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竞争力、环境竞争力、基础竞争力共同构成国家的国际竞争力。而国家核心竞争力则由国家经济实力、企业管理和科学技术三大要素构成。国家经济实力是创造增加值和国民财富以及支持它的投资、储蓄、最终需求、产业运营、生活成本和潜在发展的经济运行能力。企业管理和科学技术两大要素是对国家经济实力要素的直接支持,体现深层的竞争实力、创新基础和发展动力。国家核心竞争力指国家在国际竞争中赢得胜机的超常发展能力,主要由独有的创新能力,以及实现创新能力必不可少的人才素质规模和制度性环境构成。因此人才、创新、制度三项基本元素构成国家核心竞争力。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对于不同企业,以及不同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是不同的。
通常来说,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指对企业的竞争优势形成最有力的核心要素。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一般表现为规模优势、技术优势、经营模式优势、市场占有优势或品牌优势。制造业企业,最常见的核心竞争力是品牌优势和规模优势;互联网企业,最常见的是经营模式优势。经营模式也被称作商业模式、盈利模式等等。
对于企业来说,不同发展阶段的核心竞争力也是不同的。可能在开始发展阶段,核心优势只是商业模式或者技术优势;到了一定的发展阶段,会转为规模优势、品牌优势、价格优势或者产业链优势。
个人的核心竞争力,即个人相较于竞争对手而言所具备的竞争优势与核心能力的差异。个人的核心竞争力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学习能力:主要是指一个人离开学校走进社会以后的继续学习能力,包括如何安排学习时间、采用什么学习方法、选择什么学习内容等,尤其是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的能力;
2、实践能力:就是动手能力、操作能力、干事能力,就是已确定任务的完成能力、已规划目标的实现能力,也就是俗话说的真功夫、真本事;
3、创新能力:就是发现新问题,提出新问题,研究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4、目标动力:就是一个人所选择的正确的理想信念,具体明确的奋斗目标。这是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动力源。