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道德监督
2261 8
2015-10-30

中国经济学沉重前行——经济学训练有什么作用?

读本科的时候以为,凡事搞经济研究的,应该都要经过严格的经济学训练。读了研究生后才发现,事实并非如此,许多没有经过经济学训练的人都在搞这方面的研究。虽然,这种研究应该称之为“经济问题”而非“经济学”研究。这些学人,往往都有发现经济问题的眼光,但在研究时运用的分析工具却显得捉襟见肘,甚至陷入难以自圆其说的尴尬境地。

关于经济学是否是伪科学的争论已经过时,其科学地位毋庸置疑,特别是大量数学工具引入经济分析之后。数学的引入,计量经济学的发展,在无形间大大提高了人们习得经济学的门槛。当前经济学界,要想在好的刊物上发表纯理论的文章已经很困难了,许多没有经过严格训练的学人正在逐渐被边缘化或者另谋出路。

那么经济学训练究竟有什么作用呢?以我看主要有以下三点:

首先,是运用经济学工具对各种经济问题进行解读。著名经济学者林毅夫在悼念恩师加里·贝克尔时,提到贝克尔培养他“观察现象、找准分析问题的切入点和把经济直觉以严格的经济逻辑表述出来的能力”。我们每天都会遇到各种微观的、宏观的经济现象,如何运用严格的经济逻辑表述这些现象,是经济学人的必修课。而这首先需要严格的经济学训练。如果没有这种训练,就去解读,会产生让人奔溃的效果。比如著名学者贺雪峰。当年少不经事的我一脸虔诚的买了他的《地权的逻辑》,兴高采烈的拿来之后却不忍卒读。整本书的逻辑完全混乱,在某些该运用经济学分析工具的领域运用社会学的分析范式,在该运用社会学视角的时候又拿出只言片语的经济学理论分析,结果让人奔溃。为此,贺还曾与周其仁有过激烈争论,一看这争论是牛头不对马嘴。

其次,是以严密的经济学框架为基础,批判社会上流传的各类经济观点。由于许多高校的经济学研究生(甚至某些985高校)缺乏经济学理论的系统强化训练(没有像高中生那样反复做练习题;没有硬性的考试,期末仅仅布置一篇论文就拿学分;导师也往往没有这方面的训练;发经济学相关论文靠“路子”),造就了大量粗制滥造的研究生。再加之国内经济学评估体系不健全,许多人后来慢慢走上研究之路,开始了“指点江山”。这种现象导致了各种经济观点谬种流传,迷惑了很多人,甚至一些人还因此声名显赫。比如南开学者贾根良,曾经写过一篇《就停止引进外资并回购外资企业致温总理的信》,博客上好多人为其鼓与呼。仔细读来,发现问题很大。事实上,这篇文章的理论观点,不过是对早已无立锥之地的进口替代理论招魂。所谓“停止引进外资并回购外资企业”,一不符合全球化的趋势,二不符合中国当前的资源禀赋。真得是不足一观,而其附文的所谓美国经验,也仅仅是时代的产物。如果贾先生视野在开阔些,恐怕就不会有这样的笑话。

最后,是以经济学的扎实功底,广博的经济学视野,去探索未知的经济学规律,发展经济学理论。这是搞经济研究的最高境界。不过,翻一翻中国经济学的权威杂志《经济研究》,就能发现我们在这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要探索经济学的规律并有大的成就,需要具备很多主观和客观条件。主观上而言,不仅要求学人自身智商要高,还要有崇高的理想,且坐得了数十年如一日的冷板凳。客观上而言,自己要有较好的研究平台,宽松的学术环境,从本科到研究生的合理培养路径等等。纵观当前中国乃至华人圈,能具备这样条件的人太少。不说像杨小凯这样以超边际分析为基础重写经济学的成就或是张五常开创新制度经济学的高度,就是达到邹至庄的邹氏检验水平的人,都找不到一两个。林毅夫不断耕耘的新结构主义经济学,在许多同行看来漏洞百出,现在还很难形成气候。林常年忙于为改革献计献策,属于“运用经济学工具对各种经济问题进行解读“类,在该领域用功,自然少了对经济规律的思考。郎咸平曾经小有成就,但近年来奔走于各大会场和论坛,出版各种经济问题普及读物,赚得盆满钵满,老婆也换了好几个,哪有点坐冷板凳的样子。白聚山投奔南开大学,可能也不得不受环境影响。邹恒甫性格乖张,快意恩仇,惹了不少官司。魏尚进想在亚洲开发银行大展身手,恐怕也是学而优则仕……至于陈志武、蔡洪滨、巴曙光之流,于改革进步有益,但是离发现经济规律太远。

马克思曾经说过:”理论只要能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本质。“要把理论做彻底,是一件很难的事。为此,我感慨万千,特赋诗一首,以飨诸君:

千磨万砺,杨小凯、张五常、邹至庄,残蚀我俯视的孤傲;

邹恒甫、魏尚进、白聚山,原谅我无奈的返朴归真。

以扫地僧之名,拔出我的剑。

涅磐是终极目标,在升华前,先救世再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5-10-30 12:25:54
掌握机理最重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0-30 12:57:30
学好经济学的一个目的就是不要让自己被受过所谓“经济学训练”的所谓经济学家忽悠。这世上,揣着糊涂装明白的人太多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0-30 13:25:51
训练是心法,但写论文才是实战,有的人不练内功,一套王八拳也耍的有模有样,这也没什么不好,毕竟,学术归根到底是一横一竖。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0-30 13:49:21
[em23]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0-30 23:26:56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加微信,拉你入群
微信外可尝试点击本链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