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微观经济学
2015-10-25 22:50:14
unsnet163com 发表于 2015-10-25 20:59
中医的望闻问切等都是原始的测量,但它们没有发展到现代科学的测量水平。因此,中医是原始的经验, ...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0-25 22:51:52
unsnet163com 发表于 2015-10-25 21:38
测量的基本内容之一是误差分析。很多测量理论几乎都是在讲误差处理。是否分析误差,是有没有具备测 ...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0-26 08:44:38
楼主能否明确详细地列出“影响你的观点的所有因子,并确定地测出它们的影响量”!!
“可测量”标准,才是伪命题!!是纯粹“经验主义”,认为“瞧见的就是”科学“”的,这是没有学过农学知识的农民思想的作怪!!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0-26 09:11:13
有点基本的“视觉、味觉、听觉等心理学知识”的人,都清楚,我们瞧见的、感觉的、听到的大都不是实际发 生的客观情况,而仅仅是”我们想瞧见的、我们想感觉的,我们想听到的“!!!
既使用所谓的”科学测量具也是这样的!!但也是相对的,不量绝对,否则,测量学就没有必要再深入研究了。。
一切测量皆是“我们想测量的”,不是世界的真实客观存在!!自然并没有“尺”,因有了人才有了“尺”!!
因此,“相对性”才是我们要研究的对象。
经济学的基础是“人选择性的偏好”,它只要求人的偏好的相对顺序,并没要求人偏好绝对测定量,由此导出”效用函数“,它是所有经济活动及其经济学的基础。所以,要求“可测量”并不是经济学的研究范围,把它作为经济学的“是否科学性标准“是完全没有经济学基本原则人才会提出的伪命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0-26 09:20:51
jgchen1966 发表于 2015-10-26 08:44
楼主能否明确详细地列出“影响你的观点的所有因子,并确定地测出它们的影响量”!!
“可测量”标准,才是 ...
可测量是整个科学所有领域一致公认的标准。这一点暂不深入展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0-26 09:23:56
jgchen1966 发表于 2015-10-26 09:11
有点基本的“视觉、味觉、听觉等心理学知识”的人,都清楚,我们瞧见的、感觉的、听到的大都不是实际发 生的 ...
      您的观点是有来历的,古希腊人也是完全不信任人的感觉。但在近代科学建立之后,以对研究对象的测量为基础建立科学理论,已经是整个科学界一致公认的标准。

      经济学涉及到人的需求、欲望、偏好等,但经济学本身洽洽认为这些东西是不可测量的,它仅仅以某些假设为基础来建立函数,以为这样就可以精确研究这些对象了,事实上不是这样。它们都是以人类的心理为基础的,而心理同样可以成为科学研究的对象,这就是心理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0-26 09:28:55
jgchen1966 发表于 2015-10-26 09:11
有点基本的“视觉、味觉、听觉等心理学知识”的人,都清楚,我们瞧见的、感觉的、听到的大都不是实际发 生的 ...
确定测量的科学基本标准地位的确并不是没有需要解决的问题。您所提到的观点接近于哲学历史上曾经存在的贝克莱的“存在就是被感知”,马赫“存在就是感觉要素的复合”,以及理论与实验倒底是什么关系等争论。我需要建立一整套测量理论才能完善地解决这些问题,不是在贴子,更不是回贴中所能阐述清楚。后续会不断地将这些内容发表。现在的贴子只是开始而已。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0-26 09:44:11
楼主,继续你的“本人认为误入歧途的‘学术’事业的吧”!!本人只对“有限的相对性”有兴趣!因为,这是我等凡人在生活中碰到的实际经济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0-26 09:50:29
jgchen1966 发表于 2015-10-26 09:44
楼主,继续你的“本人认为误入歧途的‘学术’事业的吧”!!本人只对“有限的相对性”有兴趣!因为,这是我 ...
      非常感谢您的“鼓励”。我想我所谈的方法与“有限的相对性”,和凡人在现实生活中碰到的“实际的经济学”不仅不矛盾,而且采用可测量的科学方法正是实现这一点真正正确的路径。而现在微观经济学等方法却存在大量脱离现实生活的想像成分。我所采用的方法不仅不是“歧途”,而且是一切科学领域都一致公认的方法,现在的微观经济学等才是误入歧途了。我的工作就是要证明这一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0-26 11:41:53
经济学不是科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0-26 12:13:39
jgchen1966 发表于 2015-10-26 09:11
有点基本的“视觉、味觉、听觉等心理学知识”的人,都清楚,我们瞧见的、感觉的、听到的大都不是实际发 生的 ...
很有道理。


不过,人们通常还是得采用“可测量”,因为难以有好办法。

譬如说,某米饭好吃吗?----------通常只能让大家各自主观来评价。推而广之,许多学科、科学只能这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0-26 12:14:22
unsnet163com 发表于 2015-10-26 09:28
确定测量的科学基本标准地位的确并不是没有需要解决的问题。您所提到的观点接近于哲学历史上曾经存在的贝 ...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0-26 12:15:00
李攀 发表于 2015-10-26 11:41
经济学不是科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0-26 12:30:36
unsnet163com 发表于 2015-10-26 09:20
可测量是整个科学所有领域一致公认的标准。这一点暂不深入展开。
这绝对性的概念,按中国《老子》思想,是很害人误国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0-26 13:52:05
有用感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0-26 16:52:17
jgchen1966 发表于 2015-10-26 12:30
这绝对性的概念,按中国《老子》思想,是很害人误国的!!!
以科学的方法认识清楚被认识的对象,很难理解“害人误国”的途径是什么?认识到真正的事实会害人误国吗?认识清楚事实会产生不同的实际影响,但只有在认识清楚事实的基础上,才能不断获得最有效的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0-26 18:13:37
推荐一本参考书:马克斯-韦伯的《社会科学方法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0-26 20:56:02
偽聖.6.0 发表于 2015-10-26 18:13
推荐一本参考书:马克斯-韦伯的《社会科学方法论》。
非常感谢您的推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0-26 21:25:31
李攀 发表于 2015-10-26 11:41
经济学不是科学
      认为社会科学非常不同于自然科学的主要理由之一是社会科学领域存在价值,这个反映到经济学领域就是“实证”与“规范”的争论。其实,这个争论完全没有理解到,自然科学领域的价值性远远比社会领域要普遍得多,但凡应用于生产领域的科技知识有几个没有价值性呢?如果能知道移动通讯领域不同3G和4G制式的争论,就知道技术领域的不同价值影响有多大了,但这丝毫不影响科技客观的实证方法应用,也不会有人因科技极强的价值性而认为它不是科学。一切科学领域都可能存在实证性和规范的价值性,这并不是社会领域所特有的。

     经济学在中国存在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之分,他们的确会对社会政治有极大的影响,这个的确有其特殊性。不过这个并不影响首先要对经济本身的实证研究完全的科学化,因为科学本身是完全中性的。中性的意思就是人们可以用它来支持任何价值,谁掌握了它,它就会为谁服务。因此任何价值倾向都不应当、也没必要阻挡社会领域的科学化。谁先科学地认识社会的客观规律,谁就会更好地利用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0-27 00:20:00
unsnet163com 发表于 2015-10-26 20:56
非常感谢您的推荐!
起初迪顿在关注消费者行为时,便与米尔鲍尔(J.Muellbauer)提出了迪顿—米尔鲍尔消费需求系统。之后,他们共同发表了一篇题为《几近理想的需求系统》的论文。2011年,该文入选1970年以来《美国经济评论》最顶级的20篇论文之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0-27 00:20:45
unsnet163com 发表于 2015-10-26 20:56
非常感谢您的推荐!
诺贝尔经济学家安格斯·迪顿:发展与不平等常矛盾

http://enterprise.dbw.cn/system/2015/10/20/056887956.shtml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0-27 08:06:45
     我没觉得大炮和黄油的例子有什么不妥,作为经济学入门的教材,通俗易懂更快然后大家掌握经济学理念才是入门教材经典的要义。
     黄油和大炮,在西方就是生产农产品和生产军火的选择,在个人层面意义不大,在国家,企业层面意义都很大,前者是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结构问题,我们曾经经历过大炼钢铁的时代,过多的资源投入完成了浪费,后者是企业选择经营生产什么的问题,你可以选择生产军火,也可以生产军用罐头。
   最后回到资源本身的问题,现在不是以物易物的时代,资源本身就可以通过货币交易得到,企业注册资本大都是货币形式,但企业本身在不同资源上的优势,恰恰是造成社会分工企业经营不同的重要因素。资源衡量投入产出的话,等价交换即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0-27 13:31:41
泥呵呵 发表于 2015-10-27 08:06
我没觉得大炮和黄油的例子有什么不妥,作为经济学入门的教材,通俗易懂更快然后大家掌握经济学理念才是 ...
一个测量仪器是否“精确”,是相对于有没有比它更高精度的测量仪器。“大炮和黄油的例子妥不妥”,取决于有没有比现在的微观经济学更好的理论。请参见我刚刚发表的产品间不同约束关系的PPF研究。过去这个例子可能是没问题的,但现在有问题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0-28 20:05:17
非常钦佩LZ的胆识和洞见!经济学有个心理前提或假定:人是自利的,人是理性人,人是经济人,人的行为遵循最大化原则。这个假定是经济学的基石。可理性人假定如何做到“可测量”呢?如果不能做到“可测量”,是否经济学应该去除这个假定?如果经济学没有了这个假定,经济学的基石又应该是什么呢?看了LZ的自我介绍,对心理学有较深涉猎,希望能够在这方面为经济学再除沉珂。强烈期待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0-28 22:18:24
364158401 发表于 2015-10-28 20:05
非常钦佩LZ的胆识和洞见!经济学有个心理前提或假定:人是自利的,人是理性人,人是经济人,人的行为遵循最 ...
多谢支持。请参见我刚刚发表的产品间不同约束关系的PPF研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2-4 07:59:0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2-9 20:28:12
嗯,看到PPF的时候确实觉得这个东西不知道如何才能通过真实的数据得到,感觉确实有些虚。不过作为一个受过一定程度的物理学训练的人,我觉得尽管PPF难以或其实不能从真实数据中得到,也不能说明PPF就是有问题。个人认为PPF的意义在于用数学化、图形化的方式告诉我们什么是efficient economy,什么是technological advance。物理学中也有很多东西不是可测的或是即便可测,背后也有逻辑上的循环。但是这些也并没有影响物理学的精确性,而很多“思想实验”也对物理学的发展有很大的作用。这里的PPF可以用思想实验测出,不过后面的utility要比这里遇到的情况棘手得多。个人认为很有可能不能直接测得utility function,但是通过思想实验或可以间接得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2-9 20:57:46
同时也不存在PPF与Samuelson的书不一致就说明稀缺性假设不成立的问题。更重要的是:PPF的F表示的就是frontier的意思,因此PPF上的点都是在最大生产的情况下给出的,所以不存在不相关变量导致的无PPF的问题。包括PPF斜率为正也有部分原因是没有最大化生产的结果~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