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植物油的种类很多,根据油料的不同可分为大豆油、葵花油、菜籽油、玉米油、棕榈油、花生油、橄榄油等。从营养成分来看,由于这些油脂肪酸构成的不同,各具营养特点,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
    豆油,主要脂肪酸组成是亚油酸50%-55%,油酸22%-25%,棕榈酸10%-12%,亚麻酸7%-9%。亚油酸和α-亚麻酸是两种人体必需的脂肪酸。精炼豆油中维生素E的含量为60-110mg/100g。
    菜籽油,其脂肪酸的组成受气候、品种等的影响较大。菜籽油中含有较多可能对健康不利的芥酸,其主要脂肪酸组成是亚油酸10%-20%,油酸10%-35%,棕榈酸2%-5%,亚麻酸5%-15%,芥酸25%-55%,花生四烯酸7%-14%。
    花生油,具有独特的花生气味和风味,可直接用于制造起酥油、人造奶油、蛋黄酱,也是良好的煎炸油。花生油的脂肪酸组成比较独特,含有6%-7%的长链脂肪酸,因此,花生油具有良好的氧化稳定性。
    玉米油,又称为玉米胚芽油、粟米油,主要脂肪酸组成是亚油酸55%-60%,油酸25%-30%,棕榈酸10%-12%,亚麻酸2%以下。玉米油含亚油酸高,其降血清胆固醇的效能优于其他油脂。又由于玉米油富含维生素E,所以,其氧化稳定性也较好。
    葵花籽油,是为数不多的高亚油酸油脂之一,故有人将它与玉米油列为“健康保健油脂”。其主要脂肪酸组成是亚油酸65%-78%,油酸14%-17%,棕榈酸6%-8%,硬脂酸2%-3%,维生素E的含量为100mg/100g,还含有绿原酸,其氧化稳定性好,但它不宜单独用于煎炸食品。
    橄榄油,是从油橄榄鲜果中直接压榨出来的果汁,分离掉其中的水分后取得。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80%以上,必需脂肪酸亚油酸与亚麻酸的比例为1:4,正好符合人体对摄入脂肪的标准,对人体健康尤其是心脏健康有益。世界卫生组织调查表明,以橄榄油为首选食用油的希腊,心血管系统和癌症发病率极低。
    中国的小包装食用油行业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的市场格局较为明显,益海嘉里的金龙鱼、中粮的福临门和鲁花长期占据该行业6成以上的市场的份额。
    从品牌来说,金龙鱼、福临门及鲁花三大品牌的市场份额已经超过60%,再加上益海嘉里和中粮其他品牌的食用植物油品牌市场份额,益海嘉里及中粮的市场份额就更大,因此我国食用植物油行业属于高市场集中度行业。
    目前我国食用植物油行业的竞争组群是两部分:其一,国内食用植物油行业间的竞争,本土企业之间的竞争;其二,国内外企业间的竞争,主要指本土企业和外资企业、合资企业之间的竞争。
    行业的快速成长和丰厚的利润空间造就了中国食用植物油市场上的多品牌,出现了“金龙鱼”、“胡姬花”、“福临门”和“鲁花”等著名品牌,以及“嘉里”、“中粮”等产业巨头。国内食用植物油市场占有率主要集中在这几个主要的品牌企业,中国的食用植物油消费进入了品牌时代,品牌竞争仍然相当激烈,而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会继续下去。
    从现有生产企业分析可以看出,我国的食用植物油生产均为依托企业资源特色,在此基础上进行研究开发,因此,目前各主要油料产区的粮食加工企业和食品企业是食用植物油行业的主要潜在进入者。
    食用植物油的替代品是动物油脂,不过食用油中植物油的占比很大,人们日常食用油仍以植物油为主,动物油仅仅起到调味的作用,因此动物油对植物油的威胁作用很小。
    食用植物油的原材料为油料,而我国油料的进口依存度很大,近60%,因此我国必须从国外进口大量油料作物,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国外油料企业的话语权。而且从目前的市场上看,食用油的初始供应商几乎都是大的集团型企业,其讨价还价能力较强。
    由于食用植物油的下游需求者为直接的用户,即为消费者,食用油的购买多为分散的个人行为,由此可知食用植物油的买方议价能力较差。而对于食品加工行业以及餐饮业来说,他们的用油量往往很大,因此在购买食用植物油时存在一定的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