也不可不是一种悲哀。再次申明,我很赞同你的观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0-25 20:39:21
刺客王朝 发表于 2015-10-25 20:32
我更关注现有的经济学方法对于社会公平的问题,可遗憾的是,在这一方面,还是没有什么进步,与其做一个夸夸 ...
      公平问题是经济学中的一个问题而已,尽管是极为重要的,但却不是全部。公平是以经济能够更好地发展为前提的。

       我所提出的前所未有更好经济学方法,其实也是科学发展的一惯传统,只是他们还未能在经济学中得到普及而已。关于为什么我可以建立更好方法、而职业经济学家几乎不可能做到的特殊资源,以及这种方法的部分解释,敬请参见:纯科学与全科型知识结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0-25 20:42:40
unsnet163com 发表于 2015-10-25 19:51
萨谬尔森的这个例子说明了现在经济学对科学常识的无视,另一方面也说明了经济学对社会政治影响的问题。 ...
主流的微观经济学,它可能并不想探讨宏观的问题。

打比方说,它只谈厨艺,只在厨房之内谈厨艺。不谈粮食的生产运输,及种子肥料等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0-25 20:45:00
unsnet163com 发表于 2015-10-25 19:51
萨谬尔森的这个例子说明了现在经济学对科学常识的无视,另一方面也说明了经济学对社会政治影响的问题。 ...
自古以来,发展军备不一定就坏,有可能国强民富的--------把军备战争等等看做投资,看做成本,只要能及时回本,盈利,就可以了。或者综合计算,军备、战争是有利可图的,可以延续的,那就很好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0-25 20:47:21
unsnet163com 发表于 2015-10-25 19:51
萨谬尔森的这个例子说明了现在经济学对科学常识的无视,另一方面也说明了经济学对社会政治影响的问题。 ...
“萨谬尔森在书中也并不掩饰地对苏联式的计划经济进行了批评。”不同于你所想象的,萨缪尔森对苏联式计划经济相当赞赏。

在Paul Samuelson的Economics(1985 edition)中,其写道:Every economy has its contradictions.… What counts is results, and there can be no doubt that the Soviet planning system has been a powerful engine for economic growth.

而且,就在苏联崩溃前夕,Paul Samuelson的Economics(1989 edition)这样写:Contrary to what many skeptics had earlier believed, the Soviet economy is proof that … a socialist command economy can function and even thrive.

简而言之,萨缪尔森对计划经济的判断,被证明是错得离谱。而且,其不仅毫无先见之明,就连后见之明也没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0-25 20:47:49
如果一定要测量了才能算是科学,那中医算什么了,科学也有经验科学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0-25 20:48:30
unsnet163com 发表于 2015-10-25 20:39
公平问题是经济学中的一个问题而已,尽管是极为重要的,但却不是全部。公平是以经济能够更好地发展 ...
写了这么多也算是挺厉害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0-25 20:48:37
unsnet163com 发表于 2015-10-25 19:51
萨谬尔森的这个例子说明了现在经济学对科学常识的无视,另一方面也说明了经济学对社会政治影响的问题。 ...
笼统来看,所谓计划经济的效率福利,都是很高的。
但是,内部来看,仔细来看,内部存在许多问题,政治上存在许多问题,国际上也存在许多问题。
但是,它的效率福利都是很高的,很快的。



至于所谓的市场经济,并不代表什么。
历来的发达国家,大体还是那些。

发达国家+市场经济=什么什么什么,那么,这里的因素有2个,一个是发达国家,一个是市场经济。


以发达国家来证明市场经济如何如何,是不适当的。


再一点,单纯从理论上来说,不足以证明市场经济如何如何。其实不足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0-25 20:49:22
我们中国有模糊的传统,有些领域未必要测量清楚了才算科学。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0-25 20:52:42
unsnet163com 发表于 2015-10-25 19:51
萨谬尔森的这个例子说明了现在经济学对科学常识的无视,另一方面也说明了经济学对社会政治影响的问题。 ...
微观经济学上,政治倾向的比较多,政治上的证明比较多。

但是,真想证明什么,必须考虑宏观经济的。而不是依赖逻辑推演。


再一点,美国对外输出的东西,例如市场,自由,民主,等等,这些,并不是美国强盛的根源。美国并不依靠这些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0-25 20:53:17
刺客王朝 发表于 2015-10-25 20:38
你说的很对,我很赞同,只是近来越来越感觉经济学研究方法在“技”的方面太过强调,甚至有的老师认为模型 ...
非常赞同您对公平观念的重视。关于这一点可深入沟通,不过这是另外一个话题。
首先要从经济规律本身研究清楚,为什么现有社会的运行会造成不公平,这不是仅仅以善心之举可以解决的,必须要理解到经济的规律。举个简单例子来说,过去很多民间人士在做为落后地区募捐的工作,同时ZF也在不断补贴落后地区,经济学中还把这称为“转移支付”。仅仅这样做就可以改变落后地区面貌吗?他们过去之所以落后肯定是有原因的,如果不解决这些原因,即使转移支付了很多钱,他们依然继续落后,并且把等靠要当作生活方式。只有设法让他们发展经济,能够让他们未来有能力去帮助他人,才是真正解决问题的途径所在。以我家乡保康为例,那里是山区,过去非常穷,今天我与我父亲通话时他还说这个问题,把家里很多不用的衣服通过自愿者捐给一些山区。但现在保康通了高速公路,经济发展非常快,过去只是靠救济生活的有些地区已经比城里还富了。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交通、通讯、教育、发展经济的技术等,支援这些东西远远比直接给钱和物要重要得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0-25 20:57:28
1993110 发表于 2015-10-25 20:52
微观经济学上,政治倾向的比较多,政治上的证明比较多。

但是,真想证明什么,必须考虑宏观经济的。而 ...
非常同意您提到经济学与政治有很密切关系的看法,并且很多经济学的论证往往与政治和社会制度联系在一起。这是造成经济学难以客观看问题的困难之一。经济学在测量上有多个社会系统误差来源,政治是其中最重要的系统误差来源之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0-25 20:59:05
unsnet163com 发表于 2015-10-25 20:33
我个人的观点是:数学和测量是科学的两大基础工具,因此学习数学并将数学应用于经济学我是完全赞同的 ...
国内的学人学生学者,大体分三种。

一种是打游戏过关。经济学对他来说,好比打游戏过关而已。在这里,经济学可以替换成任何东西。

一种是,本职工作。他拿经济学的学习和研究,当成本职工作。在这里,经济学可以替换成任何职业、岗位。

一种是,想有所创新,有所发现。当然,途径方法各有不同,观念各有不同。反正,是想搞出学术的成果的。
但是,任何国家的任何人们,想在学术上有所创新突破,概率都低,难度都大。
基本上来说,外人想嘲笑这种人,基本上能成功的。毕竟,概率在那里。


例如屠呦呦。屠呦呦就是屠呦呦。在获奖之前,在获奖之后,她是没有变化的。
那么,假设没有获奖这回事呢?人们就把她看成普通学者了。
现在获奖了呢,马上,人们的眼光就变了。

人们对她的态度,不是根据学术成果、工作表现等等。而是根据其“成功”,成名。

这是普遍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0-25 20:59:08
chonghuihedong 发表于 2015-10-25 20:47
如果一定要测量了才能算是科学,那中医算什么了,科学也有经验科学嘛
      中医的望闻问切等都是原始的测量,但它们没有发展到现代科学的测量水平。因此,中医是原始的经验,其方法的确不是近代科学意义上的科学方法。但并不是说中医本身就不是科学,一切认识领域都可以科学化。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0-25 21:01:30
unsnet163com 发表于 2015-10-25 20:57
非常同意您提到经济学与政治有很密切关系的看法,并且很多经济学的论证往往与政治和社会制度联系在一起。 ...



那么也就是说,人们对待经济学的学术,不能象科举八股那样是比较狭隘的视野和态度。也尽量不要有太多偏见。否则,影响学术上的发现和突破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0-25 21:03:12
我觉得你的想法都很不错,但是距离真正能够产生大范围的影响的程度还有一些距离,人大上面有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也许您该建个微信群之类的,可以更为方便的讨论,必要的时候也应当由一些人共同完成一项新的思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0-25 21:03:40
unsnet163com 发表于 2015-10-25 20:57
非常同意您提到经济学与政治有很密切关系的看法,并且很多经济学的论证往往与政治和社会制度联系在一起。 ...
经济学,本来就不是成熟的学科。即便主流经济学有很多精致。但,并不成熟。

那就更是不要有狭隘的视野了。


另,有跟帖,遇到审核,请老哥以后看一看。是老生常谈,空话。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0-25 21:08:27
unsnet163com 发表于 2015-10-25 20:57
非常同意您提到经济学与政治有很密切关系的看法,并且很多经济学的论证往往与政治和社会制度联系在一起。 ...
对待学术,假若有使命感,有正义感,有名利感,有雄性,有狂妄,等等,是有助于发现和突破的。
当然,这些的效应是很小的。打比方说,主流人群是平均每秒1米,当有了上述这些,能变成1.02米的速度了。

那么提高了这点平均速度,长久整体来看,能大大提高发现突破的概率,譬如从万分之一,提高到了千分之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0-25 21:16:00
unsnet163com 发表于 2015-10-25 20:57
非常同意您提到经济学与政治有很密切关系的看法,并且很多经济学的论证往往与政治和社会制度联系在一起。 ...
咱们中国的学术界教育界,相当于小国寡民,各过各的小日子。发达国家的学术界,好比一个集体、群体。

国内学术界好比一个开关,要么开,要么关。发达国家的学术界,好比细水长流,流水潺潺。

当然,以上是夸张地讲,相对而言。

所以,在国内搞学术,往往没有人帮助,也没有人批判,就是小国寡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0-25 21:18:58
夸张地讲,相对地说,国内搞学术是小作坊,单干户。外国是一整个行业。

同样搞奶制品,

国内得种草,育牛,喂牛,挤奶,。。。。奶制品,端上桌。

外国,是有一定得分工协作。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0-25 21:21:01
unsnet163com 发表于 2015-10-25 20:57
非常同意您提到经济学与政治有很密切关系的看法,并且很多经济学的论证往往与政治和社会制度联系在一起。 ...
老哥你得,一是写出真正的好文章,并且尽量得体贴入微,完美无缺,二是得成名,三,大家才承认你的成果,才读你的文章的,才评论批评你,更多是夸你。

夸完了,等下一个你,等上若干年,又出来一个人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0-25 21:38:36
1993110 发表于 2015-10-25 21:01
那么也就是说,人们对待经济学的学术,不能象科举八股那样是比较狭隘的视野和态度。也尽量不 ...
      测量的基本内容之一是误差分析。很多测量理论几乎都是在讲误差处理。是否分析误差,是有没有具备测量观念的重要标志,而并非只要去进行测量就是具有完善的测量观念了。经济学等社会领域的学科很容易遇到的误差来源是政治、立场观念、情感、宗教等等。不要认为这些误差来源仅仅在社会领域才会遇到,自然科学也曾经遭遇过类似的误差影响。宗教就曾对物理学的发展产生过重大的误差影响。只是后来影响极大减弱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0-25 21:38:45
1993110 发表于 2015-10-25 21:01
那么也就是说,人们对待经济学的学术,不能象科举八股那样是比较狭隘的视野和态度。也尽量不 ...
      测量的基本内容之一是误差分析。很多测量理论几乎都是在讲误差处理。是否分析误差,是有没有具备测量观念的重要标志,而并非只要去进行测量就是具有完善的测量观念了。经济学等社会领域的学科很容易遇到的误差来源是政治、立场观念、情感、宗教等等。不要认为这些误差来源仅仅在社会领域才会遇到,自然科学也曾经遭遇过类似的误差影响。宗教就曾对物理学的发展产生过重大的误差影响。只是后来影响极大减弱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